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03 17:17
1. 改革「急先鋒」——政府效率部的設立背景
作為美國國內政治生態中的新興變量,政府效率部的設立及其職能無疑將對現有的聯邦政府結構產生深遠影響。與傳統的內閣部門不同,政府效率部憑藉其獨特的組織定位和「非官僚化」的運作模式,成為特朗普2.0新政實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於特朗普的其他政策,政府效率部希望對現有聯邦政府體制進行改革,且在其上任伊始便迅速落地。這使得政府效率部成為特朗普手中當仁不讓的改革「急先鋒」。
在特朗普2.0之前,美國政府長期未設立專門的政府效率部或類似職能的部門。此次政府效率部的組建依託於總統的行政權力,並以憲法第2條第1款為授權依據。根據該條款,總統可以通過行政命令設立新部門或調整現有行政結構,以滿足實際管理需求。可以説,政府效率部的成立正是總統行政權力下的產物。與之對應的,總統亦可通過行政命令直接調整或撤銷某些行政部門或機構。除了總統權力對部門存廢的影響外,美國國會同樣在撤銷或干預政府部門存廢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國會可以通過立法程序正式撤銷部門或機構,或通過控制聯邦預算對總統的行政決策施加影響,進而間接影響政府的結構調整與變動。
政府效率部存在明顯的「反建制化/非官僚化」特徵。政府效率部的設立以對現行官僚體制進行改革作為出發點,奠定其「反建制化」的基本立場。在領導人士的選用上,特朗普起初希望馬斯克和維韋克·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兩位商業人士負責該部門,旨在以商業和競爭的邏輯去對抗深層政府的官僚主義。但相較於馬斯克試圖將技術引入政府治理的觀點,拉馬斯瓦米則更為關注立法合憲層面的作用。隨后,拉馬斯瓦米以「競選公職」為由去職。馬斯克則被授予「特殊政府僱員」身份(Special Government Employee),允許其在不完全履行全職員工披露義務的情況下獲得更多政府訪問權限。這一安排雖然具有靈活性,但也為后續可能的爭議埋下了隱患。在成員選擇上,政府效率部現有約20名成員,其中大多數成員均來自SpaceX、Tesla、xAI、Neuralink等前沿科技公司,且未曾有過聯邦政府工作經驗。這表明馬斯克或希望借「硅谷之風」推動政府內部官僚主義的變革,呈現「反建制」取向。在資金來源上,與傳統部門依賴聯邦政府撥款運營不同,政府效率部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私人捐助,其員工的「志願者」性質及零報酬的人員安排使得部門理論上所需要的預算開支極為有限,從而避免了部門運作直接受到聯邦撥款的影響。在運作模式上,政府效率部的成員主要以「專家」或「顧問」的身份參與,擁有接觸聯邦政府核心IT系統的權限。此外,部門成員還可以嵌入其他聯邦部門的數據運作與招聘事務,評估各機構的人員配置需求,推動機構精簡併通過多種手段引導或強制冗余人員退出。在生命周期方面,與常設部門不同,政府效率部的職能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臨時性,其存在時間設定為有限,計劃於2026年7月4日結束。這也凸顯了政府效率部與傳統內閣部門在長期性和穩定性方面的顯著差異。
政府效率部的執行目標主要圍繞人員機構和經費開支兩個維度展開。在人員機構精簡上,馬斯克希望將聯邦機構的數量從400多個合併到99個。在開支削減上,馬斯克認為政府效率部可以減少2萬億美元的聯邦政府支出。而后他將這一目標下調至了1萬億美元,聲稱削減2萬億是最好的結果。而在X的部門官推上,政府效率部確定了每天節省30億美元的長期目標。
政府效率部的設立依託於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意味着該部門的存在和運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特朗普個人的意志與政策取向。同時,政府效率部的設立提議與實際運作則圍繞馬斯克展開,本質上形成了新興技術融入政府治理的過程。因此,馬斯克與特朗普之間的關係穩定性,成為該部門能否持續存在及順利運作的核心前提。
