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退租數據中心」傳聞引熱議,微軟罕見迴應,高盛力挺!AI資本支出盛宴已近尾聲?

2025-02-25 14:43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蘭素英    

道明銀行旗下投行和金融服務機構TD Cowen上周五發布「渠道調查」研報稱,微軟已經取消在美國「數百兆瓦」容量的數據中心租約,同時該公司已暫停將已協商並簽署的資格聲明(SOQ)轉為租賃協議。

TD Cowen分析認為,微軟此舉主要是因為「預見到供大於求」。公司大規模放棄產能擴張表明,此前推動其在AI基建上重金投入的重要市場信號已經消失。

隨着「微軟退租數據中心」引發美股市場算力和電力等板塊震動,美東時間2月24日,微軟少見地在盤中對市場傳聞進行迴應。

微軟發言人表示:「我們本財年投資超過800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仍按計劃進行我們繼續創紀錄的速度增長以滿足客户需求。僅去年一年,我們增加的容量就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年。雖然我們可能會在某些領域調整戰略步伐或調整我們的基礎設施,但我們將在所有地區繼續強勁增長。這使我們能夠將資源投入到未來的增長領域。

不過,微軟拒絕對TD Cowen的報告置評。受此事件影響,微軟周一收盤跌超1%。

儘管微軟迴應稱其資本支出沒變,但在華爾街還是引起了廣泛討論。加之此前DeepSeek的發佈引發的算力衝擊論,一時間,算力過剩的論調又接踵而來。

不過,高盛資深科技分析師Kash Rangan團隊在24日的研報中維持了對微軟的「買入」評級和500美元目標價。該團隊同時指出,這一事件表明微軟已發出信號:微軟將繼續審慎地投資AI算力,但同時關注回報。另外,該團隊指出,「隨着資本支出增長放緩,以及微軟從利潤率更高的生成式AI推理/應用階段中獲益,其每股收益將重新加速增長。」

TD Cowen上周五發布的「渠道報告」披露稱,微軟近期不僅終止了與美國兩家以上運營商的數據中心租約,還削減了海外數據中心投資規模。據其調研,此次取消的租約總容量達「數百兆瓦」。具體而言,微軟已叫停了多個總計超過100兆瓦的數據中心項目,並讓超過1吉瓦的合約過期作廢,還放棄了至少五處原計劃用於建設數據中心的土地。這一數據來自對供應鏈和第三方的市場調查,這種方法常用於分析企業經營動向和發展狀況。

同時,報告指出,微軟已將海外投資計劃中「相當大一部分」轉回美國本土,暗示其可能會放緩海外佈局。TD Cowen還發現,微軟已暫停了將已協商並簽署的資格聲明(SOQ)轉為租賃協議,但目前還不能確定這是暫時性推迟還是完全放棄。

TD Cowen認為,微軟需求驟減可能與OpenAI有關,后者近來似有意轉投軟銀集團懷抱,尋求更多資金支持。不久前,OpenAI與軟銀共同宣佈啟動「星門計劃」,將斥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AI數據中心。雖然微軟也參與其中,但主導權已發生變化。 

掀起市場風浪后,TD Cowen周一(2月24日)又發佈研報,指出OpenAI正在將算力負載從微軟轉移到甲骨文,后者也是「星際之門」項目的合作方之一。甲骨文本身也是最大的數據中心所有者和運營商之一,投入了數以十億計美元建設自己的數據中心。TD Cowen另外表示,微軟可能會將部分內部投資從海外重新分配到美國。

TD Cowen的分析師Michael Elias、Cooper Belanger和Gregory Williams寫道:「儘管我們通過渠道調查尚未獲得足夠的詳細信息,無法完全瞭解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但我們的初步判斷是,這或許與微軟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況有關。」該公司大規模放棄產能擴張表明,此前推動其在AI基建上重金投入的重要市場信號已經消失。

受TD Cowen報告影響,施耐德電氣和西門子能源等歐洲能源類股周一普跌。

微軟在美股「科技七巨頭」中擁有最大的預計資本支出增長曲線,其率先打破「資本支出沖天」的敍事,可能導致其他公司效仿。市場開始質疑,AI領域的資本支出盛宴是否已近尾聲?

外媒報道稱,這或表明大型科技公司運行數據中心所需的電力將減少。

最近幾周,亞馬遜、Alphabet和Meta分別承諾在AI基礎設施上投入1000億美元、750億美元和至多650億美元,其中,數十億美元將用於建設培訓、開發和託管AI服務所需的數據中心,但批評人士一直指出,AI在現實世界中缺乏實用的應用。

與其同時,DeepSeek-R1低成本開源模型引發的算力衝擊論也在加劇華爾街的擔憂。

然而,在周一的聲明中,微軟仍在努力淡化市場對AI產能過剩的擔憂,稱其支出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多,這些支出主要用於為耗電的AI服務提供所需的芯片和數據中心。

高盛資深科技分析師Kash Rangan團隊在2月24日的最新研報中重申了對微軟的「買入」評級和500美元的目標價,並維持對微軟2025財年和2026財年880億美元和91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預期不變。

圖片來源:高盛 圖片來源:高盛

Kash Rangan團隊稱,「雖然未經證實,但我們認為這一事件表明微軟已發出信號:微軟將繼續審慎地投資AI,同時關注回報。報告中微軟對基礎設施的戰術調整意味着它只有在合適的成本曲線上纔有可能參與單項投資。我們對2026財年的資本支出持上行傾向。」

另外,該團隊指出,「我們相信,隨着資本支出增長放緩,以及微軟從利潤率更高的生成式AI推理/應用階段中獲益,其每股收益將重新加速增長。」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