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26 08:07
轉自:中華工商時報
近年來,江西省新余市工商聯以服務「兩個健康」為主線,緊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通過政策賦能、機制創新、平臺搭建、社會責任踐行等舉措,推動民營企業在服務地方發展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2024年,全市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724.93億元,佔GDP的比重63.4%,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實有各類經營主體138167户,同比增長5.55%,民營經營主體132112户,同比增長5.82%。
政策賦能:
構建「四位一體」支撐體系
新余市工商聯與多部門共同打造「政策、信貸、環境、要素」四位一體支撐體系,為民營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推出「百福商e貸」「信易貸」等產品,授信金額超30億元。
首創「一照通辦」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小時,證照聯辦效率提升80%。推行「一業一查一碼」監管,入企檢查頻次減少30%。
新余市工商聯在仙女湖區萬商紅新履小鎮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1200家鞋企向中高端轉型,並實施用電、用工等「保姆式」服務。
機制創新:
親清助企與政企聯動
新余市工商聯以「親清助企」為核心,構建高效政企互動機制。
訴求閉環管理,設立51個商(協)會維權服務點,聯動司法、税務等部門建立涉企訴求快速處理機制。2024年,辦理各類企業訴求47件,辦結46件,辦結率98%;調解涉企民事糾紛案件48起,達成調解協議並申請司法確認17起,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300萬元。新余市工商聯維權服務工作在全省作交流發言。
2024年11月,新余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工商聯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19個部門與贛鋒鋰業、鴻新服裝廠等企業面對面解決用工、融資等難題,推動政策落地。
新余市工商聯與市司法局聯合設立非公有制企業法律服務工作站,開展「柔性執法」,發佈全省首份市場免罰清單,對7家企業輕微違法行為免罰50萬元。
產業升級:
傳統轉型與新興崛起
傳統產業煥新。會員企業新鋼集團帶動下游鋼鐵深加工企業集羣發展,產業規模居全省前列。鋰電產業集羣領跑全國。以贛鋒鋰業為龍頭,2024年鋰鹽產量佔全國24.6%,氫氧化鋰出口量全國第一,產業鏈產值突破600億元,預計「十四五」末將達1500億元。贛鋒鋰業進入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會員企業新余博迅汽車有限公司在高新區企業租用桂花村閒置農房打造工業旅遊民宿;江西嘉行文旅有限公司投資介橋古村景區,自2023年10月試營業以來,已接待遊客超60萬人次,景區內各店鋪營業收入達1500余萬元,其中西夢包子一家業態年收入達700萬以上。金瀚農業投資1.5億元的仙女谷農文旅項目,預計年接待遊客30萬人次,帶動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
社會責任:
村企共建與共同富裕
新余市工商聯持續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深化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提升公益幫扶。365家民企結對323個村,投入資金101億元,實施產業項目472個。水北商會援建51個頤養之家,惠及816名老人,並捐建學校、公路等設施。
積極參與人社部門「民營企業服務月」活動,繼續開展「百城千校萬企」促就業活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實現就業與公益雙驅動。2024年配合舉辦工業園區專場招聘會,提供崗位4300余個。
引導特色農業富民。江西天凱樂食品公司年消耗本地蜜橘50余噸,帶動400名村民就業。鈐陽米業改造「泥漿田」,與109户脱貧户簽訂分紅協議,年增收超百萬元。
創新驅動:
人才培育與數字化轉型
新余市工商聯持續開展「贛商傳承」民營企業家接班人培訓和民營企業家研修班,加強對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培養,採取企業家沙龍、專題教學、情景教學、交流研討、赴標杆企業學習交流等方式,建立健全「贛商傳承」民營企業接班人培養制度,幫助年輕一代企業家繼承和發揚老一輩企業家聽黨話、跟黨走的優良傳統。
積極推動民營企業開展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主動參與構建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作。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特別是工商聯執委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導民營企業自主合規,建設法治民企、信用民企、廉潔民企、責任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