特朗普的「反建制」思想與馬斯克對利商環境的追求在「去監管」議題上形成了高度共鳴。無論是在其首個任期還是第二次競選期間,特朗普始終將民主黨及聯邦政府內部的「深層政府」視為阻礙美國活力和政策執行的主要障礙。對於在星際開發、人工智能等領域擁有領先技術的馬斯克而言,拜登政府對這些領域的嚴格監管嚴重損害了其商業利益,這也促使他積極支持並推動有利於其商業發展的「去監管」的宏觀環境。此外,特朗普的「強人政治」特徵使政策的執行中較少受到國會等機構的實際制約,從而增強了政策實施的一貫性,也為商業環境的長期穩定提供了保障。基於此,馬斯克在商業上「去監管」的訴求與特朗普在政治上「反建制」的訴求形成了有力的共振,政府效率部則成為這一共振的具體體現。但這也意味着,作為兩者政策合作的產物,政府效率部的成功與持續運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特朗普與馬斯克之間的戰略一致性和合作關係。若特朗普與馬斯克在移民政策和產業鏈發展等關鍵議題上出現明顯分歧,甚至分道揚鑣,則未來政府效率部的存在和運作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2. 「節流」+「增效」——政府效率部的現有舉措
目前,政府效率部的舉措依據兩大核心邏輯:一是通過精簡人員支出、中止資金撥付起到「節流」的作用。二是通過獲取訪問權限實現追蹤資金和信息化改革,進而提高部門的運作效率,即實現「增效」。具體來看:
一是精簡人員和削減支出。就精簡人員而言,特朗普政府提出了一項「買斷計劃」,旨在通過提供約8個月的薪資補償,鼓勵聯邦政府僱員在2025年2月6日前主動離職,以快速縮減政府人員規模。同時,政府效率部要求對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和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EI)項目中止撥款,並要求相關僱員休假。后續相關部門的裁員人數或將持續上升。在政府效率部的影響下,特朗普政府已指示美國國際開發署約2200名僱員休假,計劃最終將該部門的員工總數從10000人削減至約290人。此外,政府效率部宣佈,通過削減與DEI相關的合同,預計將為聯邦政府節省約10億美元的開支。政府效率部還參與總務管理局的工作,該局負責管理各機構的聯邦財產。根據最新的措施,約7500個聯邦辦公室的租約將被終止。截至2月初,政府效率部已終止了近20份辦公室租約,為政府節省了約4460萬美元。
二是獲取部門信息的訪問權限。目前,政府效率部已獲得對多個聯邦部門關鍵支付系統的訪問權限,包括財政部支付系統、教育部、能源部、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支付系統等。特朗普政府及馬斯克認為,相關部門將其數據封閉起來的做法不僅是政治欺詐的表現,還導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致使聯邦開支高企。政府效率部對這些數據的訪問或有助於識別潛在問題,並可能推動相關部門運作方式的重塑與優化,甚至建議或「威脅」裁撤相關部門。
3. Is DOGE a doge?——政府效率部的舉措進展與潛在限制
從現有舉措的進展來看,按照政府效率部自身的估算,該部門的工作能夠每天為聯邦政府削減10億美元的開支,距離其聲稱長期目標的30億美元/日仍然存在一定距離。 如果我們以馬斯克聲稱的1萬億美元削減下限為目標,並以從2025年1月20日至2026年7月4日的530天為界限,計算可得每天削減規模應當近19億美元。由此可見,相關支出的削減進度仍然較為有限。此外,包括司法系統、工會及媒體等領域的親民主黨人士正對特朗普和馬斯克的裁員舉措發起挑戰。相關抗議活動與司法訴訟或預示着政府效率部的行為可能成為相關利益者的「眾矢之的」,不排除會在聯邦政府乃至整個美國國內政治環境中引起混亂局面,成為其未來行動的潛在限制。
