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FF+FX,能否拯救賈躍亭?

2025-02-26 15:07

汽車縱橫全媒體

從「樂視帝國」的創立者,到如今揹負鉅額債務的FF掌門人,賈躍亭這位曾經互聯網大咖背后的故事,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跌宕起伏。

2024年的最后一天,FF(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創始人賈躍亭在微博發了一篇名為《2024爬出泥潭,2025揚帆藍海》的長文。其中提到這樣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有天夢想能夠實現,我最想做的是儘快回國。」

「2025年,我要努力把跟大家承諾過的一一落地和實現,不管前方多難,不管阻力有多大,都不會放棄。」這是賈躍亭在長文中給出的承諾,他聲稱,2025年FF品牌和FX(Faraday X,法拉第未來第二品牌)將會相互賦能,最大化釋放核心價值,盡全力回報全球投資人。FF品牌繼續推進圈層的裂變,俘獲更多的塔尖人羣,並將十年積累的品牌和技術勢能賦能給FX,助力FX成為AIEV(人工智能電動車)時代的豐田,挑戰美國大眾放量市場的日韓德品牌。

這是一個極為宏大的目標。作為對比,豐田汽車2024年全球銷量已達1080萬輛,已連續5年成為全球最暢銷的汽車製造商。而整理公開信息可知,自2023年量產交付以來,FF僅累計交付了15輛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結合利潤來看,2024財年前三財季,FF累計淨虧損達2.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23億元)。儘管這臺車的售價高達30.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5萬元),但這遠不能幫助FF止損,更不能幫賈躍亭償還清國內的債務。

賈躍亭的「夢想」

「要是真想騙錢,我早就人間蒸發了,哪還會天天在這兒拼命干活?」在接受外界媒體採訪時賈躍亭曾表示,儘快還清債務、重返中國是他最大的心願。為此,他計劃在兩年之內償還所有他在國內欠下的債務。

《汽車縱橫》記者瞭解到,截至2024年10月,賈躍亭在國內仍有約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7億元)的債務。而對於這個看似激進的目標,賈躍亭在接受採訪時顯得信心十足。「只要法拉第未來能夠按照既定計劃發展,這個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賈躍亭承諾,2026年之前,他將努力籌集到20億美元。

於是,我們得以看到,在「樂視帝國」崩塌之后,賈躍亭不是在融資,就是在融資的路上。期間,他曾多次因融資成功登上車圈熱搜,也曾多次因承諾無法兑現遭到外界質疑,而「儘早回國」四個字,也慢慢成爲了賈躍亭如今的口頭禪——「關於還債,我是一刻都不敢松懈,一定要竭盡全力還清剩下的債務,儘早回國。」賈躍亭在2024年最后一天發佈的長文中這樣寫道。

《汽車縱橫》記者瞭解到,FF最近的一則融資發生在去年12月底,融資總額達3000萬美元,賈躍亭當即在個人社交賬號上公佈了這一消息。據瞭解,此次融資包括無擔保可轉換票據及可認購公司新發行普通股的認股權證。其中首筆750萬美元資金已於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預付,剩余2250萬美元為新融資承諾,所得款項將用於推動公司及其FX戰略的發展。

其中提到的FX戰略被賈躍亭視為未來發展的核心,外界也一致認為這是FF實現市場突破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於是在今年1月的CES展會上,收到融資的賈躍亭隨即召開了一場發佈會,對外界公佈了FF和FX戰略的最新進展及下一步實施計劃。

在實施計劃中,賈躍亭指出,FF首階段將實施「中美汽車橋樑戰略」,採購特定價位零部件,利用美工廠改造量產,線上銷售線下售后,以樂視模式,打造大眾車型。FX戰略方面,該車系的定位是「兩倍性能,一半價格的AI電動車」。兩款帶偽裝的FX原型車的照片在此次發佈會上得以展示。其中,FX 6原型車將會在今年3月分享更多進展;FX Super One目前已經開啟測試,將於今年二季度正式發佈,目標是在今年年底下線。隨后,FX還將進一步融資擴充產線,為新車型提供更多動力系統選擇。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9月,FF剛剛完成第二品牌FX的發佈,並預告了兩款全新車型,一款是前文提及的FX6,另一款則是定位入門級車型的FX5。從發佈會上得到的消息來看,FF第二品牌將重點關注2萬~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萬~57萬元)的價格區間市場,並將FF91旗艦車型的核心技術下放到第二品牌車型中,實現性價比的飛躍。同時,FX品牌大規模銷售的潛力可以反哺FF,增強FF的技術、製造、供應鏈和用户生態系統能力,進一步幫助FF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這場發佈會召開的背景是,去年9月初,FF恰好收穫了來自中東、美國和亞洲的投資者的融資,融資金額同樣為3000萬美元。因此,有聲音質疑稱,FF在12月底的融資動作很有可能是賈躍亭或其相關利益方進行的內部資金流轉,即所謂的「左手轉右手」操作。然而,要驗證這一質疑,需要更深入的調查和證據,只可惜,FF方面並未就這兩筆融資透露過多信息。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需注意的是,以上兩筆融資是賈躍亭在2024年獲得的全部融資額,即6000萬美元。儘管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對於本就燒錢如流水的造車而言,這些錢顯然不夠。不過,「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有了這筆資金后,起碼保障了FF順利開完了兩場發佈會。而賈躍亭的「回國」之路,似乎也因此更近了一步。

