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讓「趕時間的人」未來更有保障

2025-03-07 06:24

京東外賣騎手張寧學。(受訪者供圖)

□ 本報記者 劉霞 王心婷 吳瓊

當手機屏幕上跳出「入職辦理完成」時,外賣騎手張寧學松了口氣,興奮之余趕緊截圖保存。截圖時間定格在3月6日下午4點,這是他職業生涯中值得紀念的時刻!在無錫工作10年,身份終於從「臨時工」轉換成「城市職工」。與他簽訂勞動合同的京東,將為他繳納「五險一金」,並承諾承擔所有成本。張寧學沒有想到,他成了江蘇第一個享受外賣平臺「五險一金」的全職騎手。

據統計,全國有外賣騎手超過1000萬人。因員工流動性大、計件式薪酬、「眾包模式」的廣泛存在,外賣、快遞行業的社會保障缺位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推進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隨着政策的落實和完善,未來將有更多外賣騎手、快遞小哥像張寧學一樣獲得更多的勞動保障。

「日子有盼頭,干着帶勁兒」

京東宣佈3月1日起逐步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美團外賣平臺也表示,正在搭建騎手社保相關信息系統,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開始實施。餓了麼外賣平臺發文稱,餓了麼已經在全國首批7個省市啟動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全量足額為騎手繳納保費,未來將繼續在更多城市推進「新職傷」保險覆蓋。

京東是第一家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外賣平臺,消息一發出便引發網友熱議。網友「李歡慶」留言説:「外賣騎手作為新市民羣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常規都是靈活用工或者承攬方式,京東為外賣騎手繳‘五險一金’,保障騎手權益,促進行業規範,彰顯企業擔當。」有騎手錶示:「五險一金,日子有盼頭,干着帶勁兒。」

張寧學對記者説,沒有簽訂正式合同時,始終覺得自己是個「臨時工」「農民工」,沒有歸屬感。外賣騎手的另一重困境是,由於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其工作性質導致受傷風險較大。一旦因傷暫停工作,便沒有了收入。張寧學跑外賣的前幾年出過不少交通事故,最嚴重的一次,被汽車撞到腿骨折,在家躺了100多天,也少了3個多月收入。

據瞭解,目前騎手在各外賣平臺的工作形式主要有專送和眾包兩種。專送是指外賣小哥被就近納入站點管理,同站點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眾包騎手則是兼職工作,騎手可以利用零散時間配送外賣、跑腿,配送時間靈活,資金結算便捷。

因為簽約靈活,很多騎手都選擇眾包這種工作形式,王彬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和妻子還經營着一家小吃攤,王彬就利用工作日閒暇時段出來跑外賣補貼家用。小吃店和兼職收入每月總共約8000元,扣除他和妻子每月在老家自己繳納社保的固定支出,王彬坦言壓力很大。「肯定是希望平臺能夠為我們繳納社保,但我們在老家繳社保的能不能參與也是個問題。」王彬説。

繳社保是否會影響收入也是不少騎手關心的問題。95后外賣小哥張隆鑫向記者道出自己的難處:「我們跑眾包的,很多時候只能撿團隊挑剩下的,硬着頭皮送四塊五塊的單,平均下來跑5個小時只能賺150元左右。」張隆鑫説,如果繳納社保的門檻過高,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他就不會考慮。張隆鑫也表示,希望能夠加強工作中的安全和權益保障。「在雨天或者惡劣天氣跑單,單量多同時單價也高,這種時候我都會出來跑,因為一天收入能抵得上平時兩天,但家里人出於安全考慮一直不支持。」

他們的權益越來越被重視

2024年10月,「宿遷001號快遞員」劉從江從京東物流正式退休,他也是宿遷市第一個退休並領到退休金的快遞員。每月4392元,他對這個退休金很滿意。在京東工作15年的他,在宿遷買了兩套房且房貸全部還清。退休當月,他取出公積金賬户里的7萬多元余額。這筆錢成了他最大一筆「退休紅包」。3月6日傍晚接到記者電話時,他還在快遞網點忙活,「退休后閒不住,只要有空就來幫忙!」這一天,劉從江幫同事送了70多份快件,他説,京東物流的同事人人都有「五險一金」。

不久前,京東還宣佈推出新的職業流動機制,京東外賣和物流將實現雙向流動。根據自願原則,京東快遞員可以申請成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反之,外賣騎手也可申請轉為京東快遞員。這意味着,目前流動性更強的外賣騎手有望向更為穩定的快遞員轉型,而京東快遞員也可以嘗試成為薪酬更為靈活的外賣騎手。

