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27 15:31
近日,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的一場直播言論掀起網絡波瀾。
近日,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的一場直播言論掀起網絡波瀾。
一張截圖顯示,其在「毛肚火鍋發展研討會」上提及「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個麻辣燙」,引發廣泛爭議。2月27日,杜中兵通過視頻迴應,試圖澄清原意,而巴奴火鍋的高定價策略也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
直播言論發酵:從「底層人民」到「延迟滿足」
爭議源於2月25日杜中兵在直播中的發言。截圖顯示,他提到「火鍋不是服務底層人民」「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鍋,吃些麻辣燙就好了」等內容,迅速在社交平臺流傳。網友對此反應不一,有人質疑「月薪一萬才能吃巴奴?」也有人直言「巴奴在優化顧客」。
2月27日,杜中兵通過個人視頻賬號迴應稱,上述言論並非連貫表達。其表示,「‘火鍋不是服務底層人民’和‘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鍋’不是連在一起説的,如果連在一起,就曲解了我的本意。」
他進一步解釋,火鍋行業近年來價格上漲,底層消費者難以負擔並非好事,但品牌需有定位和取捨。他舉例:「像學生剛入社會,月薪5000塊,忍一忍少吃火鍋,把錢花在成長上,這是我的真實意思。如果表達不清楚,是我的錯誤。」
主辦方四川火鍋協會也出面澄清。據九派新聞報道,工作人員表示,杜中兵意在強調巴奴追求品質,注重食材新鮮與溯源,非20-30元的低價火鍋,網友誤解了他的意思。巴奴客服則稱,杜中兵的本意是年輕人應理性消費,偶爾吃巴奴即可,不應過度透支。
巴奴定價再引關注:人均超145元,漲價風波未平
爭議言論將巴奴的高定價經營策略重新置於聚光燈下。
據巴奴官網,品牌創立於2001年,開創毛肚火鍋品類,目前覆蓋近40城,擁有超140家直營店。據大眾點評數據,北京門店人均消費在145元至163元之間。對比之下,據海底撈2024年中期財報,上半年海底撈、湊湊、慫重慶火鍋的人均消費分別為97.4元、110元和120.1元,且同比下降5.5元至13元不等。
巴奴的高定價策略曾頻頻引發爭議。2023年2月,西安一消費者吐槽巴奴「18元一份富硒土豆僅5片」,事件登上熱搜。巴奴隨后致歉,稱實際小份售價9元,因管理失誤導致誤解。工作人員解釋,該土豆為富硒品種,與「土豆博士」劉傑合作研發,價格高於普通土豆。
杜中兵也在微博迴應,強調包含環境和服務價值,暫不考慮降價。然而,據北京商報報道,該土豆經檢測硒含量僅為宣傳的1/8,巴奴承認因浸泡流失,下架后於2023年4月改名重新上架。
之后,2024年5月,消費者反映巴奴北京門店拽面、茴香小油條等菜品漲價2-4元,廣東地區擀麪皮從11元漲至17元,漲幅超50%。
巴奴客服稱,漲價源於原材料和運輸成本上漲,具體以門店爲準。部分門店確認調整價格,幅度1-2元,稱每月依市場波動調整;另有門店否認漲價,未收到總部通知。社交平臺上,消費者還指出積分兑換菜品如蘑菇拼盤漲價數百分。巴奴未就此作出正式迴應。
高價策略下,巴奴的實際經營表現如何?根據最新披露數據,截至2024年底,巴奴全國直營店超140家,綜合淨利潤率9%,平均翻檯率約3.7次/天。對比之下,據海底撈2024年中期財報,國內門店1343家,上半年翻檯率4.2次/天。2023年12月,杜中兵在演講中稱:「只要經濟向好,巴奴未必開不過海底撈。」他透露,上市是未來重要方向。
巴奴創立於2001年,從河南起步,2012年更名強化毛肚特色,以「產品主義」定位中高端市場。此次直播言論風波,既暴露了杜中兵表達的爭議,也將巴奴的高價策略與消費者認知間的裂痕再次放大。未來,巴奴如何在品質與價格間尋求平衡,將持續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