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碧桂園服務,被知名私募相中

2025-03-04 08:38

(來源:物股通)

2025年3月3日,碧桂園服務(06098.HK)股價盤中一度大漲10%,引發市場熱議。

股價在被壓制了半年后,迎來了久違的大漲。這一表現與此前私募機構舉牌、關聯地產碧桂園(02007.HK)股價強勢反彈形成共振,反映出資本市場對碧桂園系企業的戰略轉型與長期價值的重新定價

01#

私募逆勢加倉

根據港交所的披露,2025年2月14日,知名私募機構寧泉資產以均價5.13港元增持碧桂園服務90萬股,持股比例突破5%的舉牌線。

這一動作背后,是私募大佬楊東一貫的「逆向投資」策略。作為曾精準預警市場風險的「良心基金經理」,楊東此次出手不僅基於碧桂園服務市值較巔峰期縮水90%的估值窪地,更看重其行業龍頭地位與潛在修復空間。

寧泉資產的持倉邏輯並非孤例,其同期還增持了萬科、大唐新能源等多隻港股。其中,對萬科企業的增持達1785萬港元,為單筆最大金額,透露出對房地產及關聯行業的整體性邊際改善的押注。

寧泉資產這類機構資金的入場,或許是3月3日碧桂園服務股價單日大漲10%的重要催化劑。

02#

關聯房企預期轉暖

碧桂園服務的股價表現長期受關聯房企碧桂園債務問題壓制,但近期這一關聯性正轉化為正向驅動。

3月1日,碧桂園股價單周暴漲28.21%,主要受政策寬松下行業預期改善、境外債務重組取得關鍵進展驅動。

房企主體的流動性風險緩解,直接減輕了市場對碧桂園服務應收賬款壞賬的擔憂。

然而,更深層的聯動邏輯可能來自於碧桂園加速推進智能建造、機器人等科技轉型,而碧桂園服務作為物業管理平臺,可通過智慧社區服務與關聯公司形成技術閉環和業務協同,進一步拓展增值服務空間。

03#

從規模擴張到價值重構

儘管碧桂園服務2024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滑31.7%,但其基本面已現改善信號。

諸如清空珠海萬達股權回籠資金37.91億元,收縮財務性投資以聚焦主業;成立專項委員會追討欠款,並通過預存物業費等方式提升收繳率,以修復現金流大智慧物業投入,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管理層亦釋放積極信號,計劃通過「回購+股權激勵」組合拳提振市場信心。

儘管當前回購尚未落地,但約23.6億港元的資金儲備已為后續操作留足空間。

同時,物業行業的競爭邏輯正從規模爭奪轉向質量比拼。而碧桂園服務的競爭優勢體現在:

  • 1)品牌壁壘:依託超10億在管面積及千萬級業主基礎,形成天然流量入口;

  • 2)多元服務:社區商業、家政、養老等增值服務收入佔比提升,弱化對基礎物業費的依賴;

  • 3)第三方拓展:2024上半年,來自第三方的收入佔比達98.7%,降低了房企周期波動影響。

上述改善,為寧泉資產抄底物管股龍頭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但碧桂園服務面臨的挑戰同樣顯著,行業增速放緩、毛利率持續下滑、業主對服務品質要求升級等壓力仍存。

結  語

私募舉牌事件揭示了一個關鍵信號。在房地產行業政策底已現、科技轉型加速的背景下,物業板塊的估值體系正在重構。

碧桂園服務若能在2025年實現虧損收窄、科技賦能落地,或將成為慢牛行情中的結構性機會代表。

正如寧泉資產在月報中所言:「漲跌交織中,慢牛的輪廓纔會顯現。」對於碧桂園服務而言,資本市場的重新審視也許纔剛剛開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