在過去的三個財年中,包括社會保障福利、醫療保險、公共債務淨利息等分項的聯邦支出保持剛性,在開支總額中佔據半數以上。特別是在當前社會議題高度政治化及兩黨間對立情緒加劇的背景下,任何嘗試削減此類福利項目的舉措,均可能引發支持者的重大流失。因此,對於特朗普及其所屬共和黨而言,做出這種可能導致支持者流失或政府信用受損的政治抉擇是不可接受的。從目前已知的可行途徑來看,政府效率部未來削減開支的方向將存在於國防開支、既有開支中的不合理項目和聯邦政府裁員。
國防開支存在部分削減空間:2025年或削減661億。在自由裁量支出方面,在聯邦開支中佔12.9%的國防開支或成為特朗普與馬斯克的首要目標。政府效率部已派工作組進駐五角大樓,同時特朗普表示將在未來5年內每年削減8%的國防預算。如果以2024財年8260億美元的國防開支計算,則特朗普政府將在未來2年內分別削減約661億和608億美元的財政支出。就安全環境而言,美俄官方團隊已就俄烏衝突展開初步接洽,俄烏衝突的降級乃至和平解決的可能性開始顯現。若衝突局勢得到緩解,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美軍在歐洲部署等支出或將減少,從而壓縮美國的整體國防開支。特朗普政府也曾要求美國的歐洲盟友增加軍費開支,以減少美國在北約框架下的防務負擔。二者疊加或令未來美國國防開支的削減存在可行空間。但即便如此,2年共計約1269億美元的國防開支削減相較1萬億美元的目標依舊「杯水車薪」。
社保不合理開支或成為「突破口」:2025年或削減3650億。由於國防開支的削減空間有限,政府效率部未來若要完成既定的節流目標,可行的削減空間則存在於既有的不合理開支之中。近期在審查美國社保數據庫時,馬斯克已經發現諸多問題:社保系統中登記有3.98億人,超出美國國家總人口近6000萬,其中150歲以上老人多達134萬人,系統中甚至存在一位360歲老人。而2024財年社會保障福利支出高達1.45萬億美元,在全部支出中佔比達21.4%,位列第一。因此,在不廢除現有福利項目的前提下,特朗普依舊存在通過取消社保支付中明顯不合理支出部分從而實現大幅削減開支的可能。根據美聯社的報道,政府效率部目前發現的社保支出中的「可疑」部分高達每日10億美元,若相關支出能夠全部查清並予以削減,則政府效率部每年可削減開支約3650億美元,這將對1萬億美元開支削減目標做出極大的貢獻。當然,由於最終相關的不合理開支數目尚未正式查清確認,因此該路徑最終的開支削減效果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聯邦政府裁員減少部分薪水支出:2025年或削減240億。雖然特朗普的「買斷計劃」在法官判決的維護下最終得以繼續實施,但聯邦僱員對該計劃「反響平平」:截至2月13日,僅7.5萬名美國公務員接受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自願辭職並獲得離職補償金的方案,佔240萬名聯邦文職僱員的約3%,遠低於此前設定的5%~10%目標。而在主動解聘方面,截至2月21日,政府效率部已解聘約1.9萬名臨時僱員,同時通過關閉國際開發署和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解聘約8700名聯邦僱員。總體來看,目前特朗普政府已經確認削減的聯邦僱員僅9.5萬人。而根據Kalshi平臺的預測數據,截至最新,市場預期2025年全年政府效率部的裁員人數將達到30.7萬人,同時政府效率部全部裁撤機構數預期僅為15個左右,離馬斯克將聯邦機構的數量從400多個合併到99個的目標相去甚遠。在裁員帶來的開支削減上,由於目前暫時缺乏相關的研究,我們可以根據現有數據進行一個簡單的推算:根據BEA和BLS的數據,2024全年政府僱員開支約為1.86萬億美元,而截至2024年12月,美國政府僱員共計約2356萬人。因此我們推算出單個政府僱員年薪水支出大約為7.87萬美元。按照當前的市場預測,裁員30.7萬人預計將減少聯邦政府每年約242億美元的財政支出。
