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硅基負極龍頭」貝特瑞業績縮水 董事長違規炒股

2025-03-01 03:51

轉自: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硅基負極龍頭」貝特瑞(835185.BJ)正經歷「量增利減」的行業周期考驗。

2月24日,貝特瑞宣佈其旗下全資子公司貝特瑞(四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特瑞四川」)獲得億緯鋰能(300014.SZ)1億元注資。同時,貝特瑞在硅基負極領域率先投產5000噸/年的產能。但業績快報顯示,貝特瑞2024年淨利潤降至9.06億元,同比下降45.23%。

談及公司的業績變化,貝特瑞內部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2024年產能競爭確實加劇,但公司負極材料銷量保持持續增長,綜合毛利率及負極材料毛利率同比均有所提升。儘管如此,行業整體仍處於震盪波動的趨勢中,公司對當前市場無法給出準確預期,但仍將緊跟市場方向和趨勢,保持整體穩定狀態。

淨利潤下降45.23%

天眼查信息顯示,上述注資完成工商變更后,貝特瑞四川的註冊資本由5億元增至6億元,億緯鋰能以1億元增資獲得其16.67%股權,貝特瑞持股比例調整為83.33%。

在子公司獲得行業內企業投資的同時,貝特瑞2024年的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2月27日,貝特瑞發佈業績快報,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42.37億元,同比下降43.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06億元,同比下降45.23%。

貝特瑞具備負極材料產能57.5萬噸/年,正極材料產能6.3萬噸/年,在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處於頭部位置。

對於2024年業績波動的原因,貝特瑞方面提到,2024年行業競爭加劇、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材料企業盈利空間階段性承壓。公司負極材料受價格下降壓力,正極材料受終端市場影響銷量大幅下降。同時,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同比大幅增加,進一步影響了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2024年,我國鋰電新能源行業進入調整期,投資擴產項目大幅減少。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不完全統計,該年度中國鋰電池及主要材料、鈉電池及正負極材料、固態電池共規劃投資約4960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鋰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銅箔項目共規劃投資1360億元。

面對行業調整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貝特瑞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負極材料銷量保持持續增長,同時公司大力推進降本增效及精益管理,實現負極產品單位成本的下降,公司綜合毛利率及負極材料毛利率同比均有提升。

該人士還指出,行業整體處於震盪波動的趨勢中,公司對當前市場無法給出準確的預期,但將緊跟市場方向和趨勢走。從整體來看,公司仍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之中。

「押注」硅基負極

GGII統計數據顯示,在鋰電池產業鏈中,負極材料規劃投資金額降幅最小,為37%。其主要原因是46系列大圓柱電池、半固態電池等新產品帶動快充負極材料、硅基負極材料等產品需求增長。

貝特瑞董事長賀雪琴曾表示,在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產業對電池能量密度需求不斷攀升的背景下,硅基負極材料作為新一代高性能負極材料的代表,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需求。貝特瑞作為行業率先實現硅基負極批量出貨的企業,憑藉其在硅碳、硅氧和新型氣相硅三條路線的技術積累,正引領着市場的新一輪變革。

記者瞭解到,目前貝特瑞硅基負極材料的有效產能已達到5000噸/年。

貝特瑞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的硅基負極覆蓋硅碳、硅氧和新型氣相硅三條路線。目前,公司在新型氣相沉積法硅碳產品領域已獲得全球多家主流動力客户的認可,預計2025年實現批量供應。「儘管硅基負極的發展趨勢有不同的分析判斷,但最終還要看市場的選擇。對於公司現在硅基負極方面的產品,客户還是比較滿意的。」該人士説。

當前,硅基負極主要應用在3C電池領域以及對高能比有需求的動力電池領域,在鋰電池產品線中的應用相對較少。然而,在2025年開年,市場對快充有着更高需求度,使得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需求增加,進而帶動磷酸鐵鋰在新增裝車佔比達到80%。短期內,硅基負極材料的市場需求量能否如預期般實現增長?對此,貝特瑞方面人士表示,這仍然需經歷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值得注意的是,硅基負極的技術路線仍然存在差異,其中納米硅碳路線通過硅粉納米化與碳複合實現,成本相對較低,而多孔硅碳路線則採用硅烷沉積技術,通過直接將硅烷沉積到多孔碳中,生成納米硅並進行碳包覆,技術難度更大,但其在性能方面具備優勢。

2024年年底,包括深圳索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矽立科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企業圍繞不同的技術路線擴增硅基負極材料項目,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面對硅基負極的市場增量前景,貝特瑞內部人士表示,目前來看,硅基負極在包括固態電池的負極材料選擇上也具備匹配性。公司已投產5000噸硅基負極產能。2025年根據市場的需求逐步將此前投入建設的產能陸續投產。

同時,在海外市場方面,記者注意到,貝特瑞公告稱,其通過全資子公司貝特瑞地中海負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摩洛哥投資建設年產 6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該項目預計總投資額不超過 26.18億元,建設期約2年。

貝特瑞方面表示,摩洛哥項目若順利建成並全部達產,將形成新增年產6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產能,有助於增強公司負極材料業務的市場競爭力,更好服務公司海外客户,預計對公司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積極影響。

對於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發展預期,貝特瑞方面提到,2025年將聚焦在將2024年新增的產能進行落地。面對海外市場及項目所在地的政策變化較快的情況,公司策略保持穩健。目前,印度尼西亞一期8萬噸、二期8萬噸,以及摩洛哥6萬噸負極材料產能和5萬噸的正極材料產能正在推進。海外項目在當地的政策情況是關鍵因素之一。從市場反饋來看,擁有海外產能的企業更受客户青睞,這對公司的業務發展起到了正向推動作用。

董事長違規炒股被罰

在貝特瑞應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之際,公司董事長賀雪琴卻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處罰。

2025年1月,貝特瑞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董事長賀雪琴告知,其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24〕160 號)。該決定書指出,因賀雪琴內幕交易「龍蟠科技」及與羅某某共同內幕交易「龍蟠科技」的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相關規定,構成內幕交易行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對其給予行政處罰。

記者注意到,賀雪琴畢業於北京大學,1992年9月在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子研究所擔任工程師;2005年3月至今長期擔任貝特瑞董事長。

貝特瑞在2024年6月披露的信息顯示,賀雪琴於2021年7月9日至8月10日使用個人證券賬户買入「龍蟠科技」股份,並於2021年10月25日全部賣出,獲利45.30萬元。

此外,賀雪琴與羅某某系夫妻關係,兩人在 2021年7月16日至8月23日使用「羅某某」證券賬户買入「龍蟠科技」股份,於2021年10月22日、25日連續2個交易日全部賣出,獲利606.92萬元。

根據貝特瑞披露的公告,證監會依法沒收了賀雪琴違法所得45.30萬元,並處以135.89萬元罰款。對賀雪琴、羅某某的共同違法行為,證監會沒收了違法所得606.92萬元(其中由賀雪琴承擔303.46萬元、羅某某承擔303.46萬元),並處以1820.75萬元的罰款(其中由賀雪琴承擔910.375萬元、羅某某承擔910.375萬元)。

談及此次事件對公司的影響,貝特瑞方面表示,本次行政處罰的被處罰主體並非本公司,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此次行政處罰不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