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吉利攜"千里浩瀚"緊隨比亞迪入局智駕 行業轉向技術戰與生態競爭

2025-03-05 17:5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5年開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智能化競爭的高潮。比亞迪以「天神之眼」系統開啟全民智駕時代,而吉利則通過「千里浩瀚」戰略加速智能化佈局。各大車企陸續入局,推動整個電動車行業向智能化下半場加速邁進。

  比亞迪「天神之眼」:規模化與技術平權的雙刃劍

  比亞迪通過自研「天神之眼」系統(L2+級),首次將高速NOA和自動泊車功能下放至6.98萬元車型(如海鷗),覆蓋全系7萬-25萬元價格帶,形成「智駕平權」效應。

  其核心優勢在於規模化帶來的數據積累——2025年比亞迪銷量目標500萬輛,預計50%車型配備智駕功能,形成超250萬輛的智駕數據池,推動算法快速迭代。

  儘管低價策略加速普及,但下沉市場用户對智駕安全性疑慮未消,且低成本方案(如三目攝像頭)在複雜場景中的可靠性仍需驗證。

  吉利「千里浩瀚」:全域AI佈局與生態整合

  吉利通過整合算力(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23.5EFLOPS)、算法(星睿大模型與DeepSeek融合)和數據(750萬輛L2級車輛積累),推出分層級智駕方案「千里浩瀚」,覆蓋H1(高速NOA)至H9(L3級全冗余架構),強調安全性與場景適應性。

  相比比亞迪的「標配智駕」,吉利以「高配低價」硬件(如8155芯片、多屏交互)吸引用户,同時通過投資47.5億元的合資公司降低研發成本,加速智駕落地。

  從價格戰到技術戰 從功能競爭到生態競爭

  瑞銀預測,未來3-5年行業或迎來深度整合,缺乏技術儲備的車企將面臨淘汰,智駕普及加速行業洗牌。

  吉利通過「千里浩瀚」分層方案,在10萬-15萬元主流市場補齊智駕短板,直接對標比亞迪秦、宋系列,形成「油電平權」競爭策略;通過衞星互聯(30顆在軌衞星)與DeepSeek等AI大模型融合,構建全天候安全網絡,技術路徑分化加劇;通過收購寶騰、路特斯和東南亞、歐洲等地的本土化深耕構建全球化網絡。

  吉利需在年內實現智駕車型大規模落地,避免「低價高配」策略被技術代差吞噬;同時,考慮到銀河品牌A/B網區分模糊,門店數量遠不及比亞迪,需加速渠道下沉以觸達用户。這些將成為吉利能否突圍的關鍵。

  2025年或是「智駕平權元年」,高階智駕滲透率預計從13.8%快速提升。車企競爭焦點將從單一功能(如NOA)轉向全場景生態(如衞星互聯、AI主動服務),技術整合能力成為核心壁壘。

  比亞迪與吉利的智駕之爭,本質是兩種技術路線的碰撞,前者以規模化推動普惠,后者以生態整合謀求差異化。這場競爭不僅重塑了兩者的市場地位,更推動中國汽車工業從電動化向智能化躍遷。

  未來,隨着L3級智駕量產和全球標準制定,中國車企有望在全球智能駕駛賽道佔據主導地位。同時,安全性與用户信任仍是所有玩家必須跨越的終極門檻。

  注:本文創作藉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場數據和行業信息,結合輔助觀點分析和撰寫成文。

責任編輯:丁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