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04 15:03
(來源:東海研究)
證券分析師:
方霽,執業證書編號:S0630523060001
聯繫人:
董經緯,郵箱:djwei@longone.com.cn
// 報告摘要 //
電子板塊觀點:英偉達四季度業績超預期,毛利率略有下滑,數據中心業務持續亮眼,Blackwell芯片需求火熱,下季度預期同比增長65%左右;小米發佈旗艦機Xiaomi 15 Ultra和「科技新豪車」Xiaomi SU7 Ultra,定價超出市場預期,帶動相關產業鏈;當前電子行業需求處於温和復甦階段,建議關注AIOT、AI驅動、設備材料、消費電子周期築底板塊四大投資主線。
英偉達四季度業績超預期,毛利率略有下滑,數據中心業務持續亮眼,Blackwell芯片需求火熱。本周英偉達發佈2025財年第四財季財報,財報顯示Q4實現營收393.31億美元,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78%,且高於市場預期的380.5億美元,毛利率73%,環比下滑1.6個百分點,同比下滑3個百分點。其中,數據中心業務第四財季營收355.8億美元,同比大漲93.32%。從2025全財年看,英偉達實現總營收1304.97億美元,同比增長114%;淨利潤728.80億美元,同比增長145%,其中,數據中心業務全年營收達1152億美元,同比增長142%。Q4英偉達交付了110億美元的Blackwell芯片,這也是英偉達歷史上最快的新產品營收拉昇,這些芯片賣給大型雲服務提供商的收入約佔數據中心業務收入的50%。Blackwell芯片和前一代Hopper AI芯片目前貢獻了英偉達第四財季90%以上的營業收入。同時,英偉達對下一季度的業績作出指引,預測2026財年第一財季的銷售額將達到430億美元,上下浮動2%,同比增長65%左右。目前,英偉達正加速AI相關的版圖擴張,目前全球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TOP500名單中超過75%的系統由 NVIDIA 技術提供支持。
小米發佈旗艦機Xiaomi 15 Ultra和「科技新豪車」Xiaomi SU7 Ultra,定價超出市場預期,帶動相關產業鏈。2月27日,小米舉行Xiaomi 15 Ultra暨Xiaomi SU7 Ultra新品發佈會,消費電子方面,小米正式推出Xiaomi 15 Ultra,定位為巔峰影像科技旗艦,起售價6499元,相對前代來説價格並未上漲。15 Ultra搭載高通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同時全球首發支持天通衞星數據功能,這是全行業第一款支持該功能的大眾智能手機。此外,影像方面表現亮眼,徠卡四攝包括14mm超廣鏡頭、23mm主攝鏡頭、70mm中長焦鏡頭、100mm超長焦鏡頭。新能源車方面,SU7 Ultra目標成為地表最快的四門量產車,搭載小米超級三電機系統,標配賽道版散熱系統、制動系統,紐北調校底盤系統,標準版就能直接上賽道,此外,SU7 Ultra出廠即搭載端到端全場景智駕、小米澎湃智能座艙,智駕總算力達到11.45EFLOPS。SU7 Ultra定價超出市場預期,售價爲52.99萬元,目前鎖單量已突破1萬台,帶動相關產業鏈標的。
電子行業本周跑輸大盤。本周滬深300指數下跌2.22%,申萬電子指數下跌4.87%,行業整體跑輸滬深300指數2.65個百分點,漲跌幅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第28位,PE(TTM)58.95倍。截止2月28日,申萬電子二級子板塊漲跌:半導體(-3.62%)、電子元器件(-9.78%)、光學光電子(-3.93%)、消費電子(-6.06%)、電子化學品(-4.00%)、其他電子(-5.99%)。
投資建議:行業需求緩慢復甦,國內技術不斷進步,長期看電子科技行業的成長機遇依然較大。建議關注:(1)AIOT板塊,關注樂鑫科技、恆玄科技、瑞芯微、晶晨股份。(2)AI創新驅動板塊,算力芯片關注寒武紀、海光信息、龍芯中科,光器件關注源傑科技、長光華芯、中際旭創、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應鏈國產替代預期的半導體設備、零組件、材料產業,關注中船特氣、華特氣體、安集科技、鼎龍股份、晶瑞電材、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華海清科、富創精密、新萊應材。(4)消費電子周期有望築底反彈的板塊。關注CIS的韋爾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射頻的卓勝微、唯捷創芯,存儲的兆易創新、東芯股份、江波龍、佰維存儲,模擬芯片的聖邦股份、艾為電子、思瑞浦,功率板塊的新潔能、揚傑科技。
風險提示:(1)下游需求復甦不及預期風險;(2)市場競爭加劇風險;(3)地緣政治風險。
// 正文 //
▌1.行業新聞
1)英偉達2025財年營收達1304.97億美元,同比增長114%
2月26日美股盤后,英偉達發佈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第四財季公司實現營收393.31億美元,較上一季度增長12%,同比上漲78%,其中,數據中心業務表現亮眼,在第四財季貢獻了355.8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93.32%。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公司在第四財季實現淨利潤220.91億美元,同比上漲80%。2025財年,英偉達實現總營收1304.97億美元,同比增長114%;淨利潤達到728.80億美元,同比增長145%,其中,數據中心業務全年營收達1152億美元,同比增幅達142%。同時,英偉達對下一季度的業績作出指引,預測2026財年第一財季的銷售額將達到430億美元,上下浮動2%,意味着將同比增長65%。(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2)戴爾科技2025財年營收955億美元,預計2026財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
