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段永平:英偉達很難看懂的並不是短期的增長,而是長期的護城河

2025-03-01 18:43

編者按:美東時間2月26日盤后,英偉達發佈了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截至2025年1月26日)。

財報顯示,英偉達第四財季營收393.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8%,淨利潤為220.66億美元,同比增長72%。其中數據中心業務收入為355.8億美元,同比增長93.32%。

因此在2025財年,英偉達總共實現1304.97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114%;淨利潤達到728.80億美元,同比增長145%。

英偉達CEO黃仁勛表示,人工智能(AI)芯片Blackwell的需求驚人,已經大幅增產Blackwell AI芯片。

但從市場表現來看,美東時間2月26日英偉達收盤價為131.28美元/股,上漲3.67%,但盤后卻震盪微跌。

早在英偉達發佈年報之前,雪球上一篇名為《英偉達財報前瞻:除了數字和黃仁勛,什麼都不要聽》的文章就引起了諸多大V的討論。

剛懟完網友的段永平也來湊了熱鬧。

「英偉達很難看懂的並不是短期的增長,而是長期的護城河到底是什麼。10年后的英偉達肯定還在,但還是目前的市場地位嗎?」

得説,這句話有那麼些眼熟。

2024年4月,段永平就發表過類似觀點「以前沒看懂(英偉達),現在再看也還是沒懂,搞不清楚這家公司10年后會是更好還是不如現在」。

在段永平過往的觀點中「10年」是一個高頻詞,不管是看公司還是想生意,段永平總是會把視角拉的遠些,更遠些。

用10年、20年去做「思維實驗」,是他認為對投資最有幫助的事情。

在過去的十多年,段永平自稱也就看懂了兩家公司,蘋果和茅臺。

也因此,在2024年茅臺多次跌破「信仰」時,段永平挺身而出。今年開年以來,面對茅臺再次跌入1400元/股的區間時,段永平直接用倉位表示支持,「今天買了騰訊,也買了茅臺。」

彼時的騰訊也在面臨持續調整,段永平出手當日(2025年1月9日),騰訊股價企穩反彈,截至收盤收漲1.14%,報373.4港元/股。

交易時機把握精準,但也不是第一次「抄底」了。

段永平對騰訊的觀察由來已久,在雪球能討論騰訊最早能追溯到2011年12月,「我一直覺得騰訊是不錯的公司啊,就是不小心錯過了不錯的價錢。」

之后,騰訊股價持續上漲,所以段永平沒有去仔細思考「買入」的事情,直到2018年由於遊戲版號停發,騰訊股價大跌,段永平才表示自己有了一些投入,之后他堅定持有騰訊至今。

超7年時間觀察,持有超7年,如此段永平依然也沒有説自己「看懂」(段永平對「看懂」的定義:敢下重注),依然在跟蹤、感受,尤其是經歷了騰訊股價遭遇如此大回撤之后,這樣的堅持並不容易,這也難怪段永平會對這樣的言論表示強烈的不滿:

「雪球上大部分買騰訊的人,其實沒有投資能力。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説,因為沒有投資能力,所以只能買騰訊(或者説是隻敢買騰訊)」。

圖源:雪球

圖源:雪球

其實段永平的風格一直如此,直言直語,有些無所顧忌,也早就騰訊懟過網友「好像你比我更瞭解騰訊似的」,即使在一月的校園線下交流中,他也還是原來網上自由的自己。

去年四季度披露的美股信息顯示,2024年下半年段永平加了好多拼多多,蘋果持倉少了22%,對西方石油越跌越買。

但從段永平自述中,可以發現,他的操作有些並非主動。比如蘋果的減倉,大概率就是因為賣call時股價上漲,結果被要求交割股票。

我們整理了段永平近一年以來所有公開分享的內容,有關於英偉達、茅臺等公司的看法,也有談如何做投資、如何生活的,還有對騰訊、蘋果、拼多多的動作變化,可以結合財報來感受。Enjoy it~

01

關於英偉達

1,很久以前確實買過1萬股英偉達,但因為看不懂就又賣掉了,持有的時間不是很長,印象中賺的錢也不多。

2,科技公司非常難看懂,我看不懂,也沒時間看,就只能錯過了。

3,以前沒看懂(英偉達),現在再看也還是沒懂,搞不清楚這家公司10年后會是更好還是不如現在。

(段永平補充説明:我對英偉達感興趣。英偉達確實厲害的,而且目前似乎看不到誰能對英偉達有威脅。

目前我沒能明白的是:他們的這種壟斷到底能持續多久?對英偉達芯片的需求到底能持續多久?如果整不明白就很難下重手。下不了重手説啥都沒啥意義。)

