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10 12:01
就在今年3月份,97歲的李嘉誠突然官宣將海外43個港口全部打包出售,總價值高達1657億人民幣!
背后的種種原因暫且不談,究竟是誰能有這麼大的實力一口氣吞下了這麼一塊「大蛋糕」呢?
儘管這個財團鮮為人知、行為也十分低調,但它的影響力卻遠超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科技巨頭和能源大佬。 它的名字叫貝萊德(BlackRock)——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掌管着超過10萬億美元的資產。
這筆數字,甚至超過了英法德三國的GDP總和,堪稱金融界的「隱形帝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扒一下這個全球財富幕后金主——貝萊德的神祕面紗!
貝萊德的創始人拉里·芬克(Larry Fink)在1988年通過與黑石集團的合作,成立了貝萊德這家公司。
在貝萊德的早期,它只是黑石集團下的一個子公司,專注於資產管理領域。芬克憑藉其在風險管理和投資領域的獨到眼光,將貝萊德打造成了全球資產管理領域的領軍者。
從黑石到貝萊德:芬克的獨特眼光
貝萊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8年,那時它還叫做「黑石金融管理公司」,是黑石集團的一個子公司。
芬克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后,進入第一波士頓投資銀行工作,並在年僅31歲時成為該銀行最年輕的董事。
然而,芬克在一次項目投資中失利了,促使他離開了波士頓投資銀行,轉而決定自己創辦了一家專注於風險管控的投資公司。
於是他就找到了當時候的黑石集團的兩位創始人尋求合作。在1988年的時候,Larry FIC用他的理念打動了兩位黑石集團的創始人,就成功的向他們借了500萬美元,在黑石集團的辦公樓里面設立黑石金融管理機構。
后來在1992年的時候,黑石金融管理機構從黑石集團獨立出來,正式改名成為貝萊德,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説的black rock,貝萊德就這樣誕生了。
雖然貝萊德剛成立時規模較小,但隨着時間推移,其資產管理規模逐年攀升,直到1999年資產總值突破530億美元,併成功上市。
阿拉丁系統:金融管理的「黑匣子」
貝萊德成功的祕訣之一就是其強大的技術支持,尤其是「阿拉丁系統」(Aladdin)。這個系統不僅幫助貝萊德對數十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進行有效的風險分析,還能通過模擬市場變化來預測不同經濟條件下的投資回報。
阿拉丁的出現,標誌着貝萊德不僅僅是一個資產管理公司,它已經逐漸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不可忽視的金融巨頭。
阿拉丁系統通過收集來自銀行、保險公司等多個金融機構的數據,分析並評估風險,為貝萊德的客户提供精準的投資決策。
這個系統的高效運作,使貝萊德能夠在金融危機期間保持相對穩健,避免了大規模損失。
金融危機中的機會:從雷曼破產到收購BGI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許多大型金融機構如雷曼兄弟、美國國際集團(AIG)面臨破產。危機中的恐慌讓市場動盪不安,但貝萊德卻通過機智的戰略迎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機會。
雷曼兄弟銀行的破產讓其不得不將許多資產廉價出售,貝萊德迅速抓住了這一機遇,通過以135億美元收購了巴克萊的全球投資(BGI),進一步擴大了其資產管理規模,併成功進入了ETF市場。
通過收購BGI,貝萊德不僅增強了對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市場的控制力,還讓它成爲了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
收購完成后,貝萊德的資產管理規模從 2.7萬億美元增長至 2.7萬億美元,成功成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而BGI的規模也從收購時的 3000億美元增長到今天的 2.2萬億美元。
貝萊德的全球化佈局:從美國到全球
貝萊德的影響力已經遍佈全球。無論是美國、歐洲,還是亞洲,它都在資本市場中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貝萊德是全球科技巨頭的主要股東之一,是市值霸榜多年的蘋果第二大股東,特斯拉、微軟、臉書、谷歌等公司的前幾大股東,各個國家能排上號的科技公司背后都有它的身影。
此外,貝萊德還將根系滲入了眾多領域,包括消費品頭部保潔、能源巨頭美孚、食品領域「死對頭」的可口、百事等等皆無一例外,還是全球多個國家和企業的重要投資者,當然在我們中國市場也有着廣泛的投資佈局。
在我們中國,它是網易、百度的第二大股東,阿里、小米的第三大股東,騰訊、聯想、吉利、長城的第四大股東……能叫上名號的行業龍頭都少不了貝萊德的身影!
貝萊德甚至還持有我們中國四大銀行的股份,我相信,一下就顛覆了你對貝萊德這個財富帝國的認知吧?
根據貝萊德在中國的最新動向,截至 2023年6月23日,貝萊德已向馬來西亞的幾家公司和政府債券投資了 247億令吉。
除了投資於馬來西亞的金融機構外,貝萊德還持有該國三大銀行的股份:大眾銀行、馬來亞銀行和CIMB,並在能源、電力等多個領域展開佈局。
貝萊德不僅在全球範圍內尋求機會,它的投資佈局也反映出全球化時代資本的無處不在。
貝萊德與政治:資本與政府的密切關係
作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與政府和政治之間的關係也頗為複雜。
事實上,貝萊德的創始人拉里·芬克在金融危機后成爲了美國政府的「御用顧問」,協助美聯儲和財政部解決危機中的「有毒資產」。
此外,貝萊德與多個美國軍工企業有着深厚的股東關係,這也讓它在政治、經濟領域的影響力愈發強大。
貝萊德的資本運作往往與全球政治事件息息相關。例如,在烏克蘭危機期間,貝萊德通過投資烏克蘭的重建工作,獲取了大量的能源、礦產等國家資源。
它在這些區域的投資策略和商業決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政治局勢的影響。
金融帝國的背后:隱形的掌控者
儘管貝萊德的資產規模和影響力巨大,但它一直保持着低調的形象。
這也許是因為它作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貝萊德實際上掌控着世界上許多關鍵公司的股權,甚至包括一些媒體集團,間接影響着全球的輿論和信息傳播。
這種隱形的力量,讓貝萊德成爲了全球金融市場中最為神祕的巨頭之一。
貝萊德的成功並非偶然。它的崛起不僅得益於出色的資產管理能力,還與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投資眼光和風險控制密切相關。
它不僅是全球資本市場的領頭羊,更是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革中的隱形推手。隨着全球化進程的深入,貝萊德將繼續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