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京基金融國際退通引發熱議

2025-03-03 11:47

京基金融國際近來的動向成爲了港股投資者和行業熱議的焦點之一。據悉,近期,京基金融國際退通的消息如同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層浪。有不贊同,也有人認為,京基2024年的系列動作表現出公司旨在轉型綠色金融與算力AI的決心與果斷,是未來港股金融科技與AI算力領域的潛在黑馬,值得更長周期的持有。這兩種觀點各有各的理由和論據,但不難發現,去年以來,京基金融國際確實早已在轉型之路上大步邁進,且也有實質性的進展。那麼即將退通后的京基金融國際能否走出逆襲之路?

綠色金融+AI算力,雙輪驅動轉型

回溯過往,京基金融國際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2024年初,控股股東與董事會在股份認購事項上的分歧,對此,京基金融國際管理層迅速採取行動,積極推進重組事宜。此后

1月7日,京基金融國際完成了一場備受矚目的供股計劃。按照每持有兩股現有股份獲發一股供股股份的基準,此次供股共籌集所得款項總額約為4.137億港元,扣除相關開支后,所得款項淨額約為4.127億港元。這一筆鉅額資金,猶如一場及時雨,為京基金融國際的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與此同時,京基金融國際敏鋭地捕捉到市場趨勢,在綠色金融與AI算力領域展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佈局。

在綠色金融領域,京基金融國際動作不斷,頻頻出招。公司與香港人工智能科技公司Chain of Demand Limited簽署合作備忘錄,藉助AI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構建精準的數據分析模型,為投資決策提供有力支持,提升投資效率;與專注於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泰國上市公司Primeroad Power Public Company Limited攜手,共同探討開發太陽能發電廠及能源技術相關金融產品;還擬與英偉達重要AI算力合作伙伴泰國SIAM AI合資成立公司,建立AI數據中心並配合提供綠色投資,整合未來運算能力。

在AI算力領域,京基金融國際同樣深度佈局。2024年12月17日,公司與SIAM AI等多方簽署協議,計劃成立合資公司,專注於GPU伺服器集羣的經營與管理,打造高效的GPU租賃解決方案,滿足市場對算力日益增長的強勁需求,提升在AI領域的業務競爭力。2025年1月27日,京基金融國際與北京熱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成立聯營公司,探索海外AI智慧數據標註業務。熱熱文化在數據標註和採集、互聯網內容安全審覈等領域經驗豐富,與多家AI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此次合作,京基金融國際將藉助熱熱文化的技術支持和現有客户資源,結合自身的資源基礎,快速切入AI應用領域,進一步完善公司在AI算力產業鏈上的佈局。

國際視野,拓展全球版圖

京基金融國際在轉型過程中,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將業務版圖拓展至全球。公司與泰國合作,攜手他信家族,推動綠色能源與AI項目落地。這一合作不僅連接了泰國他信家族的核心資源,強化了與現任總理貝東丹政府的協同,還通過泰國合作伙伴與全球AI領軍企業英偉達的技術聯動,為京基金融國際的智能化佈局提供了重要啟示,助力其在東南亞市場搶佔綠色能源與AI產業發展的先機。

在歐洲,京基金融國際完成對瑞士Youngtimers AG的戰略收購,並攜手C資本創辦人鄭志剛先生及法拉利家族共同佈局歐洲新能源市場,推動全球能源轉型。通過這一舉措,公司成功進入歐洲新能源市場,藉助歐洲在新能源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方面的優勢,提升自身在綠色能源領域的技術水平和市場影響力,實現了全球資源的整合與優化配置。

業務聚焦,深化核心領域發展

退通后的京基金融國際,有望更加聚焦於綠色金融和AI算力兩大核心業務領域。擺脫了港股通相關市值管理規則的限制,公司在業務決策和資源配置上擁有了更大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公司可以全力以赴在綠色金融項目上的投資力度,深入挖掘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金融服務需求,開發更多創新型綠色金融產品,如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滿足市場多樣化的投資需求。

退通雖然在短期內可能會對公司的市場關注度和股價表現產生一定影響,但從長期來看,也為京基金融國際提供了一個重新塑造品牌形象、拓展市場空間的絕佳機會。

公司可以通過利用在港股市場的金融上市公司屬性和獨特優勢,同時在泰國、歐洲等地的項目合作及成果,展示公司在綠色能源和AI技術應用方面的實力和創新能力,吸引更多國內擬出海的AI公司,成為AI出海的橋頭堡。

更可以展望的是,在市場拓展方面,公司可以藉助「一帶一路」倡議等國際合作平臺,將綠色金融和AI算力業務拓展到更多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對綠色能源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需求旺盛,而為京基金融國際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通過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和算力支持,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實現公司業務的全球化佈局和可持續發展。

來源:信陽日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