「最近半年,在加強降本增效的管理下,FF對每一筆資金都進行了精心規劃和安排,力求每一筆資金都花在刀刃上,快速推進FX第二品牌。」賈躍亭表示,在生產方面,FX品牌將採取輕資產運作模式,上述兩款產品將在FF加州漢福德製造工廠產線改造之后進行生產,並且通過與OEM主機廠合作,實現降本增效。

根據此前消息,在第一階段,FX將會推出FX5和FX6兩款車型,它們的定價分別為2-3萬美元和3-5萬美元,有燃油和純電兩種選擇。不過,由於迟迟未能見到實車,外界也因此對賈躍亭產生了進一步懷疑,指責其實際上是在「PPT造車」。

對此,FF曾迴應稱,FX品牌首款原型車(具體車型並未公佈)已於去年12月在美國加州漢福德的FF製造工廠開始產品開發和測試。更早之前的11月20日,FF宣佈,首批FX原型車(具體車型並未公佈)已抵達FF中國總部,並於年底轉運回了洛杉磯FF總部。而對於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撐接下來上述兩款車型的生產和交付的質疑,FF管理層表示將持續公佈FF的里程碑節點,逐步兑現承諾。

為加速推進FX品牌落地,FF於去年公佈了多項人事變動。其中,曾在福特汽車從事車輛結構安全和乘員保護系統的研究,並先后服務於奇瑞汽車、北汽集團等國內車企的車輛開發和安全技術專家顧鐳已於去年12月出任FX全球EV研發研究院院長一職,併兼任FX6車系負責人(VLE)。更早以前,曾在奧迪、大眾汽車和麥格納斯太爾(Magna Steyr)等行業領先的汽車公司擔任過車身設計師、研發副總裁等重要職務的Werner Wilhelm也在同年4月加入了FF,擔任產品上市執行總監職位。

最近FF還為第二品牌推出了「全民AI之車,全民決選共創」預調研活動。據FF透露,目前調研的第一階段已經成功完成,並收到了近萬份調查問卷。用户反饋顯示,美國電動車產業在多個方面落后:例如,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極低,充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發展緩慢,國內供應鏈不完整,產品種類有限,價格過高,市場競爭不足,政府支持不夠等等。這將給予FF巨大的市場機遇。

不過,更大的市場機遇,通常也面臨着更大的挑戰。《汽車縱橫》記者瞭解到,美國頭部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已於去年正式啟動了全新車型Cyber Cab的相關工作。據特斯拉方面公佈,該車型的車輛成本將低於3萬美元,並有望在2026年投入生產。無論是在售價方面還是量產時間節點上均與FX有一定重合。此外,近兩年,大眾、豐田等頭部汽車公司同樣也在美國市場啟動了電動汽車相關計劃,因此,FX能否在當地新能源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還有待市場來進一步考證。

成長吧,奮鬥者

值得一提的是,為儘快償還債務,賈躍亭還在近期開啟了「直播帶貨」的嘗試。其在長文中寫到,「我希望利用‘成長吧’這座橋樑的影響力,能夠幫助更多的奮鬥者儘快產生正向的現金流,反哺造車,還債,造車,徹底還債。」據天眼查顯示,相關公司已於今年年初變更了工商信息,註冊資本從1萬元增至50萬元,經營範圍則新增了「鞋帽零售;皮革製品銷售;箱包銷售;服裝服飾零售等」業務。

為宣傳該公司,賈躍亭還在去年10月發佈了一則視頻,稱「成長吧,奮鬥者」是其在美國創辦的第二個事業,核心業務是圍繞視頻及直播電商商業化、相關品牌衍生品的商業化、知識賦能等開展業務。目前,公司有包括來自互聯網、營銷等行業,超過20年經驗的10多位核心成員。而支持FF和還債則是創立這家公司的初心,因此,他將把個人10%的「成長吧!奮鬥者」公司股份贈予FF。同時,未來在該公司獲得的所有收益,包括勞務、IP相關收益及股權收益,一半注資到FF,另一半用於繼續清償國內債務。另外,投資FF獲得的收益,未來也主要用於還債。

據悉,電商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特別是在疫情之后,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線上購物已然成為主流,賈躍亭或許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選擇了加入電商平臺。不過。從現狀來看,該公司目前似乎並未給賈躍亭帶來太多收益。截至今年1月15日,其抖音官方賬號的粉絲僅為2.4萬人。同時,賬號內也已清空了此前發佈的所有作品及櫥窗商品。

「2024年,如果我的感受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最能讓你變強的,就是那些生不如死的時光!」賈躍亭在長文中感慨道:「做任何事情都被否定、不被理解,甚至有時候你都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時候,那有一個辦法就是往前走、向上爬,終有一刻,縫縫補補后,一定會找到光明、走出黑暗、跨過泥潭。」

也許正如同賈躍亭所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2024年的汽車行業並不像其表面上的那般光鮮亮麗。也正因如此,我們滿懷期待,衷心希望每一位在汽車行業拼搏的奮鬥者,在經歷過那段生不如死的時光后,都能夠儘快找到光明、走出黑暗、跨過泥潭,在2025年揚帆藍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