4,科技公司很難看懂的原因是他們的產品不是消費品,我沒辦法直接感受他們的產品。英偉達是一個,微軟也是一個……

我在打golf的過程當中錯失了不少這類公司了,我在乎嗎?我一個滿倉主義者,其實我啥都沒錯過,對吧?

5,英偉達很難看懂的並不是短期的增長,而是長期的護城河到底是什麼。10年后的英偉達肯定還在,但還是目前的市場地位嗎?

6,我知道目前英偉達的護城河是CUDA,也知道CUDA的生態有點像蘋果。我也早就看到黃(仁勛)説目前別的芯片白給都比英偉達提供的方案貴,也看到黃(仁勛)説的10年后算力會是百萬倍的增長。

但10年后就不能有別的替代方案嗎?

特別説明一下,我在這里不是表示質疑英偉達,而是表示對英偉達有興趣,想努力看看能不能看懂英偉達到底是不是可以成為我的投資標的。

我其實跟很多業內人士聊過,甚至當面還聽蘇姐説過幾句,但到目前為止依然一頭霧水。看不懂10年真的很難下手。

7,我説的是我看不懂。未來算力的需求肯定是會繼續增長的,算力的供應包括DS這種效率提高也大概率是會繼續增長的。

英偉達目前的毛利率巨高,因為各大廠都不敢不買算力。同時,各有錢的大廠肯定是不心甘一直這麼高的價錢去買算力的。

這麼多有錢的企業搞個三五年難道還不能搞出點名堂來?總感覺英偉達的MOAT不是那麼牢不可破,但這確實不是我能力圈內的東西。

8,我對老黃沒有任何負面的印象,覺得這是一個很真誠的人,似乎渾身充滿了能量。

可惜他中文似乎説得不多,當時的場合也是英文為主,所以我們的交流不是很多。不然當時買他1%就好了,哈哈。(此地註明一下:這是幽默)

02

關於茅臺

9,茅臺股價再掉一段時間我也不意外的。還是那句老話,10年后回頭看這個價錢,很可能像現在看10年前的價錢。(2024年6月17日)

10,從十年或更長的時間跨度而言,有什麼比茅臺更好的嗎?

11,每個人機會成本不一樣,合不合適需要自己決定。我覺得目前這個價格買入茅臺,十年二十年后回頭看應該至少不會輸給通脹,大概率會贏大盤,但不意味着這是對你最合適的投資。(2024年8月8日,注:當天茅臺收盤價:1408.66元/股)

12,我覺得如果經濟下滑,短期會有點影響,但過些年年份酒的利潤會更好哈。

13,我覺得我會用金條換茅臺,至少20年后回頭來看,茅臺應該比黃金好不少!(2024年9月13日)

14,沒有賣茅臺的想法,也沒有心理價位,至少目前沒有。(2024年9月29日)

15,買好公司拿着比啥都強,其次是買債券,然后是存銀行。我覺得10年20年后看買茅臺比存銀行大概率會好。

(追評:大道沒建議過任何人買茅臺,這不意味着茅臺不會跌,也不意味着茅臺會比別的股票漲得快。)

03

關於騰訊、蘋果

16,我沒覺得蘋果就貴得不行,我只是覺得蘋果不再那麼便宜了而已。我賣點Option,感覺也還不錯,騰訊有機會我也買。

但美股騰訊沒Option,而且也不是便宜得不行那種,目前還沒到我想賣掉蘋果來換的地步。(2024年8月9日)

17,陸陸續續會有很多蘋果的put要過期了,總不能真的只拿着短期國債吧?美股天天這麼漲,已經快不知道能干點啥了,想到一個可以賣點put的地方還是有點興奮的。

騰訊確實是個不錯的賣put的標的(不怕跌,不是不會跌的意思)。由於某些原因,大股東大概率會慢慢減持(這個只有過去的歷史以及對未來的推測),股價大概不會一下子跑上去的(這個結論屬於猜測)。

