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瓴資本減持百濟神州:11年陪跑后為何選擇「落袋為安」?

2025-03-07 21:28

【文/王力 編輯/周遠方】

3月7日,創新葯龍頭企業百濟神州(ONC.NS,688235.SH,06160.HK)發佈公告稱,已獲知公司股東HHLR Fund,L.P.和Hillhouse BGN Holdings Limited(以下合稱「HHLRFund,L.P.及其聯屬實體」)於3月3日至4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境外流通股3224萬股,持股比例從8.97%降至6.66%。

截圖來自百濟神州公告 截圖來自百濟神州公告

HHLR是高瓴資本旗下獨立的、專注於二級市場投資的基金管理平臺。此次減持后,高瓴資本在百濟神州的持股數已從峰值的1.25億股降至9280萬股。這一動作引發市場關注。在公告發布之后,百濟神州的二級市場股價出現了波動。截至3月7日晚間收盤時,百濟神州的港股價格為152.2港元/股,下跌了2.25%,市值為2120億港元;其A股價格為230.2元/股,市值為3207億元,下跌了0.98%。

作為陪伴百濟神州11年、參與8輪融資的核心投資者,高瓴為何在公司即將實現盈利的節點選擇減持?

早在2014年,高瓴資本便與百濟神州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百濟神州在中國唯一的全程領投機構,高瓴資本參與了百濟神州從早期研發到商業化的關鍵階段,並累計投資了數十億美元。在百濟神州的三次上市歷程中,分別在美國、香港和A股市場,高瓴資本始終以基石投資者的身份堅定地支持着百濟神州。

這種長期綁定,既源於對創新葯賽道的看好,也得益於百濟神州核心產品澤布替尼(百悦澤®)的突破。2024年,該藥物全球銷售額達188.59億元,佔公司總收入近70%,成為中國首個年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的自主創新葯。

而此次減持正值百濟神州基本面轉折點。根據公司2025年業績指引,其全年營業收入預計將超過成本及費用總和,經營現金流首次轉正,淨利潤有望在2027年突破8億美元。疊加澤布替尼在美國市場持續放量(2024年美國銷售額同比增長107.5%),公司股價年內漲幅已超35%,港股市值突破2100億港元。

作為投資機構,在企業進入穩定盈利階段后逐步退出符合投資周期規律。更為重要的是,百濟神州當前估值已充分反映其商業化能力,減持可鎖定部分收益以應對市場波動。

儘管減持百濟神州,高瓴在創新葯領域的佈局並未停滯。2024年7月,其參與投資的科望醫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該公司聚焦腫瘤免疫療法,致力於將「冷腫瘤」轉化為「熱腫瘤」,以突破現有PD-(L)1療法的侷限性。據悉,科望醫藥累計獲騰訊、高瓴等機構注資超10億元,估值近6億美元。此外,高瓴還通過禮來亞洲基金等平臺,持續關注基因治療、AI製藥等前沿領域。

一直看好生物醫藥行業的高瓴對創新葯企業的投資始終強調「技術壁壘+全球視野」。例如,科望醫藥的創始人團隊兼具羅氏、禮來等跨國藥企高管經驗與頂尖科研背景,其管線佈局瞄準未滿足的臨牀需求,與百濟神州的全球化路徑形成互補。

高瓴資本行業持倉情況

高瓴的減持行為,也折射出中國創新葯行業的結構性變化。一方面,頭部企業如百濟神州通過產品出海證明了研發實力,吸引更多國際資本關注;另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禮來等跨國藥企的三代BTK抑制劑已對澤布替尼構成潛在威脅。

不過,市場對百濟神州的前景仍保持樂觀。海通國際指出,2025年是公司利潤端扭虧的關鍵年,澤布替尼在歐美市場的滲透率提升將成為核心驅動力。同時,公司通過與安進合作引入雙特異性抗體等管線,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

總體來看,從早期風險投資到上市后長期持有,高瓴的退出策略既體現了對企業成長的認可,也展現了其靈活的資本運作能力。對於百濟神州而言,如何在商業化加速的同時保持研發投入強度,將是其未來持續領跑的關鍵。而中國創新葯行業的「黃金時代」,仍需更多資本與技術的深度碰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