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股最強50——英偉達:2年13倍的祕密,還有多少上漲空間?

2025-03-03 14:57

美股最強50由財聯社和中文投資網聯合打造,我們未來會定期披露一支股票,並實時追蹤。旨在為投資人篩選出美股里同時兼具穩定和成長的強基本面股票,結合技術圖形和AI算法,把握上漲趨勢。每期內容包含三部分:上周回顧與下周展望,最強50股研究報告,實盤交易匯總。

上周回顧與下周展望

過去一周,美股走勢略有分化,雖然納指走出六連陰,但美股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輪動現象。道瓊指數里面的傳統股票漲幅喜人,比如金融、材料、醫療類型的股票都走出不錯的行情。上周五三大指數絕地反擊,主要是由大量養老金淨流入導致。本周我們將繼續迎來重磅經濟數據,在美國剛剛出現利率再度倒掛的情況下,非農等經濟數據對未來的降息路徑有着深遠影響。

納指在英偉達上周四早上公佈業績后一度跳水破位,但好在市場及時修正,意識到英偉達業績強勁的事實。這也是本期我們將為大家帶來美股最強五十股第二支——英偉達。英偉達自2022年美國疫情下跌后2年的時間漲幅超過13倍,引領了整個AI科技浪潮,劍指下一個十年趨勢。最新公佈的Q4財報,再度展現了強勁的增長和盈利能力。在暴漲13倍后,英偉達是否還有增長空間,未來股價的上行又靠什麼驅動,本期報告為大家揭祕。

【公司介紹】

英偉達(NVIDIA Corporation)成立於199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是全球圖形處理器(GPU)與人工智能計算的領導者。公司以遊戲顯卡起家,憑藉GeForce系列產品在遊戲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然而,其真正的戰略轉型始於2006年推出的CUDA並行計算平臺,這一技術革命性地將GPU從單純的圖形渲染工具轉變為通用計算引擎,為后續AI與高性能計算(HPC)的爆發奠定基礎。

當前,英偉達已構建起橫跨多個高增長領域的業務矩陣:

遊戲業務:GeForce RTX系列顯卡持續引領遊戲圖形技術革新,支持光線追蹤、DLSS超分辨率等前沿功能,覆蓋全球數億玩家。

數據中心業務:A100/H100 GPU成為AI訓練與推理的「黃金標準」,被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雲等全球頂級雲計算平臺大規模採用。

自動駕駛:DRIVE平臺為特斯拉、蔚來等車企提供從感知到決策的全棧式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專業可視化:Quadro與RTX系列GPU服務於工業設計、影視製作等專業領域。

AI生態系統:CUDA平臺、TensorRT推理引擎與NGC軟件庫構成完整的開發者工具鏈,形成技術護城河。

英偉達的競爭壁壘不僅在於硬件性能,更在於其構建的軟硬件協同生態。Blackwell架構的最新GPU在能效比上較前代提升30倍,結合CUDA超過400萬開發者的龐大社區,公司已形成「芯片-軟件-應用」的全鏈條優勢。這種生態的「滾雪球效應」使得競爭對手難以在短期內追趕。

image

【強勢理由】

英偉達是AI時代的核心資產

1. AI算力需求的結構性爆發

生成式AI(如ChatGPT、MidJourney)的普及正在重塑全球算力需求格局。訓練單個大語言模型(LLM)的算力消耗可達數千PetaFLOPs(每秒千萬億次運算),而推理階段的算力需求更呈指數級增長。根據OpenAI研究,AI模型所需的算力每3-4個月翻一番,遠超摩爾定律的速度。

英偉達CEO黃仁勛在財報電話會中明確指出:「推理計算的需求將是訓練階段的100倍」,這一判斷意味着未來5年全球數據中心需新增數萬億美元的AI芯片投資。作為全球唯一能提供全棧式AI算力解決方案的廠商,英偉達將直接受益於這一超級周期。

2. 數據中心業務的持續超預期增長

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3%至356億美元,環比增長16%,遠超市場預期。這一增長由多重因素驅動:

雲計算巨頭資本開支激增:微軟、谷歌等企業AI相關資本開支同比增幅超過50%,主要用於採購英偉達GPU構建AI基礎設施。

企業級AI部署加速:金融、醫療、製造等行業開始大規模部署私有AI模型,推動企業數據中心GPU採購量攀升。

推理市場爆發:隨着AI應用從訓練向推理延伸,英偉達的H100 GPU在實時推理場景中的市佔率超過90%。

更重要的是,Blackwell架構GPU的出貨將於2025年全面加速。該架構採用臺積電4nm工藝,單卡FP8算力達20 PetaFLOPS,較前代H100提升5倍,能效比提升25倍。首批Blackwell GPU已獲Meta、OpenAI等頭部客户預訂,預計2025年將為英偉達貢獻超過400億美元收入。

image

3. 自由現金流與股東回報的質變

英偉達的財務健康度達到歷史最佳水平,第四季度自由現金流同比飆升38%至155億美元,自由現金流利潤率高達39%,遠超AMD(14%)與英特爾(-5%)。公司宣佈啟動50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相當於當前市值的4.2%,這將顯著提升每股收益(EPS)。若以2025年預期自由現金流700億美元計算,英偉達自由現金流收益率(FCF Yield)達2.8%,已接近微軟(3.1%)、谷歌(3.5%)等現金企業水平。這種「科技藍籌」特質正在吸引長期配置資金持續流入。

image

3. 新興市場的戰略佈局

英偉達正通過三大方向拓展增長邊界:

