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77萬億,最大奶茶IPO來了

2025-02-27 20:31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投資家

中國AI、人形機器人等科技賽道大火。

作者 | 老高

中國AI、人形機器人等科技賽道大火。

現在,消費賽道要雄起了。

近日,港股市場驚現罕見一幕,賣奶茶、冰激凌起家的「中國新式茶飲之王」蜜雪冰城在公開發售環節,獲得5125倍融資認購倍數,認購金額達到1.77萬億港元,超越此前認購金額1.28萬億港元的快手,刷新IPO歷史,躍升「凍資王」。消費賽道,要開啟造富運動了。

在資本密集湧入科技時,蜜雪冰城不僅打破港股市場對新式茶飲長期「用腳投票」的魔咒,也為沉寂的消費賽道帶來煥然一新的局面。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門店總數超4.6萬家,一年賣出90億杯,年零售額583億元,發行后市值763億港元,為港股最大奶茶IPO

「左手科技,右手消費。」中國正迎來全面大爆發。

一個全球科技、消費看中國的時代,來了。

2025開年,由DeepSeek引爆的「AI+產業」大熱,席捲中國。一時間,國內涌現出一批驚艷全球的年輕創業者。有在四足機器人大有可為的宇樹科技,有開發「全球首例人形機器人前空翻特技」的眾擎科技,有大幅提升算力的潞晨科技,還有把科幻片拽入凡間的Rokid

它們就像滿天星一般,照耀中國,也給資本、產業帶來激情澎湃。當外界以為2025年,風口會完全圍繞在「AI+產業」時,蜜雪冰城在港股認購「封神」,無疑重振了投資消費的信心。

過去幾年,由於主流投資趨勢在科技,使得消費賽道逐漸沉寂。一級市場,VC/PE基本不青睞消費。號稱「消費投資大贏家」的今日資本,曾在2024年傳出過「撤銷一級市場團隊」的消息,雖然「風投女王」、今日資本徐新站出來闢謠「假消息」。但今日資本出手少之又少。另一知名投資人梅花創投吳世春則是撂下狠話,「被投項目去香港上市,我把他腿打斷。」

VC/PE不愛投消費,「不喜歡」港股,與消費賽道最大風口新式茶飲「不得志」有關。新式茶飲曾在一級市場爆火,被譽為「創業門檻低、最容易一夜暴富的行業之一。」根據DeepSeek分析,「資本轉向科技前,新式茶飲的參與熱情空前絕后,是普通人創業造富的絕佳方向。」

百度文庫的一份新式茶飲研究報告統計,「國內約有48萬家公司殺入新式茶飲,市場規模超3000億元。即便有5萬家公司在競逐中清算、註銷、倒閉,仍有大批公司前仆后繼的參與。」

DeepSeek進一步解釋,「Z+世代是全球公認的最大消費羣體,抓住年輕人,就抓住了通往財富大門的祕鑰。年輕人鍾情的消費領域里,新式茶飲是他們高頻的消費習慣。年輕人很難抗拒春天里的一杯奶茶,其它場景,如逛街、旅遊、工作等,也常常點杯奶茶或茶飲。」

「新式茶飲融入了年輕人的生活、工作。」面對如此消費潛力,資本、創業者「死都要爭得一片天地」。可一級市場對新式茶飲的期望值跟二級市場是「倒掛」的。財務報表不好看A股無望的背景下,奶茶等新式茶飲的暴富通道寄託到了港股身上,卻換來了「用腳投票」。

自從「新式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在港股首日破發、大跌13.54%后,新式茶飲就開始崩了。這導致一級市場對該領域突然轉冷、VC/PE投資熱度下降,連累消費賽道從此一蹶不振。

硬幣皆有兩面,資本轉向的好處是,科技創業愈發興旺。

壞處是,新式茶飲及消費賽道一起「倒黴」。

最先倒黴的是新式茶飲。2021年之后,新式茶飲算是倒黴到家了,陷入「怪圈」。「融資不順、IPO艱難、內卷加速,內卷加速又導致融資不順、IPO艱難、繼續內卷,死傷無數。」

殺來殺去,除了定性的「新式茶飲老三巨頭(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喜茶)」,市場熬出了茶百道、古茗、霸王茶姬、甜啦啦、滬上阿姨等有希望殺出重圍的獨角獸。不管是「老三巨頭」還是新晉獨角獸,其命運很難擺脫泥潭。喜茶不說了,融資止步在2022年,關閉多家門店。

奈雪的茶市值蒸發百億港元,股民狠得牙根癢癢。蜜雪冰城是里面最有機會改變面貌的,它們在2021年幸運的拿到了高瓴、美團龍珠投出的20億元「天價」融資,並啟動IPO征程。彼時,外界對蜜雪冰城格外看好,它們擁有超3萬家門店,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蜜雪冰城2019-2021年,分別實現收入25.66億元、46.8億元、103.51億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4.45億元、6.32億元、19.1億元。資本十分期待蜜雪冰城IPO造富。

