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吉利德的中年困境:抱住CAR-T的浮木

2025-02-28 18:48

吳妮 | 撰文

又一 | 編輯

回憶年輕時候的吉利德,靠着「莽撞」又大膽的收購,成為改寫人類抗病毒史的顛覆者。當時的吉利德不會想到,后來追趕腫瘤免疫的路程會如此漫長。

2017年收購CAR-T巨頭公司Kite是吉利德正式進入腫瘤治療領域的標誌。7年過去,吉利德在ADC、單抗、雙抗、CAR - T等技術路線均有涉足,但2024年腫瘤板塊營收32.89億美元,佔總營收僅為11%,與抗病毒板塊,特別是佔總營收近7成的艾滋病業務相距甚遠。

腫瘤板塊剛發展起來,三款主要產品已經顯出疲態。2024年,CAR-T細胞療法Yescarta收入15.70億美元(+5%),另一個CD19 CAR-T療法Tecartus收入4.03億美元(+9%)。

BMS的CD19 CAR-T療法Breyanzi比Tecartus晚一年上市,2024年銷量翻倍增長至7.47億美元(+105%)。

吉利德的TROP2 ADC Trodelvy2024年銷售額達13.15億美元,同比增長24%。乳腺癌治療領域的另一款ADC藥物,阿斯利康的Enhertu2024年銷售額增長58%至19.82億美元。

吉利德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中年危機」——傳統業務增長見頂、新興領域突圍艱難、投資與回報失衡。2024年,吉利德全年營收為287.54億美元,同比增長6.04%,但是全年歸母淨利潤僅為4.80億美元,同比下降91.45%。

困境逼迫着吉利德反思過去幾年在收併購領域的「賭徒」行為。

靠收併購和license in是所有MNC尋找下一個主要收入來源的辦法。但是在投入數百億美金卻沒有得到理想回報后,吉利德決定不再輕易進行「天價收購」。吉利德首席執行官 Daniel O'Day在高盛第 45 屆全球醫療保健年會上表示,「我們將每隔幾年進行一次較小的交易——平均為幾十億左右,但你不太可能看到我們在短期內參與任何大規模的交易。」

在拓展新領域之前,吉利德優勢明顯的依然是HIV和CAR-T領域,這也是吉利德佈局的重點。

首先是一年兩次的長效HIV療法好事將近,目前FDA已接受lenacapavir用於HIV暴露前預防(PrEP)的新葯申請(NDA),PDUFA預定審批日期為2025年6月19日。在CAR-T領域,吉利德已經獲得細胞療法公司Arcellx自體BCMA CAR-T(anito-cel)的共同開發和商業化權益,對Arcellx另外一個通用BCMA CAR-T項目 ACLX-001行使了開發權益。

這兩塊浮木,能夠支撐吉利德,甚至帶領吉利德翻盤嗎?

-01-

抱着CAR-T的浮木

吉利德2024年傳統業務收入難得的穩住了。唯一的百億大單品HIV藥物Biktarvy年銷量達134.23億美元,同比增長14%,佔公司總營收的46.6%。雖然Biktarvy專利即將在2033年到期,另一個強敵GSK長效注射劑Cabenuva(約12.98億美元)在分流市場,好在吉利德也在尋找長效注射劑等替代技術。

丙肝藥物Sofosbuvir/Velpatasvir2024年全年收入為15.96億美元,也小有增長(+4%),但丙類藥物市場因治癒率高導致需求萎縮,已經是強弩之末。新冠藥物Veklury在疫情之后更是一落千丈。

多年來,吉利德用抗病毒業務的盈利給腫瘤「輸血」。隨着傳統業務的式微,吉利德追趕腫瘤領域的迫切性越來越高。在吉利德試水過的多個領域中,CAR-T儼然是目前最拿得出手的招牌。

2024年,CAR-T細胞療法Yescarta和Tecartus合計貢獻19.73億美元,佔吉利德腫瘤業務近60%。

即使目前的營收跟當初收購Kite花費的119億美元相去甚遠,即使高成本擠壓了利潤率,吉利德也要繼續抱住CAR-T這塊浮木。

但這不容易。2023年11月,吉利德對細胞治療部門進行了約7%的裁員,Kite的首席執行官和研發主管相繼辭職。此外,Kite旗下一家位於Philadelphia(費城)的工廠即將被關停。裁員、關廠的動作再一次説明目前的CAR-T管線增長乏力。

吉利德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準備補充新一代CAR-T管線。

Yescarta已經是CD19靶點最暢銷CAR-T,而且CD19的賽道十分擁擠。吉利德把目光轉移到放在BCMA靶點上。目前,強生和傳奇生物的CARVYKTI勢頭不錯,2024年銷售額(9.63 億美元)已超過了之前在這個領域的「大哥」BMS的Abecma。

吉利德曾在2022年與主攻BCMA CAR-T的biotech Arcellx達成合作,2023年11月,吉利德追加2.85億美元,擴大與Arcellx的合作,獲得了后者自體BCMA CAR-T(anito-cel)共同開發和商業化權益,對Arcellx另外一個通用BCMA CAR-T項目 ACLX-001行使了開發權益。

anito-cel的相關3期臨牀研究iMMagine-3已於2024年下半年啟動,並已完成首例患者給藥‌。目前來看,anito-cel有可能靠安全性和強生/傳奇的Carvytki競爭,根據最新在2024年ASH上發佈的臨牀數據,未觀察到某些迟發性神經毒性的案例。

