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恆生科技創階段性高點,淳厚基金解讀港股為何「遙遙領先」

2025-02-26 12:00

2月18日,恆生指數單日收漲1.59%,恆生科技指數漲超2.54%,突破去年10月7日的階段高點,創2022年2月以來新高。自2月以來,港股表現全球領先,這一現象不僅吸引了國際投資者的關注,也引發了各界對其未來走勢的廣泛討論。

image

數據來源:Wind。指數漲跌幅不代表基金業績,歷史漲跌不代表未來收益。

2月以來(2025.02.01-2025.02.18),港股市場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市場中表現突出。恆生指數漲幅達13.61%,顯著高於上證指數的2.27%、韓國綜合指數的4.35%和日經225指數的-0.76%。同時,與美國和歐洲市場相比,港股同樣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同期,英、法、德三國股市分別上漲1.07%、3.22%和5.12%,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僅上漲0.03%,均不及港股表現。

恆生科技指數等其他一些港股市場指數的表現更是亮眼。2月1日至18日期間,恆生科技指數累計漲幅達19.38%,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累計上漲14.81%。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推動了港股市場的這一波上漲呢?近期港股市場呈現結構性上行態勢,其核心動能源自中國AI產業突破性進展釋放的長期價值重估。以DeepSeek為代表的本土AI企業通過開源高效模型實現技術平權,不僅打破美國在基礎模型領域的壟斷壁壘,更以卓越的成本效率優勢重構全球AI競爭格局,這種底層創新深度提振了市場對中國AI自主發展的信心。市場邏輯也由去年自上而下的政策催化,轉向自下而上的產業創新驅動,行情表現更加結構性,也更可持續。

在此邏輯下,淳厚基金近期可能關注以下幾條主線:雲計算的AI化重構,具備生態壁壘的toC應用,具備獨家數據的垂直領域toB應用,端側AI(包括但不限於智能電動車、機器人),國產算力;此外我們也看好代表文化自信文化出海的新興消費。

本文基於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文所載的市場觀點將隨各因素變化而動態調整,本公司力求觀點內容客觀、公正,但本文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者改變投資決策或選擇具體產品的法律依據。該等觀點、建議並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户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並完整理解本文內容,不應視本文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文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

本文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