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26 16:53
財聯社2月26日訊(編輯胡家榮)今日港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強。截至收盤,恆生指數、科技指數、國企指數分別上漲3.27%、4.47%、3.46%,報收23787.93點、5953.79點、8792.89點。
政策聚焦:財政預算案力推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改革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佈《2025-2026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明確以科技創新、金融改革、人民幣國際這三個方面。
人工智能產業加速佈局:首次單列「創新科技」章節,設立10億港元「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推動技術研發與商業化落地。
港交所制度優化:推出「科企專線」,簡化內地上市科技企業赴港二次上市流程;計劃2026年完成股票印花税立法,推進人民幣交易櫃檯納入港股通;研究退市企業場外交易機制,降低雙重上市門檻。
資金互聯互通擴容:年內擬推離岸國債期貨,擴大跨境理財通覆蓋範圍,優化滬深港通機制。
機構解讀:估值修復與盈利改善雙輪驅動
中信證券指出,恆指動態市盈率處於歷史45%分位,短期技術調整(如MSCI調倉)不改中期反轉趨勢。
銀河證券預測,2025年港股或迎「科技產業升級+南向資金增配」共振,ROE回升與盈利修復將延續牛市。
外資投行集體唱多:高盛稱對衝基金對中資股配置意願達8年新高,摩根士丹利強調港股ROE提升將打開估值空間。
此外,高盛數據顯示,對衝基金在亞洲(尤其港股)的倉位逼近2016年來峰值。
今日市場
從市場表現來看,互聯網、醫藥、餐飲、汽車、半導體、金融股表現居前。這反映政策利好與外資迴流雙重驅動。
互聯網股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振
截至收盤,美團-W(03690.HK)、京東集團-SW(09618.HK)、小米集團-W(01810.HK)分別上漲9.84%、8.45%、5.83%。
消息面上,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表示,為推動更多股票以人民幣交易,提升市場流動性,內地和香港正就落實人民幣交易櫃檯納入港股通,全速進行技術準備。
醫藥政策松綁激活創新動能
截至收盤,創勝集團-B(06628.HK)、永泰生物-B(06978.HK)、加科思-B(01167.HK)分別上漲33.82%、25.12%、20.93%。
消息方面,國務院《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提出推動生物醫藥開放,優化藥品帶量採購及醫療器械採購可預期性,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同時,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加速資金周轉,提升行業效率。
蜜雪冰城現象級IPO點燃餐飲熱度
截至收盤,奈雪的茶(02150.HK)、海倫司(09869.HK)、呷哺呷哺(00520.HK)分別上漲33.08%、9.62%、5.75%。
消息方面,蜜雪集團的公開發售環節認購結束,融資認購倍數達到5125倍,認購金額達到1.77萬億港元,成為現象級IPO。加之政府消費刺激政策(如減税、消費券)提振信心。
新能源汽車:智能化賽道估值重塑
截至收盤,小鵬汽車-W(09868.HK)、理想汽車-W(02015.HK)、廣汽集團(02238.HK)分別上漲8.28%、7.70%、2.27%。
消息方面,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預計2025年中國市場增7.6%),疊加智能駕駛技術的商業化加速,推動行業需求。
此外,外資及南向資金流入科技與高端製造板塊,汽車股作為高彈性標的受青睞。
半導體:AI算力驅動周期反轉
截至收盤,中芯國際(00981.HK)、上海復旦(01385.HK)、晶門半導體(02878.HK)分別上漲5.90%、4.87%、1.67%。
消息方面,全球AI算力需求爆發(2024年半導體收入同比增19%)。再者5G、雲計算等技術推動芯片需求,疊加行業周期觸底回升,企業訂單回暖。
金融市場回暖提振券商彈性
截至收盤,中國銀河(06881.HK)、中金公司(03908.HK)、中信建投證券(06066.HK)分別上漲19.09%、17.11%、9.64%。
消息方面,券商上漲主要受益市場情緒。正如機構指出,券商板塊的強貝塔機會來自市場行情正反饋的強化。
他們還認為,券商行情往往是市場行情的正反饋,當前券商板塊仍處於交投勢能和投資勢能從積攢到轉化的蓄勢階段。
個股異動
香港交易所漲超5% 公司業績公佈在即
香港交易所(00388.HK)漲5.06%,報收361.20港元。市場普遍預估港交所2024年Q4營收63.27億港元,同比增加30.26%;每股收益3港元,同比大增46.29%。
貝殼漲超11% 入選公積金「直付房租」業務首批試點
貝殼-W(02423.HK)漲11.06%,報收61.25港元。消息方面,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通知,公積金「直付房租」業務自1月20日起開展。貝殼成為公積金「直付房租」業務首批試點企業之一,也是唯一一家非公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