總的來看,以樂觀情況預計,當前三種可行路徑預計將於2025年帶來4553億美元的開支削減。同時需要注意的是,4553億美元的開支削減計算存在「重複計算」的情況:例如,在計算國防開支削減時,對五角大樓相關冗余機構人員的裁撤帶來的薪水支出削減部分已經包含在內。因此,在即使開支削減空間計算已經存在高估的情況下,當前計算結果離馬斯克2026年7月4日前完成1萬億美元的開支削減目標仍有距離。同樣根據Kalshi平臺的預測數據,截至最新,市場預期2025年全年特朗普能完成的開支削減金額僅為190億美元。博彩市場的悲觀情緒也從側面反映了政府效率部完成1萬億美元支出削減的困難程度。
馬斯克和特朗普的私人關係成為左右政府效率部存在的關鍵變量。如前文所述,政府效率部的建立是基於兩人的良好關係之上。儘管目前馬斯克與特朗普仍維持着頻繁的交往,但這並不足以掩蓋二者個人層面及其團隊間可能存在的微妙裂痕。根據《The Atlantic》對特朗普的側寫,其個人特徵可以被概括為「自戀(Narcissism)、自大(Disagreeableness)、不討人喜歡(Grandiosity)」。馬斯克在其商業王國中也呈現出類似的性格特徵,導致雙方在決策與行事風格上存在潛在的衝突點。此外,特朗普目前已經對馬斯克的政治行為有所擔憂。特朗普在2月13日接受採訪時就曾警告馬斯克,一旦政府效率部的運作與特朗普的個人商業利益發生衝突,馬斯克將面臨失去政府合同的風險,預示着兩者間潛在的利益衝突可能逐步浮出水面。同時,馬斯克同特朗普的內閣班底仍然存在較大觀念差異。在《特朗普2.0候任內閣全解讀》中,我們觀察到MAGA主義者在特朗普內閣班底中佔據顯著席位,其保守主義政策取向與以馬斯克為代表的「科技—產業」複合體人士之間存在顯著觀念分歧。這種分歧在H1B簽證政策等關鍵議題上已有所顯現。倘若后續馬斯克同特朗普本人或是內閣中MAGA主義者之間的矛盾激化,那麼政府效率部能否存在和運轉就是一大變數。而根據Kalshi平臺的預測數據,截至最新,市場預期馬斯克於2025年離開政府效率部的概率為59%,於政府效率部廢除前離開的概率為69%。
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政治勢力與政府效率部自身存在的法律風險或成為特朗普進一步改革的外部阻礙。美國政治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深層政府與利益集團,可能對政府效率部的運作構成實質性挑戰。若該部門進一步介入聯邦政府事務,尤其是觸及國防部等核心機構的資金清查,可能引發以軍工複合體為代表的現有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彈。同時,特朗普當前對於情報等強力部門的清算,或導致特朗普本人面臨一定安全隱憂。另一方面,政府效率部的存在和相關行為仍可能招致法律風險。該部門要求其他政府機構提供僱員名單的行為,可能被視為對其他部門獨立性的過度干預,進而引發關於行政權力濫用的擔憂。政府效率部對多個聯邦機構敏感數據的訪問,也可能招致關於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法律訴訟,尤其是涉及個人隱私和數據保護的合規性問題。此外,政府效率部推動的大規模聯邦僱員裁員和合同終止同樣可能會受到質疑,尤其是在是否遵循聯邦勞動法及相關合同法方面。這可能導致被裁撤員工提起訴訟,挑戰裁員措施的合法性及執行方式。在此背景下,政府效率部能否在複雜的利益博弈與頗具爭議的法律環境中穩定存在並有效運作,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4. 風險提示
馬斯克遇刺:政府效率部舉措將觸及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政治勢力。在美國政治極化和兩黨矛盾激化背景下,馬斯克作為部門領導人或遭遇不測,屆時或將造成美國國內局勢動盪;
馬斯克與特朗普兩人關係惡化:馬斯克與特朗普在政策取向上仍存在一定分歧,若未來兩人關係惡化,則將影響政府效率部的穩定運行;
政府效率部公佈數據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政府效率部作為新成立部門,在對其監管方面仍存在不完善之處。為凸顯自身工作成就,政府效率部或誇大財政開支的削減幅度,造成公佈的相關數據與實際不一致的情況。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