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馬斯克:2029年AI將超越人類智慧總和,AI發展要麼極大地提升人類文明,要麼帶來災難性后果【附人工智能行業現狀分析】

2025-03-03 17:24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1日,在最新一期的《The Joe Rogan Experience》播客節目中,特斯拉和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對人工智能(AI)發表了觀點。他大膽預測,到2029年,AI的智慧將超越人類智慧的總和。馬斯克表示,AI將不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會發展出類似人類的自我意識,他同時也對AI的安全性表示了深切的擔憂。AI對人類的影響有80%的可能是好的,但也有20%會導致人類面臨滅絕的風險。他強調,AI的發展不會處於中間狀態,要麼極大地提升人類文明,要麼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馬斯克在訪談中表示,他一直認為人工智能會比人類聰明得多,並且是一個風險。他指出,創建OpenAI的整個想法都是他的主意,他給它命名為OpenAI,意為開源人工智能。OpenAI最初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如今已變成了一個閉源、追求最大利潤的人工智能。這一轉變讓他感到困惑,甚至覺得現實就像是一個諷刺放大器,最諷刺的結局往往最容易發生。

在談到AI的潛在風險時,馬斯克指出,人們最大的恐懼是AI會變得有意識,並且能夠製造出更優秀的版本,從而導致人類失去控制。世界不再屬於我們,而是被我們創造的更高生命形式所佔據。

當被主持人問及人類離AI超越人類智慧還有多遠時,馬斯克給出了他的預測。他表示,就硅基意識而言,我們正在朝着比任何人類都聰明、甚至比最聰明的人類還要聰明的方向發展,可能明年或者幾年后。還有更高的層次,比如比所有人加起來還聰明,這大概是2029年或2030年,可能正按時到來

如今,人工智能的熱度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全球科技領域的核心議題。從技術突破來看,生成式AI和大模型不斷刷新能力邊界。

人工智能產業是以人工智能軟件系統開發及相應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為產業核心,覆蓋上游硬件、下游應用的新興戰略產業。隨着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席捲全球,人工智能(AI)技術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我國「十四五」指出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建設重要一環,將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肩負着推動萬億實體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十五五」規劃將AI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在人工智能產業各個環節都已經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具體包括華為、科大訊飛、騰訊、百度、商湯科技和寒武紀等等。

中國大模型數量排名僅次於美國。我國前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各項部署為大模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已經建立起涵蓋理論方法和軟硬件技術的體系化研發能力,形成了緊跟世界前沿的大模型技術羣。數據顯示,截止至2024年Q1,我國人工智能大模型累計發佈數量達478個。

歷史學家、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教授強調,意識才是我們與AI最大的差別。正如他所説,「真正的關係是我們在乎他人的感受,而這一點AI永遠無法實現。」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註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