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所有產品任職回報均為負,大成基金「新鋭醫藥投資黑馬」引質疑

2025-02-28 07:02

鄒建旗下產品業績表現

鄒建旗下產品業績表現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玫 陳鋒 北京報道

春節后A股持續回暖,但大成基金旗下基金經理鄒建管理的多隻產品卻「逆市虧損」。

《華夏時報》記者在大成基金官網看到,鄒建管理的所有產品的任職回報均為負數。今年以來的業績上看,也僅有大成品質醫療股票C和大成品質醫療股票A獲取了0.96%和1.03%的正收益。

針對產品業績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2月24日聯繫大成基金客服人員併發送採訪函。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回覆。

業績「滑坡」

大成基金的官網中有一張基金經理鄒建的海報,上面寫着「新鋭醫藥投資黑馬」的字樣。

官網信息顯示,鄒建,男,清華大學工學碩士,證券從業年限7年,2016年7月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擔任研究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現任研究部總監助理。

2021年1月26日至2023年6月2日,鄒建任大成科技消費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1年1月26日起,鄒建任大成創業板兩年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1年12月29日起,鄒建任大成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基金經理。2022年10月31日起,鄒建任大成品質醫療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3年9月21日起,鄒建任大成鋭見未來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然而,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25年2月25日,鄒建在管的5只基金(AC份額合併統計)任職回報均為負值。

其中,大成創業板兩年定開混合A/C自其2021年管理以來累計虧損超33%。即便在近半年創業板指反彈超10%的背景下,大成創業板兩年定開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僅2.94%,大幅跑輸同類平均。

值得關注的是,該基金規模已從成立時的24.8億元縮水至4.6億元,2022年三季度單季遭贖回18億份。

醫療主題基金大成品質醫療股票同樣表現疲軟,其C類份額回報率為-15.61%,A類份額為-14.80%。

此外,大成多策略混合(LOF)C類份額回報率為-6.06%,A類份額為-4.39%;大成鋭見未來混合A類份額和C類份額分別錄得-12.02%和-12.52%的負收益。

相對而言,大成成長領航一年持有混合虧損幅度較小,A類份額和C類份額任職回報分別為-1.21%和-1.52%,但仍未實現正向收益。

「同質化」質疑

有觀點認為,鄒建管理的多隻醫藥主題基金存在「同質化」現象。以2024年四季度為例,大成鋭見未來混合A、大成成長領航一年持有混合A、大成多策略混合(LOF)A等3只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美的集團確成股份華翔股份中集車輛國邦醫藥哈藥股份雲南白藥仙琚製藥普洛藥業等9只股票完全重合,持倉「同質化」率高達90%。這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配置,在今年初醫藥板塊調整中放大了虧損。

「同質化」會產生何種影響?有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基金經理旗下產品「同質化」可能加劇市場的波動和風險。當衆多基金經理都集中於同類資產進行投資時,容易形成市場泡沫,增加股價崩盤的風險。一旦市場風向轉變,這些「同質化」的產品可能會同時遭遇大規模贖回,進而加劇市場的恐慌和不穩定。

如何看待基金經理業績全部告負?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鐵牛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首先建議關注整體市場環境的影響。例如近年醫療板塊受政策調整、集採等因素衝擊較大,行業整體表現低迷可能導致相關主題基金淨值下跌,不能完全歸咎於基金經理。如果投資者長期看好相關行業發展前景且行業的估值也有性價比,長周期看,相關行業基金還是有比較好的配置價值。

王鐵牛表示,如果不是具體的行業基金,投資者買入時一定要關注基金經理較長的歷史周期的業績表現、投資策略穩定性和風險管理能力,進行綜合判斷。 特別是迴避一些盲目跟風追熱點、投資風格經常漂移、換倉過於頻繁的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 投資者可以定期查看基金經理的季報、年報等公開披露的報告,瞭解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操作策略,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相應的投資決策。

資料顯示,大成基金成立於1999年4月12日,全部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3547.17億元,排名27/208;非貨幣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2322.01億元,排名24/208;管理公募基金數383只,排名17/208;旗下公募基金經理數46人,排名20/208。

該公司旗下產品中,大成恆生科技ETF(QDII)最新單位淨值為0.79,近一年增長76.72%;大成360互聯網+大數據100A最新單位淨值2.53,近一年增長81.38%。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