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02 16:49
以性價比在消費電子紅海中殺出一條路的小米,正在蹚出一條「登高」之路。
2月27日,小米15 Ultra和小米SU7 Ultra這兩個代表小米眼下在手機和汽車領域最高水準的產品對外亮相。小米創始人雷軍表示,這兩款產品是小米創業十五年來最高端的產品,是過去五年高端化探索的答卷之作,也是小米向超高端進發的開始。
與此同時,自今年年初以來,小米股價在港股也走出一條向上的拋物線。2月27日,小米盤中出現了58.7港元的上市以來股價最高峰,雷軍登頂中國新首富的消息當天也不脛而走,雖然隨后即被闢謠,但這個烏龍無疑反映出資本市場眼下對雷軍的更多期待。
手機上探超高端
小米15 Ultra售價6499元起,這意味着小米將深入6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場作戰。
小米對這款手機的定位是「巔峰影像科技旗艦」。據記者瞭解,小米15 Ultra搭載華星光電提供的6.73英寸2K超動態屏和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在移動影像方面,則配備了1英寸主攝+2億超級長焦,這也是目前小米移動影像的最強鏡頭組合。
6000元以上的超高端市場,對於眼下的小米意義重大。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手機部總裁、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表示,「過去四五年我們已經站穩了4000—6000元價位段,未來五年最重要的目標是實現 6k+超高端市場的全面突破。」
據記者瞭解,小米自2020年2月發佈小米10系列手機起,便開始了自己的高端化征程,雷軍當時還曾稱,「做高端不是我們想做還是不想做的問題,是生死之戰。」
這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高端市場成為手機市場近年來的主要增長動力。CounterPoint 發佈的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收入同比增長5%,其中高端智能手機(售價大於600美元)市場份額增長至25%,比2020年上漲10個百分點,而超高端智能手機(售價大於1000美元)的份額首次超過40%。
但蘋果是任何手機廠商在高端市場特別是超高端市場都繞不過去的對手。以中國市場為例,Canalys對去年Q3 600美元以上價位段的廠商排名顯示,蘋果當期以52%的份額位居第一,但同比下降5%,小米以3%的份額位居第四,但同比上漲了88%。雷軍當天也表示,「在6K+市場,我們只有一個對手,就是iPhone。」
做時代的「新豪車」
不只小米手機上探超高端市場作戰,SU7 Ultra也意味着小米在汽車高端化上的持續加碼。52.99萬元的價格已是小米汽車目前的最高售價。不過需要提及的是,相較去年10月末宣佈的81萬元左右的預售價,小米SU7 Ultra的價格已經有所下調。
相較於在手機領域對標壟斷高端市場的蘋果,小米在汽車領域也對標了一系列豪車。雷軍當天提及,「性能比肩保時捷、科技緊追特斯拉、豪華媲美BBA」是小米SU7 Ultra的目標。他還表示,小米SU7 Ultra是一款屬於這個時代的「新豪車」,而先進智能科技則是新豪車區別於舊時代豪車的關鍵特徵。
本報記者從小米方面瞭解到,小米SU7 Ultra設定了年銷售超1萬台的目標。2月28日,雷軍宣佈,開售2個小時之后小米SU7 Ultra大定已超過1萬台。這意味着這一車型已提前完成銷售目標,后續就要考驗它的交付能力。
小米汽車去年3月正式上市,交付速度一直被外界所關注。2月27日雷軍表示,小米汽車作為汽車產業的新人,在去年9個月的時間里,已銷售鎖單24.8萬輛,交付超過13.5萬輛。
而從業績來看,小米去年Q3財報顯示,當期智能電動汽車95億元的銷售收入環比增長超過50%,佔據了小米整體收入的一成多,毛利率達到17.1%,環比提升了1.7個百分點。盧偉冰在去年11月18日的Q3財報電話會議中還曾表示,由於小米汽車近期鎖單量較大,當前下單大約還會有20周左右的交付周期,但相較此前的25周左右有所縮短。
對於小米進入汽車產業,有資深手機業人士在跟本報記者交流時認為,手機市場已經成熟,增長比較困難,而在價值上,汽車是個十倍於手機的市場,電動化、智能化這些風口也是手機廠商所擅長的,「汽車不像手機市場集中度那麼高,小米汽車有性價比優勢,在汽車上的增長空間也是足夠的。」
通信專家馬繼華也在跟《華夏時報》記者交流時表示,小米的品牌高端化策略實施多年,性價比形象深入人心並不好改變,但是小米依然堅持不懈,目前在通過汽車高端化戰略帶動小米品牌高端化,取得一定成效。
資本市場走高
除了在產品上發力高端市場,小米在資本市場也持續走高。
2月28日,小米股價收於51.85港元,跌2.35%,總市值1.3萬億港元。以此粗略計算,小米股價相較去年最后一個交易日34.5港元的收盤價已經上漲50%。這個漲幅對登陸港股近7年的小米來説並不常見。而在2月27日,小米還出現58.7港元的52周最高股價,也是小米上市以來的股價最高點。
汽車此前被認為是小米股價的重要拉力。
2018年7月,小米以17港元發行價登陸港股。2021年3月,小米官宣要投入100億美元造車。在這之前,小米的造車計劃傳聞已久,小米股價也在2021年1月達到35.9港元的高點。而橫向對比來看,同爲科技企業,小米目前市盈率(TTM)接近60倍,同在港股的阿里巴巴市盈率(TTM)接近20倍,聯想集團這個數字只有近12倍。
但小米的股價並沒有隨着汽車發佈而一路上漲。去年8月,小米股價一度跌破六年前上市的發行價,但隨后小米股價開始上揚,並在去年12月突破30港元大關。
對於小米眼下在資本市場的增長走勢,馬繼華對本報記者表示,這源於小米手機銷量不錯,汽車創業相對順利,市場看好小米未來趨勢,此外雷軍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等重要場合亮相,也有利於其社會影響力提升,帶動小米品牌價值提升。不過他同時指出,小米的股價上漲也得益於大環境改善,科技股普遍價值迴歸。
據記者觀察,截至2月28日收盤,身處港股的幾大科技公司中,騰訊的股價自年初以來上漲近15%,2月25日其還出現了522港元的52周股價最高點;阿里股價自今年以來上漲了近55%,2月24日其也出現了140.9港元的52周股價最高點,此外,京東和美團的股價也分別上漲了18%和7%。
而在這波科技股普遍實現價值迴歸的大漲中,高端化還能為小米的股價增加多少動力?
金價大跳水,有金店克價3天跌了18元
李樂成任工信部黨組書記,金壯龍不再擔任
礦產協議簽署在即,美烏「各執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