我幫人管錢的目標其實就是能夠打敗通脹,賣點騰訊的put大概率可以做到這點。(2024年8月20日)

18,騰訊不便宜,房子可能更貴。(2024年8月27日)

19,原來已經計劃狠狠買些拼多多和騰訊的,但覺得市場很悲觀,應該會低迷一段時間,我可以靠多賣點put來降低買入的成本,結果……

我總是説,任何的考慮市場都很可能是錯的,現在就是個具體的例子。(2024年10月1日)

20,騰訊早晚會再上6000億(美金)的。(2024年10月18日)

(注:截至2月26日收盤,據Choice數據顯示,騰訊市值5923億美金)

21,老巴是對的!(注:巴菲特談期權:如果你想買或賣股票,你應該直接買賣股票)

但這不意味着我的辦法對我不對。賣put可能會少賺錢,但至少買入成本是低一些的。

反正我每天賣1000個騰訊put會繼續,比直接買股票要容易下手很多。(2024年10月26日)

(2024年8月20日段永平發文:爭取每天賣1000個puts,put進來就計劃賣個call啥的。終極目標是put到1%的騰訊!爭取三到五年折騰到這個目標,但不強求。)

順便説下,我的大部分蘋果就是通過賣put買回來的,雖然沒老巴買的多,但比重可比老巴要高哈。

22,目前價位下,買蘋果真有點下不去手,但賣騰訊的put似乎心里還是踏實的。(2024年10月26日)

23,我沒主動賣過蘋果!!(2024年12月3日)

(10月26日段永平提到:有段時間有閒錢買了蘋果同時賣了call,前段時間被call走了一部分。聯繫前文,推測段永平通過賣put被動買股票。通過賣call被動賣股票)

24, 今天買了騰訊,也買了茅臺。(2025年1月9日)

04

關於拼多多

25,三年前我投拼多多時就不知道最終他們能不能賺錢,現在看了一下數據后依然還是不知道,但顯然他們的影響力已經大了非常非常多了。

我現在覺得他們能做出來的機會比三年前大了許多。(2018年9月1日)

26,我投拼多多確實是因為喜歡黃崢。(2019年5月28日)

(注:2015年1月初,段永平在回母校的交流中,再談起黃崢,依然是不住的讚美。)

27,看懂拼多多商業模式不容易,我目前也沒懂。(2020年4月16日)

28,我覺得拼多多賺到100億-200億人民幣應該是有機會的,但未來到底會怎麼樣我看不懂。電商不是一個容易看懂的行業,很難知道10年后誰會是最后的贏家。(2022年3月24日)

29,我搞不懂拼多多可能有點像巴菲特搞不懂微軟一樣。(2023年11月30日)

30,我瞭解的公司很少,在我比較瞭解的公司里(年利潤10億美金以上的),我覺得未來十年總利潤比過去10年總利潤高的公司可能有蘋果,茅臺,Brk,微軟,谷歌。

拼多多應該算一個,但那是因為拼多多過去10年還沒怎麼賺到錢。麥當勞可口可樂這類公司打敗通脹的概率應該很大,所以也應該算。(2024年1月29日)

31,(拼多多)開始賣點put。雖然對PDD的商業模式還不是完全懂,但這些年看來看去還是覺得蠻有意思的。(2024年8月27日)

32,拼多多還是一家初創公司,未來變數還很多。騰訊相比之下要更成熟。(2024年10月28日)

05

關於投資

33,如果不懂,作業是抄不了的。如果懂了,不需要抄。投資非常簡單,就是買生意。搞懂投資唯一的辦法就是搞懂生意。

當然,對搞不懂生意的人們理財是另外一個辦法,比如買S&P500指數或者QQQ這類指數。

買基金其實比買公司還難,因為看懂一個公司比看懂某個人要容易很多,而且基金還要收費。

34,三年的(淨利潤預測)估計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但保守估計一下10年、20年的淨利潤,再和自己的機會成本對比一下,其實就很容易判斷這筆投資是不是合適於自己了。

假設一家公司未來20年的複合增長率是1%,目前利潤是100億,市值1000億,你願意投嗎(可能也比存銀行好,但你的錢可能會有更好的去處)?

如果20年的複合增長的數據變為:-1%,3%,5%,10%,15%(大家可以假設任何比例去得出不同結論的),目前年利潤80億,市值2000億,你願意投嗎?