戴爾科技發佈財報,披露了他們截至1月31日的2025財年第四財季及全財年的業績。財報顯示,2025財年第四財季營收239.31億美元,同比增長7%;運營利潤21.59億美元,同比增長40%;淨利潤15.32億美元,同比增長27%。戴爾科技預計第一財季營收225億美元到235億美元,全年營收1010億美元到1050億美元,同比預計均將增加。(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3)外交部發言表示美脅迫別國打壓中國芯片產業,損人又害己
2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特朗普政府正在草擬更嚴格的半導體限制措施,並向關鍵盟友施壓,要求他們升級對中國芯片產業的限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林劍表示,中方已多次就美國惡意封鎖打壓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表明嚴正立場。美方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斷加碼對華芯片的出口管制,脅迫別國打壓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這種行徑阻礙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最終將反噬自身,損人害己。(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4)蘋果宣佈公司成立以來最大支出計劃: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超5000億美元
2月24日消息,蘋果公司今天宣佈了公司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支出承諾,計劃在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蘋果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將在休斯頓開設一家新的先進製造工廠,生產支持Apple Intelligence運行的服務器。蘋果表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與製造合作伙伴開始在休斯頓生產服務器。一座面積為25萬平方英尺的服務器製造工廠計劃於2026年開放。(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5)英特爾18A製程準備就緒,計劃上半年流片
英特爾宣佈,其18A製程節點(1.8納米)已經準備就緒,並計劃在今年上半年開始設計定案。該製程將導入多項先進半導體技術。18A製程相較於英特爾3nm製程,可將芯片密度提升30%,並提高每瓦性能約15%。英特爾計劃將18A製程應用於即將推出的Panther Lake筆電處理器與Clearwater Forest服務器CPU,這兩款產品預計將於年底前上市。(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6)臺積電今年超70%先進封裝產能被英偉達包下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稱,英偉達最新Blackwell構架GPU芯片需求強勁,已包下臺積電今年超過70%的CoWoS-L先進封裝產能,出貨量每季環比增長20%以上,助力臺積電營運熱轉。隨着美國力推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預計帶動新一波AI服務器建置需求,英偉達有機會再追單臺積電。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已於1月公開表示,正持續擴增先進封裝產能,以滿足客户需求。據臺積電統計,2024年先進封裝營收佔比約8%,今年將超過10%,並以毛利率超過公司平均水準為目標。(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7)華為將於3月發佈首款為原生鴻蒙而生的新形態手機
2月24日,余承東發佈視頻,正式預告華為將於3月發佈首款為原生鴻蒙而生的新形態手機。這是余承東首次揭祕所謂「想不到的產品」。上月末,余承東在直播中透露,今年華為會推出一款全國人民都買得起的、意想不到的產品,這款產品將搭載原生鴻蒙系統。(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8)三星將歷史首次使用長江存儲專利技術
據韓國媒體ZDNet Korea報道稱,三星電子近期已與中國存儲芯片廠商長江存儲簽署了開發堆疊400多層NAND Flash所需的「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技術的專利許可協議,以便從其第10代(V10)NAND Flash產品(430層)開始使用該專利技術來進行製造。報道稱,三星之所以選擇向長江存儲獲取「混合鍵合」專利授權,主要由於目前長江存儲在「混合鍵合」技術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並且三星經過評估認為,從下一代V10 NAND開始,其已經無法再避免長江存儲專利的影響。(信息來源:芯智訊)
9)CINNO Research:2024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投資額約為6831億元 同比下降41.6%
根據CINNO Research最新統計數據,2024年中國(含臺灣)半導體產業項目投資總額為6,831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41.6%。儘管如此,細分領域的數據顯示,半導體設備投資逆勢增長1.0%,達到402.3億人民幣,成為唯一實現正增長的投資類別。從投資結構來看,晶圓製造仍是資金的主要流向,2024年投資金額為2,569億人民幣,佔比37.6%,但同比下降35.2%。芯片設計領域投資額為1,798億人民幣,佔比26.3%,同比下降39.5%。半導體材料和封裝測試領域的投資降幅更為顯著,分別下降50.0%和46.7%,投資金額為1,116億人民幣和945.1億人民幣,佔比16.3%和13.8%。(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10)Canalys:2024年歐洲智能手機市場恢復增長,小米位居第三、摩托羅拉增幅最大
