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28 18:33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去年上半年營收超24億淨利超5億。
作者丨王非
長跑4年多,這家公司距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2月27日,證監會正式批准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影石Insta360,下稱影石)科創板IPO的註冊申請,該公司也成為2025年科創板第一家註冊通過企業。
自2020年10月遞交招股書至今,影石雖已歷經4次財務資料過期,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12月31日,足見其上市坎坷。
終於在2025年正月的最后一天,影石科創板IPO正式獲批。這也意味着,創始人劉靖康及公司「2000個90后」,即將迎來敲鍾時刻,站在背后的IDG、啟明創投、迅雷等投資方,也將迎來收穫期。
此次科創板IPO,影石計劃募資4.64億元,將投入智能影像設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深圳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中山90后帶隊,獲IDG啟明等早早下注
1991年7月,劉靖康出生於廣東省中山市,隨后於南京大學取得軟件工程學士學位。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根據視頻中幾秒的聲音,破解360董事長周鴻禕的手機號,而小有名氣。
大學期間,劉靖康就已具備在圖形圖像方面的專業技術能力及創業經驗,負責並主導了直播軟件解決方案項目,獲得了投資機構的關注和認可。基於此,2014年5月,他帶領的管理團隊得到IDG等投資機構的投資意向。其中,IDG於2014年6月給予影石100萬美元天使投資,並於2015年3月聯手啟明創投共同給予800萬美元A輪投資。
2015年7月,影石管理團隊通過北京嵐鋒在深圳設立深圳嵐鋒(公司前身)作為境內運營實體,用於開展全景相機業務。2016年,該公司推出的首款消費級VR相機Nano,以70g的重量重新定義行業標準,更是被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譽為「了不起的產品」,外媒評價其開創了「人人都是VR攝影師」的時代。
彼時,伴隨VR行業的興起,影石也在IDG、啟明創投后,獲得了迅雷的青睞。在2016年4月官宣的書億元B輪融資中,由迅雷領投,老股東啟明創投、IDG跟投,峰瑞資本參與投資。
談及該輪融資,劉靖康表示,領投方迅雷掌握的視頻編解碼、星域CDN、雲計算等技術優勢將在VR視頻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可與公司掌握的全景視頻採集、渲染等技術優勢形成互補,共同推動VR內容製作的進步,給消費者帶來極致的VR體驗。
此后,影石陸續獲得蘇寧戰略投資,中信證券、金石資本、招商局伊敦基金、招商局中國基金、基石資本等機構的數千萬美元D輪投資(2020年4月)。這也是該公司於2020年2月完成股改至今的最新一輪融資。此后,影石便於2020年開啟了「上市長跑」。
上市進程顯示,2020年7月,影石接受中信證券輔導,擬A股掛牌上市,當年10月獲受理,11月遭問詢。雖然2021年7月首次上會遭「暫緩審議」,但9月9日便再迎問詢,於9月16日順利過會,並於2022年1月提交註冊。這一程,還算得上順風順水。
波折,早已悄然發生。因股東陳斌(前深交所離職人員)的持股信息披露問題,影石遭證監會多次問詢並被要求説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其IPO進程就此「中斷」始終沒有下文。這種情形一度引發影石創始人劉靖康,於2024年兩度在朋友圈「訴苦」。
2024年8月,劉靖康在朋友圈發表長文,就公司IPO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表態,引發了市場關注。他表示自2022年現場覈查后未收到IPO的批文,此期間未收到監管勸退,自己不求批文,僅求公道定性,「別讓真正想通過科技讓全世界認識到中國智造和科技崛起的2000個90后傷了心。」
不久后,劉靖康再次針對此事在朋友圈發文,並再次強調,「不求批文,只是想客觀澄清。公司會跟監管積極溝通變更或撤回IPO計劃。」
如今,伴隨科創板IPO獲批,影石這家創立近10年的公司,有望年內完成上市。跟隨劉靖康的「2000個90后」,也將見證敲鍾這一里程碑時刻。站在影石背后的投資方,自然也能迎來收穫期。
招股書顯示,影石實際控制人劉靖康可支配公司34.0043%的表決權,間接持有公司29.8891%的股份,實際控制人配偶、一致行動人潘瑤間 接持有公司0.00022%的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劉靖康及其一致行動人潘瑤合計間接持有公司29.8893%的股份。
此外,早期投資方IDG旗下EARN ACE持股13.3239%,啟明創投持股9.4001%,迅雷持股8.7327%。IPO后,前述三方持股比例分別為11.9616%、8.4390%、7.8398%。
去年上半年營收超24億淨利超5億,正遭GoPro起訴
自成立以來,影石一直專注於全景相機、運動相機等智能影像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以全景技術為基點的全球知名智能影像設備提供商,發展形成了由全景技術、防抖技術、AI影像處理技術、計算攝影技術等為核心的技術體系。
影石推出的智能影像設備產品與各行業加速融合,覆蓋全景新聞直播、國防軍事、政法警務、全景街景地圖、VR看房、 全景視頻會議等領域,通過滿足多場景應用為行業賦能。
目前,影石主要產品類型包括消費級智能影像設備、專業級智能影像設備、配件及其他產品等,陸續推出了Nano系列、ONE系列等消費級智能影像設備主要產品,以及Pro系列、TITAN系列等專業級智能影像設備主要產品,並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相結合的方式銷往全球各地。
線下方面,影石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包括Apple Store零售店、佳能金牌店等知名渠道在內的銷售網絡。自2018年入駐全球Apple Store以來,影石已上線11款產品,成為唯一入駐Apple Store的全景相機和運動相機品牌。2023年10月,該公司還在深圳,開設了華南首家直營店。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影石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3.28億、20.41億、36.36億、24.28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達65.46%;淨利分別約為2.66億、4.07億、8.3億、5.18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約為2.52億、3.81億、7.91億、4.92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0.41%、51.49%、55.95%、53.44%。
報告期內,影石主營業務收入中70%以上來自境外銷售,主要系美國、日本和歐洲等消費能力較強的發達國家和地區。公司來自境外銷售的收入分別約為9.34億、15.96億、29億、18.42億,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 71.17%、79.43%、80.83%、76.52%。
2024年1-9月,影石營業收入約為39.5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48.16%;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約為8.42億、8.05億元。
影石在招股書中提到,2024年度,預計可實現營業收入50.45億-61.67億元,較去年同期變動約38.74%~69.59%;預計實現淨利潤9.33億-13.26億元,較去年同期變動約12.47%~59.84%;扣非淨利潤為8.82億-12.65億元,較去年同期變動約11.60%~60.07%。
高速增長的業績,自然離不開大額的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影石的研發費用分別約為1.50億、2.56億、4.48億、2.80億元,累計研發投入約11.34億元,佔報告期內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12.02%。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研發、技術人員共計1031人,佔公司員工總數比例為55.94%,公司擁有國內外授權專利800項,其中發明專利155項,實用新型328項,外觀設計317項。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Frost & Sullivan的數據,2023年全球消費級全景相機市場份額前三位分別為影石、日本理光、GoPro,市場佔有率分別為 67.2%、12.4%、9.2%。在運動相機領域,影石則僅次於GoPro並領先於大疆,位列第二。
2024年上半年,影石的營收超越美國老牌廠商GoPro。或許是由於感受到了壓力,后者選擇對影石發起了訴訟。
招股書顯示,「涉美337調查及相關訴訟的風險」,在影石風險提示中,被列在第一項:2024年3月,GoPro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337調查申請,后者於當年5月正式啟動調查。
截至本招股説明書籤署日,337調查事項仍在進行中,加州中區法院訴訟案件處於中止審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