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真假難辨的公告!贛鋒鋰業調價,對鋰電產業鏈影響究竟有多大?

2025-03-07 18:11

真鋰研究/

鋰電行業人必進!

掃碼進羣,領獨家資料

近日,一份據傳源自贛鋒鋰業下屬子公司的告知函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告知函中指出,全球鈷礦供應緊張,鈷價大幅上漲...自即日起,所有新訂單均需重新確認價格。截至目前,贛鋒鋰業作為相關方尚未對此消息作出正式迴應,但這一市場傳聞的沸沸揚揚,已帶動整個行業開始深入審視整個鋰電產業鏈的韌性。

從當下來看,鈷價生變,無疑會對行業產生一定影響,但鋰電產業鏈仍是具備一定的穩定性和應對能力的。

01

鈷價生變?停止報價的鋰電材料

之所以會傳出這一事件,直接導火索正是前不久剛果(金)政府突然宣佈暫停鈷出口。

2月24日,剛果(金)政府突然宣佈一項決策,為應對全球鈷供應過剩的局面,剛果(金)決定暫停鈷出口四個月。措施於當月開始生效,該國政府將在三個月后進行評估,屆時可能會根據情況調整或解除暫停措施。

據瞭解,剛果(金)在鈷供應鏈條上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其鈷礦資源之豐富,對全球鈷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對此,曾有國內機構分析師指出:「未來全球鈷業上游可謂‘得剛果金者得天下’,當地政府‘手里有礦,心里不慌’」。

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剛果(金)鈷礦資源具備三大優勢:一是儲量與產量均居全球首位,分別佔全球總量的50%和70%以上;二是礦石品位高,開採條件優越;三是大型、富礦資源豐富,服務年限長久。

因此,剛果(金)這一紙禁令,迅速在全球鈷產業中引發了劇烈震動。受此影響,國內電解鈷價格較近期低點上漲超20%,現貨價一度攀升至18.3萬元/噸。硫酸鈷價格本周累計漲幅達35%。四氧化三鈷價格呈現大幅上漲態勢,冶煉廠普遍暫停報價。受此影響截至3月6日,4.2V、4.4V、4.5V鈷酸鋰最新價格分別為15.2萬元/噸、15.6萬元/噸、16.6萬元/噸。

鑑於鈷又是三元材料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且在三元電池正極材料成本中佔比較高。

在此背景下,三元電池行業自然成為這波鈷價波動中首當其衝的受影響者。

02

「贛鋒鋰業們」何解?

看起來,即便如贛鋒鋰業這樣的行業巨頭,至今仍未完全擺脫鈷供應波動帶來的「魔咒」。

近年來,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鈷需求持續處於低位,供應過剩情況的加劇,也導致鈷價格持續下滑。在此背景下,上游冶煉廠的庫存普遍維持在較低水平,僅能支撐約一個月的運營需求。

再考慮到剛果(金)至中國的海運周期長達70至80天,預計其出口禁令對全球鈷供應的實際影響,到2025年7月后會變得非常明顯。在此背景下,冶煉廠的庫存如何維持四個月的出口停滯,成爲了業界最為擔心的焦點所在。

那麼,面對這種緊迫,「贛鋒鋰業」們打算應對呢?從其網傳的這份告知函上來看,贛鋒鋰業顯然採取了短期與長期相結合的應對策略,以緩解供應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短期來看,考慮到贛鋒鋰業自身的客户羣體涵蓋寶馬等品牌,產品以高能量密度三元電池為主,更側重交付穩定性而非短期價格波動。因此,儘管調價策略可能引發一定爭議,但贛鋒鋰業仍將保障供應作為首要考量。同時,贛鋒鋰業還可能從鈷的第二大生產國印尼入手,通過進口鎳礦來獲取伴生的鈷資源,儘管這一路徑相對迂迴,但在短期內能夠有效緩解鈷供應緊張的問題。

長期來看,「贛鋒鋰業們」也在為擺脫「鈷奶奶」進行了諸多嘗試。例如去年,贛鋒鋰業通過收購易儲能源、新設子公司廣東惠儲能源等,大力佈局以磷酸鐵鋰為主的儲能業務,以逐步降低對鈷需求的依賴。

03

對產業鏈影響有限

開頭提到,關於贛鋒鋰業網傳的告知函,其真實性尚未得到公司正式覈實,而另據行業分析指出,此次鈷價波動對鋰電產業鏈的整體影響預計有限。

從技術替代的角度來看,首先,近幾年磷酸鐵鋰憑藉成本優勢,持續突破的能量密度,已佔據了近70%的市佔率,三元電池僅佔剩余的30%。同時,近年來,行業三元電池技術一直在向高鎳方向發展,鈷用量已經從傳統NCM523的12%降至5%以下。同時,一些企業例如蜂巢能源等,已經着手研發無鈷電池。這一發展過程中,行業中鈷的用量其實是在持續不斷減少的。

從資源佈局方面來看,更多中企巨頭如青山控股、格林美等,正在「圍獵」印尼,通過在印尼佈局濕法冶煉項目,以搶佔鎳和鈷兩種資源先機。這一戰略調整,也有助於減少對鈷資源的過度依賴,增強產業鏈的韌性。

最重要的是,從市場供需角度來看,據行業分析,2024年全球鈷產量預計為29萬噸,而需求僅為25.1萬噸,存在約4萬噸的產能過剩。疊加需求端動力不足,即便剛果(金)實施四個月的鈷出口暫停,也不太可能短期內扭轉供需格局。因此,正極材料企業們這波挺價情緒能堅持多久,也暫且打一個問號。

總的來看,剛果(金)暫停鈷出口一事確實給行業帶來了一定麻煩,背后也暴露出國內鋰電產業鏈對鈷資源的高度依賴問題。然而經過理性分析,這一事件對整個產業鏈的影響預計不會過大。后續,關於這則網傳告知函是否還會有反轉,真鋰新媒將持續關注。

最后,來討論您認為這則告知函是否為真?此事對行業影響究竟如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