-02-

大力不一定出奇蹟

在收購Kite以前,吉利德是一個聚焦抗病毒的公司。在其他藥企為免疫療法而興奮的時候,吉利德的丙肝業務正處於巔峰期。后來丙肝患者因高治癒率快速減少,市場需求萎縮,吉利德丙肝藥物銷售額收入暴跌。而其他藥企已經有了成熟的腫瘤管線,吉利德錯過了免疫療法的黃金時期,陷入找不到下一大收入來源的焦慮。

2017年,吉利德以119億美元收購CAR-T巨頭公司Kite Pharma,獲得了CAR-T細胞療法Yescarta及其管線。雖然耗資巨大,但是對錯過免疫療法黃金時期的吉利德來説,是不可錯過的補救方式。

在收購Kite之后,吉利德經歷了一次高管團隊的換血,執行主席John Martin博士,CSO Norbert Bischofberger博士,CEO John Milligan博士,CMO Andrew Cheng博士相繼離職。這批帶領吉利德走向抗病毒巔峰的人物在免疫治療時代不再受擁護。

但是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又豈是一人之力可以做到,新CEO Daniel O'Day上任后,失誤也沒有避免。

2019年,吉利德與Galapagos達成了一項價值51億美元的十年創新研發協議,后來這項合作因多個管線研發不利而破裂。吉利德於2020年3月收購的CD47單抗Magrolimab因安全性問題終止研發,49億美元的投資打水漂。被寄予厚望的兩個TIGIT單抗Domvanalimab聯用PD-(L)1治療NSCLC的臨牀也以失敗告終。

吉利德深度參與了尋找「下一個PD-1」的歷險,結果用自身的慘烈失敗證明,PD-1確實百年難遇。

在CAR-T之外還有點成績的是以210億美元收購Immunomedics獲得的治療三陰乳腺癌的抗體偶聯藥物Trodelvy。這是O’Day任期內的又一重大收購,但從一開始就不被看好。

Evercore ISI集團的股票分析師Umer Raffat在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説,有傳言稱,其他競購Immunomedics的出價遠低於210億美元。Immunomedics發佈的數據顯示,當患者已經接受某些常見乳腺癌藥物的治療時,Trodelvy的療效會降低,「這讓投資者質疑吉利德是否進行了盡職調查」。此外,當吉利德對Trodelvy表示擔憂時,阿斯利康及其合作伙伴第一三共似乎對競爭性的乳腺癌藥物Enhertu感到欣喜若狂。

結果不出所料,雖然ADC藥物Trodelvy獲批三陰性乳腺癌(TNBC)和HR+/HER2-乳腺癌適應症,但面臨強敵Enhertu(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激烈競爭。不僅如此,隨着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等適應症臨牀試驗的失敗,吉利德科學公司對Trodelvy的賬面價值從2023年底的59億美元降至35億美元——當時收購花費的210億美元很難收回了。

2017-2023年間,吉利德共投入超400億美元收購,鉅額的投資也換不來研發的確定性。對醫藥研發來説,進軍一個新的領域需要數年的投資和等待,一次又一次地撞到頭破血流才能打開新的大門。像默克這樣通過一次收購獲得「藥王」K藥只能是偶然。

-03-

豪賭收斂

1997年,吉利德爲了從CRO轉型為創新葯企,在總資產只有3.52億美元的情況下,以小博大,出價5.5億美元收購NeXstar。這是吉利德最冒險的一次,巨大的回報讓吉利德產生對收購的自信。

類似的豪賭出現在每一次轉型節點,包括2003年收購Triangle、2011年收購Pharmasset都付出相當大的賭注。吉利德的發展歷史中,有明顯的賭性,一百多億的收併購在吉利德看來已經不算什麼冒險。

但隨着失手越來越多,所有的MNC出手都不似以前闊綽,從「鯨吞式併購」開始理性收縮。吉利德這位莽撞的少年經歷失敗后,也沉穩了下來。

吉利德首席執行官 Daniel O'Day 在高盛第 45 屆全球醫療保健年會上表示,「我們將每隔幾年進行一次較小的交易——平均為幾十億左右。」例如以 43 億美元收購 CymaBay Therapeutics,而不是花費數百億美元的大宗收購。

不僅如此,吉利德也越來越注重技術平臺。單一資產容易因臨牀失敗或市場競爭失利而「暴雷」,而技術平臺可支持多管線開發,但也更考驗吉利德的自研能力。

2023年初,吉利德從EVOQ Therapeutics引進NanoDisc技術,用來開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關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創新療法。2023年吉利德花費5.5億美元收購Tmunity,將其細胞療法「armored」 CAR-T技術平臺收入囊中,該平臺聚焦下一代CAR-T細胞療法,特別是在實體瘤領域。2024年底,吉利德與BMC曾經合作過的ADC研發公司Tubulis達成協議,吉利德將獲得Tubulis專有的Tubutecan和Alco5平臺使用權。

吉利德對現實的另一個妥協是,轉攻為守,加固在HIV和CAR-T領域的護城河。在闖入新賽道之前,守住傳統優勢領域總是沒錯的。如果能實現HIV功能性治癒突破,CAR-T實體瘤適應症落地或者成本降低,對吉利德來説也是一個命運轉折點。

吉利德用400億美元換來了ADC和CAR-T的第一波紅利,卻沒想到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製藥市場,這波紅利吃不了太久。吉利德需要用更長線的思維構建自己的管線,靠一次收購改變未來的概率已經越來越小。

......

歡迎添加作者交流:

吳妮:nora4409

內容合作:17610790527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