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鄭州街角小店到全球現製茶飲第一股,「雪王」是如何煉成的?

2025-03-05 08:34

  3月3日,「雪王」蜜雪冰城所在的城市鄭州下雪了。乍暖還寒中,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蜜雪集團)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截至當天下午收盤,蜜雪集團股價報收290港元/股,市值超千億港元。至此,蜜雪冰城成為鄭州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河南千億市值規模的上市公司數量增至3家。

  「聽説蜜雪集團股票上市首日大漲,我們也來‘雪王快樂老家’打卡紀念一下。」在鄭州東站附近上班的鄭偉,趁中午吃飯時間,約朋友專程到蜜雪冰城總部旗艦店打卡。

  「00后」小夥程震是蜜雪冰城總部旗艦店的一名員工,他介紹,這個門店品類豐富,有年輕人愛喝的檸檬水、奶茶等常規飲品,還有玫瑰撞奶、玫瑰雪頂等門店專屬飲品。「這里還有其他門店買不到的特色口味冰淇淋,如葡萄冰淇淋、咖啡冰淇淋等,僅蜜雪周邊文創就有50多款。」程震説,上市首日,雖然下着雪,來門店打卡的年輕消費者仍絡繹不絕。

  站在蜜雪冰城門口「雪王」雕像前,環顧四周,河南市值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牧原集團鄭州研發中心就在它的東隔壁;與鄭州東站東廣場僅一路之隔;被網友譽為「商超天花板」的胖東來鄭州首店有意落子鄭州東站。

  擠進鄭州東站「朋友圈」並不容易,從鄭州街角一家小店成長為全球現製茶飲第一股,蜜雪冰城用了28年。

  1997年,河南鄭州街頭一家數平方米的「寒流刨冰」小店開業,創始人張紅超用自制的刨冰機,開啟了蜜雪冰城的創業故事。憑藉單價平均6元的茶飲、冰淇淋、咖啡,28年后,他在全球擁有超過4.6萬家蜜雪冰城門店,門店總量分別超過麥當勞、星巴克。

  蜜雪冰城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蜜雪冰城的總營收分別達到136億元、203億元和1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2%、49.6%和21.2%;淨利潤分別為20億元、32億元和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58.3%和42.3%,增長勢頭強勁。

  「雪王」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讓中原大地為之振奮——這家土生土長的鄭州企業,經過28年的錘鍊,終於站上了全球茶飲行業的大舞臺。

  蜜雪集團上市,讓河南民營企業圈兒沸騰。紅薯軟軟創始人苗國軍認為,每一個創業成功的故事都讓人激動,但真正應該思考的是,給你28年,你能干出什麼成績,蜜雪冰城到底做對了什麼?

  在河南省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健看來,蜜雪冰城的成功,除了「價格足夠便宜」和「市場足夠下沉」,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是其快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他説,蜜雪冰城通過整合種植、農產品加工和餐飲服務,以「訂單農業+中央工廠+冷鏈物流」模式,構建了一條完整的覆蓋原料採購、生產加工、終端銷售的產業鏈。其原料供應鏈覆蓋全國,帶動了茶葉、水果等農產品的種植與加工,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除了蜜雪冰城,鍋圈食匯、胖東來等眾多河南民營企業「新秀」,都在探索以市場需求反向驅動生產,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精準匹配的商業模式,把小產品做成大產業。

  周健認為,河南作為農業大省,擁有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從商城縣的絲瓜絡到通許縣的紅薯,從西峽縣的香菇到柘城縣的辣椒,這些看似普通的農產品正通過產業鏈整合迸發巨大能量。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蜜雪冰城厲害的地方在於對產品和供應鏈的把控力,「與其説蜜雪冰城做對了什麼,不如説它剛好搭上年輕人‘情緒消費’新趨勢的時代風口」。

  從一棵小苗成長為參天大樹,蜜雪冰城吸引着更多懷揣夢想的創業者從鄭州出發。這片被譽為「商都」的沃土,正在書寫新的商業傳奇。

來源 河南日報

lly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