Robotic AI(機器人AI):通過Isaac機器人平臺切入製造業自動化,預計到203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美元。

AI Foundry服務:為企業客户提供定製AI模型開發服務,直接參與萬億美元規模的AI軟件市場。

全球算力網絡:與印度、中東等新興市場合作建設本土AI數據中心,規避地緣政治風險。

這些佈局不僅分散了業務風險,更打開了長期增長天花板。

【財務表現】

估值仍具吸引力

若英偉達(NVDA)能夠將毛利率穩定在70%或更高水平,根據當前的盈利預測,到2027年,該公司有望成為市場上最具性價比的成長股之一。預計到2027年,英偉達的市盈率(P/E)將降至23.55倍,同時盈利增長率將達到25.37%。對於2026年,考慮到48%的每股收益(EPS)增長,市盈率低於30%的水平也顯示出顯著的估值吸引力。這種低估值可能解釋了英偉達當前PEG比率(市盈增長比)處於-54.72%的原因。與行業中位數相比,英偉達的估值顯得極具吸引力,尤其是其PEG比率較過去5年平均水平折價高達58%,進一步凸顯了其被低估的狀態。

image

從收入增長的角度來看,英偉達2026年的收入增長預計將達到50%,這將顯著改善其市銷率(P/S ratio)。而2027年21%的收入增長預測雖然較高,但基於公司在AI和數據中心領域的強勁增長潛力,這一預測仍顯得相對保守。此外,英偉達已上調下一季度的業績指引,顯示出管理層對未來的信心。因此,有分析師認為,一旦當前市場的調整(下跌趨勢)結束,英偉達股價有望從當前約120美元的水平顯著回升。基於從-54%的PEG折價中恢復80%的假設,分析師對英偉達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設定為220美元。綜合來看,英偉達的低估值、強勁的盈利增長潛力以及行業領先的毛利率水平,使其成為當前市場中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標的。

【機構預測】

以下是最新的美國投行和分析師對英偉達的評級和目標價整理總結。最高目標價為220 美元,最低目標價為135 美元,大多數分析師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集中在160-220美元之間。

image

中文投資網首席分析師Brant操盤筆記:

從整體走勢來看,上周納指雖經歷了四天的下跌,僅一天上漲,看似漲幅微不足道,但市場內的板塊輪動特徵顯著。例如,道瓊斯指數中的優質股票表現突出,這讓我明顯察覺到市場的板塊輪動行情。

從日線角度分析,美股依舊呈現出強勁的看漲態勢。目前,20EMA和50EMA尚未交叉,因此沒有充分理由判定美股進入下跌趨勢。

不過,接下來需重點關注周五的反彈能否延續並形成有力走勢。其中,21480點位是重要壓力位,這里需要減倉觀望一下。如果反彈失敗並很快向下跌破周五的低點,我判斷美股將進一步向下調整,目標位可能達到18400點。

中概股的行情有暫緩的跡象,根據數據看這一輪上漲主要由南向資金主導,外資進場不多,要持續關注。如果外資進場,中概還會有新的上漲行情出現。

上周五除了中概股我全部清倉,並換倉到特斯拉上面。我現在最看好的股票是特斯拉(TSLA),歷史數據上,TSLA的每輪深度回調在36%左右,現在已經跌幅超過40%,同時雙支撐共振疊加200EMA重要均線支撐下方,反彈可期。短期反彈第一目標308.9美元,第二目標323美元。

(完整版的操作和更多交流,歡迎大家添加微信chinesefn2022諮詢)

我曾經錯過很多牛股,如果我們站在今天的角度能看明白多年前的蘋果、亞馬遜、微軟,那麼我們站在今天的角度也應該能理解未來幾年的特斯拉。無人駕駛和人形機器人,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在歐美,只有特斯拉目前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

Brant當前持倉總結

image

Brant背景介紹

本科畢業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CSUN)金融專業,研究生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爾灣(UCI),Paul Merage商學院會計專業。擁有者多年的華爾街投資和交易背景。現擔任美國中文投資網CEO兼首席分析師。

中文投資網是一家專注於為全球華人投資者提供美股投資的投教平臺,幫助超過30萬全球華人投資者在美股中實現正向資產規劃,公司的願景是:讓每一位用户投資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基金經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