「經過多年探索,南京乃至全省的快遞員權益保障已相對完善。」南京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副主席王湖雲告訴記者,快遞企業有直營、加盟兩種運營模式,其中京東、順豐、德邦、跨越等直營模式的快遞企業,均做到與快遞員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而加盟模式的快遞企業,前幾年為員工繳納社保的比例相對較低。

王湖雲説,為保障快遞員羣體合法權益,南京2022年起開展快遞行業集體協商。集體協商工作是協調勞動關係的重要手段。其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的簽訂,不僅完善了南京市快遞行業勞動者的社保、職業傷害保障、僱主責任險、商業險等制度,還大幅提升了薪酬標準,增加工齡工資,引導企業建立了能級工資激勵機制。此外,南京市快遞行業工會還通過集體協商形式,明確各品牌快遞企業的責任,拓寬職工溝通渠道,彌補行業權益保障政策的缺陷。

去年,南京市快遞協會與人社部門聯動推進《快遞行業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專項行動方案》落地,推動快遞企業依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同時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做好快遞從業人員參保工作。截至目前,南京快遞行業全日制員工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8.8%,社會保險簽訂率達95.7%,近500家快遞網點納入單獨參加工傷保險業務系統,較好地保障了靈活就業員工勞動保障權益。

去年12月,省人社廳、省郵政管理局、省總工會聯合印發《江蘇省快遞行業勞動用工管理指引(試行)》,指導快遞企業依法規範用工、快遞從業人員依法維權,維護快遞從業人員基本勞動權益。目前,該《指引》正在全省各地貫徹落實中。

新就業羣體的新問題何解

京東率先提出為騎手繳納社保,在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蔣昭乙看來是業內的一大突破。「此前業內勞動關係比較模糊,規避了勞動保障等諸多問題。京東此舉不僅打破規則平衡,也補足過去外賣騎手社保繳納途徑的缺失。」

蔣昭乙認為,繳納社保也會讓外賣平臺面臨三大顯著矛盾。其一,此前外賣平臺長期採用的眾包協議模式的勞動關係認定存在制度性規避,僅不足20%騎手簽署正規勞動合同,意味着近八成勞動者遊離在社保體系之外。其二,平臺通過階梯獎勵機制將經營風險轉嫁給勞動者,同時節約了成本。據京東測算,若為50萬騎手全額繳納社保,行業年成本將激增60億元,相當於吞噬12%的行業利潤。其三,騎手跨省流動引發的參保地與工作地分離現象,面臨着屬地管理及異地維權難的困境。

針對這三個癥結,蔣昭乙建議,為外賣人員構建「基礎保險+商業補充」雙軌保障,將外賣人員納入強制保障人羣開展分類保障。技術層面可以學習深圳試點,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五險一金」跨區域自動歸集。資金層面可以參照網約車行業實踐,探索「政府補貼+平臺分攤」的可持續模式,從每單配送費中提取固定比例注入社保專項基金。

2月28日,省委組織部、省委社會工作部、省委「兩新」工委聯合印發《「情暖蘇新」關愛凝聚新就業羣體的若干舉措》,首次統籌17家單位共同制定新就業羣體保障任務清單。這也是省委社會工作部成立以來發布的首個聚焦新就業羣體的系統性文件。

如何為新就業羣體織密「保障網」?省委社會工作部「兩新」工委辦公室三級調研員劉冬介紹,《若干舉措》的最大特點是「全」。此前,省委社會工作部召集相關單位開展4輪意見收集和4輪徵求意見研討,最終形成環境氛圍打造、重點領域保障、新業態全行業等,共計16條舉措。「今年,我們將重點實施‘黨建引領新就業羣體基層站點建設’專項行動,統籌建好用好新就業羣體便捷服務站點,探索市場化運行模式建設綜合性站點,引入商業環境,為新就業羣體服務的同時,也為城市經濟發展‘引流’。」劉冬介紹。

如何量身定製「保障網」?劉冬介紹,省委社會工作部前期開展深入調研工作,針對新就業羣體面臨的諸多難點堵點,採集刻畫大量一線場景,並融入《若干舉措》的制定中。

《若干舉措》提出敦促平臺企業履行責任,細緻列舉出督促平臺企業建立健全勞動者申訴機制,優化完善進入退出、訂單分配、計件單價、抽成比例等算法規則。「平臺企業不僅是履行社會責任,更多的還有企業責任。」劉冬説,《若干舉措》指導平臺企業結合實際優化調整新就業羣體免責條件,將新就業羣體一線痛點轉化為可操作的制度約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