Canalys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歐洲(不含俄羅斯)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5%,這是在連續四年下滑后首次實現增長。高端市場需求保持韌性,加上疫情期間購買的中低端智能手機進入換機周期,為市場帶來了增長動力。三星穩固其歐洲最大智能手機廠商的地位,2024年出貨量增長6%,達到4640萬部。蘋果則憑藉iPhone 16系列的積極市場反響以及iPhone 13和14的持續需求,成為2024年第四季度的最大廠商,其全年出貨量同比增長1%,達到3490萬部。小米以2220萬部Redmi、POCO和小米品牌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位居第三,與2023年持平。摩托羅拉迎來了其在歐洲的最佳業績,出貨量增長26%,突破800萬部。OPPO(含一加)排名第五,出貨量增長13%,達到410萬部。(信息來源:同花順財經)
▌2.上市公告重要公告
2.1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2.2上市公司2024年度業績報告
2.3上市公司2024年度業績快報
▌3.行情回顧
本周滬深300指數下跌2.22%,申萬電子指數下跌4.87%,行業整體跑輸滬深300指數2.65個百分點,漲跌幅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第28位,PE(TTM)58.95倍。
截止2月28日,申萬電子二級子板塊漲跌:半導體(-3.62%)、電子元器件(-9.78%)、光學光電子(-3.93%)、消費電子(-6.06%)、電子化學品(-4.00%)、其他電子(-5.99%)。海外方面,臺灣電子指數下跌2.18%,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7.20%。
本周半導體細分板塊漲跌幅分別為:品牌消費電子(-7.94%)、消費電子零部件及組裝(-5.80%)、半導體設備(-3.45%)、面板(-3.86%)、被動元件(-5.02%)、LED(-3.55%)、數字芯片設計(-2.14%)、模擬芯片設計(-5.56%)、印製電路板(-11.60%)、電子化學品Ⅲ(-4.00%)、光學元件(-4.45%)、半導體材料(+0.42%)、其他電子Ⅲ(-5.99%)、集成電路封測(-6.45%)、分立器件(-7.08%)。
我們選取了較有代表性的部分美股科技股,並將相關信息更新如下。近期大部分海外科技廠商發佈了2024年四季度財報,且業績大多取得了環比改善,本周跌幅較窄的為思佳訊(-0.82%)、蘋果(-1.51%)和微軟(-2.75%)。
▌4.行業數據追蹤
(1)存儲芯片價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小幅度反彈,但自2024年9月起,DRAM現貨價格略有承壓,NAND Flash合約價格大幅下滑,1月有所回升。
(2)TV面板價格小幅回升,IT面板價格逐漸企穩。
▌5.風險提示
(1)下游終端需求復甦不及預期風險:下游需求復甦程度不及預期可能導致相關企業庫存積壓或相關工程建設進度放緩,並可能再度影響產業鏈內部分企業的稼動率;
(2)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國內部分細分成熟製程市場或因為參與者眾多出現競爭激烈現象,大幅壓縮產品利潤空間,進一步影響企業業績表現;
(3)地緣政治風險:國際貿易摩擦和相關進出口管制進一步升級,可能導致相關芯片、設備、原材料緊缺,或造成半導體供應鏈風險。
// 報告信息 //
證券研究報告:《英偉達Blackwell芯片需求高漲,小米新機與新車發佈拉動市場熱情——電子行業周報2025/2/24-2025/3/2》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3月3日
報告發布機構: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聲明 //
一、評級説明:
1.市場指數評級:
2.行業指數評級:
3.公司股票評級:
二、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並註冊為證券分析師,具備專業勝任能力,保證以專業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邏輯,採用合法合規的數據信息,審慎提出研究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
本報告僅供「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員工及經本公司許可的機構與個人閲讀和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機構和個人的投資建議,任何形式的保證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本公司亦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公司客户如有任何疑問應當諮詢獨立財務顧問並獨自進行投資判斷。
四、資質聲明:
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覈準的合法證券經營機構,已經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我們歡迎社會監督並提醒廣大投資者,參與證券相關活動應當審慎選擇具有相當資質的證券經營機構,注意防範非法證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