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年賺172億元,攜程營收創紀錄:佣金之爭再起波瀾

2025-03-03 11:58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瀟雨 北京報道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在線旅遊服務商(下稱「OTA」),攜程集團在近兩年的旅遊出行市場恢復周期中受益匪淺。在日前公佈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中,這家已經成為行業「大山」的企業繼續保持着營收的增長勢頭,全年增速近20%,也打破了歷史記錄。

但在涉及到諸多條塊的旅遊行業利益鏈條上,並非所有角色都如同平臺一樣「滋潤」,對比之下日子過的並不太如意的酒店行業一段時間以來「暗流湧動」,將平臺與供應商之間一直以來的核心利益之爭——佣金問題再次推上「檯面」,將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再次置於風口浪尖。

攜程的「好日子」

從這兩年來節假日熱門城市和景區持續出現的「堵人」現象,以及國人在出境旅遊上持續的熱情釋放,不難看出像攜程這樣的OTA巨頭正在經歷又一段美好的時期,反映到財務數據上則體現為業績的顯著增長。

在2月下旬發佈的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公告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攜程集團淨營業收入為127億元,淨利潤為22億元。

從全年來看,攜程集團2024年淨營業收入達到533億元(73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20%;淨利潤172億元(24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72%。2024年全年,歸屬於攜程集團股東的淨利潤為171億元人民幣(23億美元)。

出境遊仍然是財報貢獻的一大亮點,按照攜程集團方面的説法,其2024年第四季度國際各業務板塊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已全面超過2019年疫情前同期的120%水平。公司國際OTA平臺酒店和機票預訂同比增長超過70%。入境旅遊預訂同比增長超過100%。

從其他業務板塊的表現來看,住宿預訂業務在2024年全年營收達到216億元,同比增長達到25%;交通票務營業收入為203億元,同比增長10%;旅遊度假業務營業收入為43億元,同比增長38%;商旅管理業務營業收入為25億元,同比增長11%。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攜程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短期投資及持有至到期的定期存款和理財產品余額為900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攜程集團表示,公司董事會已授權於2025年採取新的資本回報措施,包括一項股份回購計劃,公司獲授權並批准不時回購總額高達4億美元的普通股和/或ADS;以及2024財年的普通現金股息,總計約2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目前對於攜程集團整體營收貢獻最大的一塊,也就是全年營收超過二百億的住宿預訂業務,從去年開始也陷入了新一輪的「口水戰」,爭議的焦點依然圍繞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佣金比例。

實際上,圍繞着OTA平臺與機票和酒店等供應商之間關於佣金的爭端在過去十幾年來從來都未曾平息過。

按照一位在OTA行業有超過十年從業經歷的人士在與《華夏時報》記者交流時的説法,「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團這樣的供應商早已經意識到不能過於依賴OTA平臺,也就佣金問題有過很多抗爭,嚴重時甚至鬧到在平臺‘下架’的地步,但目前看來大家還是把OTA作為一個重要的渠道,即便這麼多年來一直在試圖通過自有渠道或是建立會員體系來提升直銷的比例,卻幾乎沒有人願意跳出來説要完全依靠自己的渠道,離開OTA平臺。」

對於旅遊出行業來説,OTA作為行業匹配供給與需求的第三方服務商,其收入來源主要是幫助商家達成交易從而收取的佣金。因此,佣金率成為衡量OTA平臺經營效率,影響平臺與商家關係的一項重要指標。

佣金之爭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酒店跌倒,OTA吃飽」的新一輪「反平臺」運動再次悄然發酵,也使得攜程集團再一次站在風口浪尖。

「在行業整體經營狀況都還不錯的情況下,即便供應商對OTA收取高額佣金的政策不滿,但在平臺可以帶來更多交易量,酒店能夠提升入住率,並且房間每日均價可以維持在一個可接受的範圍內,矛盾往往會被暫時擱置,畢竟大家都有得賺,」一位在外資酒店預訂平臺供職多年的C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但當行業營收下降,甚至面臨困境之時,酒店作為商家希望平臺讓渡一部分利潤,降低抽傭的比例,也完全可以理解。」

「但這里有個關鍵問題,OTA的佣金比例到底高不高?」前述人士表示。

OTA平臺綜合佣金率通常可簡單用收入除以交易額來計算。近期在業內流傳的一組數據,從目前全球最大的幾個旅遊預訂服務商的財報數據計算出其綜合佣金數據:Booking.com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營收為237.39億美元,交易額為1655.8億美元;Expedia在2024年營收為136.91億美元,交易額為1109.21億美元;Airbnb則在2024年實現總收入111.02億美元,交易額為818億美元,由此計算出這三大平臺綜合佣金率分別為14.3%、12.3%、13.6%。

而按照這樣的思路推算,攜程集團2024年交易額為1.2萬億元,淨營收為533億元,綜合佣金率為4.4%。因此面對一直以來被攻擊為「吸血」的質疑,綜合佣金率僅為幾大國際OTA巨頭三分之一的攜程似乎顯得較為委屈。

「綜合佣金率也並不等同於酒店業務的佣金率,不同業務板塊的佣金率差異很大,就像機票業務可能還不到3%,但酒店的肯定要顯著高於這個數。」C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按照一位目前經營着一家連鎖品牌商務酒店的私營業主M先生在與本報記者交流時的説法,「國內的OTA在酒店的佣金上肯定是超過10%,具體還會根據商家自己選擇做哪些營銷推廣的增值業務而有所不同。」

但在M先生看來,至少目前OTA平臺的渠道優勢相比酒店自營的渠道還是很明顯的,這也是為什麼雖然覺得佣金比例不低,並且還可能有一大塊成本用在平臺推廣,但依然還是離不開平臺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酒店行業整體環境不好,競爭激烈,就更需要通過平臺的優勢吸引到更多客人,提升入住率成為最首要目標。」

對酒店行業來説,比OTA抽傭更為嚴重的問題是行業整體面臨的萎縮問題。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預計國內旅遊人次42.9億、旅遊花費4.32萬億,分別同比增長16.8%和17.1%;市場調研機構STR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個季度,國內酒店累計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ADR(平均每日租金),OCC(入住率)分別同比下降6%、4%及2%,連續三個季度同比下降。

對於酒店行業來説,商旅出行需求的下降,不僅使得一大批高星級豪華酒店面臨經營困境,因此被「擺上貨架」,而中高端連鎖酒店同樣增長乏力,從國內幾大酒店集團最新的財報可見一斑,在2024年前三個季度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營收和淨利潤下滑。

「一批酒店要甩賣,一批酒店在勉強維持,一批新酒店還在陸續開業,整個行業就是目前這樣一種魔幻局面,對於酒店業來説真正困難的日子還在后面,單純指望平臺降低佣金恐怕不足以走出困境。」前述酒店經營者M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