有意思的是,港股對奈雪的茶「用腳投票」,資本就變了,不期待蜜雪冰城了。哪怕它們盈利,也無法跳出風口轉向的新式茶飲危局。上市旅途,強如蜜雪冰城也要多次IPO折戟。2022年,蜜雪冰城A股夢,吹了。有了奈雪的茶做「前車之鑑」,蜜雪冰城沒敢馬上轉戰港股。

它們等了兩年,琢磨股民「氣該消了」在2024年發起港股IPO,結果大失所望遞交的招股書連聆訊環節都未進入,蜜雪冰城用申請材料失效再次IPO擱淺。蜜雪冰城失利,其它公司帶着屢戰屢敗屢戰的態度,一股腦「死磕」IPO2024年,「死磕」成功的是,茶百道。

蜜雪冰城沒成功,茶百道成功了,帶着一小撮VC/PE堅持投消費的執念以2024年最大奶茶IPO的身份登陸港股。然后,結局依舊摻目忍睹。上市首日,茶百道比奈雪的茶更慘,暴跌26.86%、市值蒸發70億港元。最慘的是,IPO前進來的那些執念VC/PE,虧得一地雞毛。

投消費的VC/PE徹底懵了,門店總數超8000家的茶百道招股書多漂亮。2021-2023年,公司分別實現收入36.44億元、42.32億元、57.04億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7.79億元、9.65億元、11.5億元。如果用茶百道的門店數量、盈利能力與蜜雪冰城比,茶百道看着不弱。

強又如何?茶百道暴跌,一度覆滅了一級市場對新式茶飲的最終幻想。

「踏踏實實投科技吧。」一位VC投資人在朋友圈感嘆。

2024年,VC/PEAI大模型投了個遍,市場一下出現了200多個大模型,五大AI獨角獸(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普AIMiniMax、零一萬物)呼之欲出。但在2025年,一切逆轉,DeepSeek登上全球AI大模型之巔。AI有了「DeepSeek賦能產業」其它大模型瞬間遜色。

上周,五大AI獨角獸「哥哥」月之暗面曝出「大收縮」。本來夢想「大模型百花齊放」的VC/PE給出最新結論,「技術上可能無法找到可以超越DeepSeek的公司了。」投大模型的VC/PE欲罷手,投資人期待的目光轉向「AI+產業」或「DeepSeek+產業」,AI怎麼落地是關鍵。

「軟科技」融合「硬科技」是核心。所以,人形機器人賽道超熱,成人娃娃產業靠AI也熱了。那麼,2024年瘋投大模型的VC/PE何去何從?一部分肯定要搶投「DeepSeek+產業」,搶不進去的呢?這勢必會促成「風口裂變」。縱觀全球風投史,「風口總會呈現輪轉效應。」

這是「風口裂變」回到消費賽道的原因之一。蜜雪冰城作為未上市公司,撿了個大便宜。

以前業績再好,也白搭。風口來了,不知不覺就在上面起舞。不過,投資者押注蜜雪冰城的興奮度之高,另外界大感震驚。港股公開發售環節,蜜雪冰城獲得5125倍融資認購倍數,認購金額達到1.77萬億港元,超越此前認購金額1.28萬億港元的快手,刷新IPO歷史。

該數字放到一家賣奶茶、冰激凌的新式茶飲公司,不敢想象。與其説港股看好蜜雪冰城,不如説,所有投資者都在期待消費賽道爆發。截至2024年底,堅持奮鬥不氣餒的蜜雪冰城,門店總數超4.6萬家,一年賣出90億杯,發行后市值763億港元,為港股最大奶茶IPO

蜜雪冰城贏得了投資者「用手投票」的支持,也帶來了看多消費的預期。白手起家的蜜雪冰城兩位創始人張紅超、張紅甫兄弟,即將財富爆棚。實際上,經過多年艱苦創業,帶領公司年年賺錢的張紅超、張紅甫已多次登上富豪榜。2022年,張紅超以63億元財富位列「2022家大業大酒·胡潤全球富豪榜」第3207名。伴隨蜜雪冰城估值上漲,二人財富水漲船高。

2024年,張紅超、張紅甫合計坐擁556.1億元財富位列「2024新財富500創富榜」第44位。難以置信的是,「一個非科技賽道的新式茶飲,在資本不看好的情況下,兄弟二人兩年財富增長多倍。」企查查APP顯示,張紅超、張紅甫個人分別持有公司42.7%的股權。平均每個人坐擁237億元財富,這一數字是張紅超2022年財富值的近4倍,賣奶茶的太賺錢了。

2025年,兄弟二人的財富又漲了。按着蜜雪冰城發行后市值763億港元(約713億元人民幣)計算,張紅超、張紅甫分別坐擁304億元財富,過個蛇年春節,兄弟二人分別多了67億元。此外,持有蜜雪冰城股權的管理層,也會隨着公司上市紛紛人生逆襲、財富自由。

信息披露,‌蜜雪冰城會在202533日上市,消費賽道的機遇來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