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25 07:30
(來源:國元研究)
注:如音頻與正文內容有所出入,請以研究報告內容爲準。
【國元研究】金工:2025年2月24日A股震盪調整,基建股集體拉昇
【國元研究】金工:A股外資流出壓力減小,南向資金淨流入超500億港元——(2025.2.17-2025.2.23)微觀流動性觀察
【國元研究】電子:Blackwell機櫃出貨預期走強,AI可穿戴應用加速——行業周報
【國元研究】通信:阿里巴巴資本開支超預期,關注中國科技資產重估——通信行業周報
金工:2025年2月24日A股震盪調整,基建股集體拉昇
2025年2月24日A股震盪調整,基建股集體拉昇。上證指數下跌0.18%,深證成指下跌0.08%,創業板指下跌0.67%。市場成交額20799.0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1121.30億元。全市場2791只個股上漲,2533只個股下跌。
風格上看,各指數漲跌幅排序為:穩定>周期>0>消費>成長>金融;小盤價值>中盤價值>中盤成長>小盤成長>大盤價值>大盤成長;中證全指表現優於基金重倉。
分行業看,30箇中信一級行業漲跌互現;表現相對靠前的是:建築(2.36%),建材(1.67%),房地產(1.58%);表現相對靠后的是:綜合金融(-1.61%),通信(-1.44%),醫藥(-0.95%)。概念板塊方面,多數概念板塊上漲,輪轂電機、碳纖維、Chiplet等大幅上漲;CAR-T細胞療法、CRO、昨日連板等大幅走低。
資金籌碼方面,主力資金2月24日淨流出668.46億元。其中超大單淨流出364.61億元,大單淨流出303.86億元,中單資金淨流入138.57億元,小單持續淨流入515.20億元。
2月24日,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以及中證1000等ETF成交額較上一交易日增加。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南方中證1000ETF和華夏中證1000ETF成交額分別為29.19億元、62.56億元、9.54億元、17.97億元、24.36億元、18.77億元和6.24億元,分別較上一交易日變化+2.93億元、+4.22億元、+0.92億元、+3.56億元、+3.99億元、+4.27億元、+1.81億元。2月21日主要寬基ETF資金流向顯示資金主要流入滬深300ETF,流入金額為11.66億元。
南向資金2月24日淨流入,合計137.64億港元。其中,滬市港股通當日淨流入108.00億港元,深市港股通當日淨流入29.64億港元。
2月24日,亞太主要股指收盤漲跌不一。恆生指數下跌0.58%,報23341.61點;恆生科技指數下跌1.19%,報5789.52點;韓國綜合指數下跌0.35%,報2645.27點;日經225指數上漲0.26%,報38776.94點;澳洲標普200指數上漲0.15%,報8308.20點。
2月21日,歐洲三大股指漲跌互現。德國DAX指數下跌0.12%,報22287.56點;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0.04%,報8659.37點;法國CAC40指數上漲0.39%,報8154.51點。美股三大指數普遍下跌,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1.69%,收於43428.02點;標普500指數下跌1.71%,收於6013.1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20%,收於19524.00點。熱門科技股中,美股「七巨頭」普遍下跌,特斯拉下跌4.68%,蘋果下跌0.11%,谷歌下跌2.65%,英偉達下跌4.05%。
本文基於客觀數據進行分析,本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金工:A股外資流出壓力減小,南向資金淨流入超500億港元——(2025.2.17-2025.2.23)微觀流動性觀察
市場情緒觀察
1. 本周整體市場估值繼續邊際回升,滬深300、創業板相對估值較低。
2. 本周市場交易活躍度持續上升,全A日均成交額上升至1.88萬億,創業板指周換手率為18.64%。
3. 本周大盤指數期權的隱含波動率邊際下降,標的價格上升,認沽認購比率繼續邊際回落,市場情緒偏向樂觀。
資金供給情況
1. 新發基金份額增加。本周新發基金份額邊際增加,股票型基金合併發行份額41.38億元。本周公募混合型基金估測倉位邊際上升,偏股混合基金估測倉位小幅度下降,分別為66.51%和81.38%。
2. 中證A500ETF流出居前。近一周股票類ETF規模減少302.41億元,上證紅利ETF流入居前,達5.76億元,中證A500ETF流出居前,達83.47億元。黃金類ETF淨流入16.36億元,流入規模較大,其他商品類ETF淨流出0.48億元。
3. 人民幣小幅升值,中美利差收縮,外資流出壓力減小。人民幣兑美元中間價較上周小幅度下降至7.1696。VIX恐慌指數較上周上升。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的預期略有回落。本周對最近一次(2025年3月19日)美聯儲會議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95.5%,而降息25bp的概率為4.5%。10Y中美利差收縮至2.69%。
4. 融資余額持續回升,本周槓桿資金情緒較前期略有回落,融資淨買入額為260.33億元。
5. 2025年2月16日大型商業銀行6個月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1.90%,較前周小幅回落。
資金需求情況
1. 本周解禁規模較大,減持市值有所邊際提升。近一周全A淨減持55.14億元。本周限售股解禁規模較上周顯著增長。限售股整體解禁規模為4656.41億元,解禁家次為78家。從解禁股情況來看,中國電信的解禁市值為4486.89億元,解禁市值居於首位。