所謂「願意投」就是20年后看回來,你把錢放在你能放的最合算的地方了。

「最簡單的對比機會成本」其實就是銀行利息和國債利息的最高值。

如果無法大致判斷一個企業未來10年、20年的基本利潤,其實作為一個投資人就不該碰這個公司,但投機是可以的。這里基本利潤指的是至少能賺多少錢。

如果能判斷出來一家公司未來至少能賺多少錢后,其實就是個小學算術題了。

35,20年的角度可以抹平一些(不是全部)不確定因素,提高投資的確定性。投資有風險指的是那些一直存在的不確定因素,所以拉長時間看會容易看很多。

36,投資一定要用閒錢,不然大概率是難受的。

閒錢指的是三五年以上不需要用的錢。「哪怕虧光了」是賭徒的想法。虧錢是會影響生活的,至少會影響心情,對絕大多數人而言。

37,不考慮市場但是要衡量買入價格,不然就變成追高了。投資是需要回報的,需要一直考慮機會成本。持有=買入就是這個意思。

38,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我管的錢一定要戰勝通脹,不然我就虧錢了。

所以,首先要找自己看得懂的好公司

好公司一般都有點貴,直接買老是覺得有點下不了手,但賣個put,就算最后買不到股票,年化十幾個百分點的收入也還是可以的嘛。

這里並沒有一個所謂的賣Option的策略,最重要的還是也只能是找到好公司。

我並不追求所謂的「最好的」投資策略,我也不可能每天去辦公室上班(我確實有個辦公室,到目前為止只去看過一次)。

不客氣滴説,如果我全天候做投資,我的回報肯定可以高一些,但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目前這個辦法其實還是蠻有效的,一個人可以管人家兩三百號人管的錢,而且好像過去20年表現都還不錯哈(但並不總是能贏S&P500),絕大部分時間里我都是滿倉或者實質性滿倉的。

39,商業模式好的企業股價最終會上來,這是我的常識,但同意的人可能連10%都不到,不然不會那麼多人在投資上賺不到錢的。

40,這世界上沒人不想賺快錢的,知其不可為非常重要。

41,當你覺得焦慮的時候就説明你沒搞懂你買的生意,那你就該離場了。買了不懂的生意是很容易焦慮的,也很難拿住。

42,拿着好公司比爬山要簡單甚至容易很多,如果你能確定拿着的是「好公司」的話。如果你不知道拿着的是不是好公司,那你堅持什麼?

爬山這種事情對很多人是需要堅持的,拿着好公司的時候為什麼會有要堅持的感覺?是因為你不喜歡嗎?

06

關於生活

43,提問:在財富達到哪個級別的時候是你最開心的階段呢?

記得當年拿到高考分數的時候好像是非常開心的,后來也有過很多開心的時刻,但和賺多少錢似乎都沒太大關係。

很多年前我就大概猜到我會賺很多錢的,所以賺多少錢我都不會太意外,也沒啥驚喜,就像蘋果漲了一樣。

44,你要想生活更刺激一點的話,就多用點槓桿啥的。你能得到的好處很有限,但一旦得到,那你將受益終身,那個好處一般叫做「教訓」。

45,需要「定力」的東西一般來説不會是啥讓人開心的東西,甚至可能是讓人睡不好覺的東西。

46,儘量過好這一生的意思對我而言就是:儘量避開不喜歡的人和事,儘量去干自己喜歡的事情,結果應該會開心的概率比平均大一些。

47,我幫人管錢二十多年,沒有一個虧錢的賬號。計劃三年內結束所有幫個人管錢的賬號。

07

關於其他

48,梁文鋒以及他的團隊顯然是一羣有「利潤之上」的追求的人們。

49,我們可能是2010年或者2011年買的神華,塑化劑事件中賣掉了所有的神華換了茅臺。前幾年(大概三四年前?)又買了些神華。A股目前基本上都是茅臺,加一丁丁點神華。

50,我買點神華是覺得張堯説得有道理。我買西方石油是因為跟着巴菲特。其實這兩個公司我都沒辦法搞透,所以也下不了重注。

附:段永平問Perplexity AI對英偉達、黃仁勛、AI的相關回復:

(注:黃仁勛有次接受雜誌採訪時表示,他幾乎每天都會使用Perplexity AI和Chat GPT進行研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