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05 09:24
當農業產業化龍頭遇上物流科技巨頭,會碰撞出怎樣的創新火花?2025年2月27日,聖農集團與京東物流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為中國食品行業打造數字化供應鏈新範式。強強聯合的背后,既是傳統農牧企業轉型升級的縮影,更是中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註腳。
一、全鏈佈局:42年積澱鑄就行業護城河
作為白羽雞行業亞洲第一、全球第六的領軍企業,聖農集團以全產業鏈生態構建起核心競爭力。其產能版圖覆蓋8億隻養殖規模與46萬噸深加工產能,通過「飼料加工→祖代種雞→父母代種雞→商品代肉雞→屠宰加工」全鏈條自主掌控,實現從農場到餐桌的品質閉環。
支撐這一龐大產業網絡的,是持續深化的數字化轉型。早在2023年啟動的「SAP+MTC智慧農場」項目,已實現種源培育到食品加工的全鏈條數據貫通。光澤基地打造的數字化管理模板,通過整合18個外圍系統,構建起縱向透明管理、橫向高效協同的智慧管理體系,為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轉型路徑。
二、科技賦能:雙核驅動重塑供應鏈生態
此次與京東物流的戰略合作,標誌着聖農供應鏈升級進入新階段。雙方聚焦三大核心場景:
1、智能倉網重構:依託京東覆蓋全國的智能倉儲網絡,優化冷鏈佈局節點,通過算法系統實現庫存動態管理,使生鮮產品周轉效率提升30%以上。
2、鮮品極速通道:應用京東物流大數據預測模型,構建智能調度系統,結合"一鍵代發"解決方案,打造從生產基地到區域倉的「12小時鮮達圈」。
3、全程溯源體系:整合區塊鏈技術與冷鏈監控系統,實現從養殖環境、加工過程到物流軌跡的全維度可視化追溯。
值得關注的是,聖農此前建設的兩個數字冷鏈園區已展現強大支撐力。光澤全自動無人冷庫與武夷山智能配送中心,通過智能温控、自動化分揀等前沿技術,構建起存儲容量超2萬噸的智慧冷鏈網絡,為此次戰略合作奠定硬件基礎。
三、數字三品:國家級認可的轉型樣本
聖農的數字化實踐已獲國家級認可。其"食品供應鏈數字化革新"項目入選工信部"數字三品"典型案例,成為行業創新標杆。該項目通過三大創新突破:
養殖數字化: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環境參數,動態調整飼料配方。
生產智能化:智能排產系統使能耗降低15%,產品損耗率下降至0.3%。
流通精準化:智慧物流調度平臺將配送周期縮短20%,客户滿意度提升至98%。
四、行業啟示:雙螺旋升級的進化邏輯
這次雙方的合作揭示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雙螺旋路徑:一方面深耕實體產業積累的全鏈條優勢,另一方面借力數字科技重構運營效率。聖農集團通過"內生數字化+外部強協同"的組合拳,正在實現從規模領跑到效能領跑的質變。
隨着雙方合作的深化,一個更值得期待的圖景正在展開——通過數字化供應鏈的中樞作用,聖農不僅將鞏固其行業龍頭地位,更可能催生食品產業的新標準、新模式。這場始於供應鏈效率提升的變革,終將重塑整個行業的價值創造邏輯。
從閩北山區走出的養殖企業,到引領行業數字變革的先鋒,聖農集團的轉型升級之路,印證着中國食品產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當全產業鏈優勢遇上智慧物流科技,"更快、更新鮮、更安全"的消費期待,正在轉化為可觸摸的現實。這場數字化供應鏈的革新實驗,或許正是中國從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最佳註腳。
文章來源:聖農集團 侵刪
------ 品牌推廣 ------
關於我們
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於198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經省民政廳登記註冊的全省性食品行業管理組織,是省級5A級協會、省級先進社會組織、福建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省級專精特新服務平臺)、省級「先進基層黨支部」;協會擁有一支由高校、科研院所、企業200多位食品各分行業教授、高工組成的專家智庫。面對新時期我國食品工業發展特點和福建食品工業發展特色,在各政府部門關心和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協會發展,促進我省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超越。依照《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章程》,自覺主動、積極地為政府部門服務,主動承接政府部門的轉移職能,搭建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樑,維護食品工業持續繁榮與發展;有效服務食品企業,反映企業呼聲,解決企業實際困難。主要服務內容如下:
1、成立食品企業技術診斷工作委員會,常態化開展企業技術診斷,凝練食品產業的科學和技術問題,為各級科技和產業管理部門制定指南提供依據;針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標準與國標、行標的衝突問題,及時組織專家論證,並向省衞健委、國家衞健委反應尋求標準的制修訂,已成功解決行業內「即食海蜇防腐劑的標準修訂」、「膨化蝦條蝦片中鋁殘留限量標準修訂」、「魚露產品標準修訂」等60多起企業技術診斷、食品安全標準維權服務。
2、承接政府業務,常年開展福建省食品行業科技成果評審,每兩年開展福建省食品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截止目前共有53項科技成果通過評審,其中部分項目獲得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三等獎,有力提高獲獎企業科技水平和企業影響力,促進福建省食品工業科技進步。
3、作為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福建省唯一一家「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委託評價機構」,開展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評價工作,我省40多家食品工業企業已通過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評價。
4、作為國家團體標準制修訂單位,幫助地方政府、企業制定地方標準、行業標準,為滿足福建省食品產業市場和創新需要,以市場需求為主導,增加標準有效供給。協會主導制定的《生態食品評定通則》、《紅曲釀造料酒》等20項團體標準已頒佈實施,團標制定工作常態化開展。
9、協會擁有《福建食品》刊物和協會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新浪官方微博、官方抖音號並可利用福建日報、中經總網·中經在線、中國食品報、搜狐新聞、今日頭條、網易新聞、華人頭條、知乎等平臺,通過現代傳媒手段為企業宣傳。協辦月刊《福建輕紡》,為會員企業發佈行業信息和開拓專業論文發表渠道,多渠道為會員企業提供服務。
10、打造海峽兩岸食品博覽會(福州)高端品牌,有力推動福建省乃至中國食品產業升級和品牌樹立,拉動消費、促進貿易對接,加強行業交流和合作。組織會員企業參加全國性重點食品展會,為企業增加交流、拓寬市場提供渠道。
11、打造高端食品論壇,提升企業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協會先后主辦/承辦了「首屆中國燕窩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中國生態食品產業發展之路研討會」、「海峽兩岸食品功能分子科學高峰論壇暨閩臺健康食品產業對接會」、「首屆中國中式菜餚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中國沙縣小吃食品產業發展論壇」、「首屆中國海洋食品產業高峰論壇」、「首屆鮮燉燕窩食品質量安全專家研討會」、連續六屆「食品配方創新論壇」、「PCTI2023預製菜及調味品技術創新大會」等專業學術論壇,促進技術、產業、品牌、營銷等要素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