2. 南向資金淨流入超500億港元。AH溢價本周持續下行,分位數繼續回落;本周南向資金延續淨買入,達512.12億港元,單周淨流入規模顯著增長。
市場結構及交易行為不確定性;股市資金面超預期變化;微觀流動性對股價變動預測能力有限;本文基於客觀數據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電子:Blackwell機櫃出貨預期走強,AI可穿戴應用加速——行業周報
本周(2025.2.17-2025.2.23)市場回顧
1)海外AI芯片指數本周下跌3.6%,英偉達股價受美國關税預期出現回調,成分股臺積電和博通受收購英特爾部分業務影響出現下滑。
2)國內AI芯片指數上漲12.3%,受阿里巴巴在算力上的影響及美國強化對國內算力芯片的管制預期,迎來上漲。
3)英偉達映射指數上漲7.4%,CSP大廠提高資本開支,側面驗證DeepSeek未削弱算力資本開支邏輯,英偉達股價上漲帶動相關產業鏈股價。
4)服務器ODM指數上漲5.5%,英偉達Blackwell機櫃出貨預期增強,服務器ODM板塊估值修復。
5)存儲芯片指數上漲9.0%,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消費端AI等板塊大幅升溫,帶動主要板塊存儲行情上漲。
6)功率半導體指數上漲4.5%;國元A股果鏈指數上漲5.2%,國元港股果鏈指數下跌0.4%。
行業數據
1)全球先進節點(20nm以下)擴張加速,2025年全球晶圓製造預計增長7%,其中先進節點產能增長12%,預計平均產能利用率將維持在90%以上。
2)SEMI預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收入1128.3億美元,2025-2026年將達到1214.7/1394.2億美元,同比增加7.66%/14.78%。WFE來看,代工和邏輯預計2024年持平,2025-2026年實現2.8%和15%的增長。
3)依視路提到Ray-Ban Meta從推出以來已累計出貨200萬部,2024年增長尤為突出,規劃到2026年年產能從200萬提升至1000萬部。
重大事件
1)ADI披露FY25Q1業績。收入24.2億美元,YoY-4%,毛利率68.8%,QoQ+0.9 ppt。工業領域佔比44%,QoQ+1%,汽車領域30%,QoQ+2%,通信佔比12%,QoQ+6%;消費電子13%,QoQ-15%。指引FY25Q2收入24-26億美元,預計工業和汽車增長。
2)鴻海2024年雲計算業務同比增長超過50%,佔整體營收比重首次超過50%,AI服務器同比增長超過150%,佔整體服務器比例從30%提升至40%以上。
3)黑芝麻預計2024年收入4.5-5億,同比增加44%-60%。
4)阿里巴巴24Q4資本開支318億元,環比提升80%,未來三年在雲+AI的基礎設施投入超過過去十年總和。
5)蘋果發佈iPhone 16e,搭載A18芯片,起售價4499元,OPPO推出新一代摺疊機Find N5。
上行風險:英偉達GPU供應鏈得到改善;工業和汽車行業需求邊際改善;存儲芯片供求關係改善;蘋果加速中國AI進展等
下行風險: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存儲芯片供過於求局面加劇;蘋果AI進展放緩,其他系統性風險等
通信:阿里巴巴資本開支超預期,關注中國科技資產重估——通信行業周報
市場整體行情及通信細分板塊行情回顧
周行情:本周(2025.2.17-2025.2.21)上證綜指上漲0.97%,深證成指上漲2.25%,創業板指上漲2.99%。本周申萬通信上漲8.09%。考慮通信行業的高景氣度延續,AI、5.5G及衞星通信持續推動行業發展,我們給予通信及電子行業「推薦」評級。
細分行業:本周(2025.2.17-2025.2.21)通信板塊三級子行業中,通信應用增值服務上漲幅度最高,漲幅為12.24%,通信終端及配件上漲幅度最低,漲幅為2.19%,本周各細分板塊主要呈上漲趨勢。
個股方面:本周(2025.2.17-2025.2.21)漲幅板塊分析方面,奧飛數據(42.77%)、世紀恆通(28.49%)、潤建股份(23.98%)漲幅分列前三。
阿里Q4財報發佈,資本開支環比增長80%
2月20日,阿里巴巴發佈2025財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個月的業績),釋放核心業務加速增長、AI業務向好的積極信號。
具體業績方面:該季度營收280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一致預期中樞為2773.7億元人民幣。其中,雲業務收入:收入317.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相比上一季度7%的增速接近翻倍。整體收入(不計來自阿里巴巴並表業務的收入)實現雙位數同比增長11%,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已連續六個季度三位數增長。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收入377.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主要受跨境業務強勁表現驅動。
資本開支為市場關注的核心點:單季度看,阿里巴巴在該季度資本開支大幅增長至317.75億元,環比大增80% ;自由現金流為390.20億元,同比下降31%,阿里巴巴明確表示,這主要由於公司對雲基礎設施的投入增加,部分被其他營運資金的變動所抵消。對於未來資本開支的展望,吳泳銘在業績交流會上説,阿里將積極投資AI基礎設施建設,未來三年在雲和AI的基礎設施投入預計將超越過去十年的總和。(信息來源:新浪財經)
國際政治環境不確定性風險、市場需求不及預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