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又砸給中國儒意27億,陽光保險圖的是啥

2025-02-24 23:59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險資舉牌熱還在持續。

2月21日,港交所信息披露顯示,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人壽」)躍升爲中國水務第三大股東,其持股比例已突破5%的舉牌線。

2025年以來,已經有四家險企舉牌上市公司。今年1月,平安人壽率先打響舉牌第一槍,先后舉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隨后,新華人壽和陽光人壽又分別對杭州銀行和中國儒意實施舉牌。

1月27日,陽光人壽公告,公司通過參與中國儒意非公開發行,認購中國儒意(0136.HK)6.54億股股票。認購協議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認購價格為2.37港元/股,陽光人壽此次認購的款項約27.11億港元。

本次交易前,中國儒意的董事會主席柯利明持股為18.32%,騰訊旗下WaterLily持股為17.75%,陽光人壽持股為3.4%。交易完成后,陽光人壽合計持有中國儒意11.42億股普通股,占上市公司交易后擴大總股本的7.15%,由此觸發舉牌。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4年以來險企頻頻舉牌的動作上看,買入標的主要是以公用事業、交運、環保、電力設備、銀行等高股息紅利股,舉牌流媒體公司還是首次,且中國儒意近十年都未曾進行現金分紅。

中國儒意的業績近年來並不突出,甚至盈利能力還連續下滑。2022年和2023年,中國儒意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9億元和6.9億元,同比下滑32.83%和12.64%。

2024年上半年,中國儒意營收表現喜人,實現收入18.4億元,同比上漲127.33%。營業利潤為10.23億元,同比上漲320.54%。不過,由於應付或然代價公允價值變動和包括電影版權在內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產生9億元的虧損,導致公司上半年實現了1.15億元的淨虧損。

自2025年開年以來,中國儒意至今累計下跌6.12%。截至2月24日,中國儒意的股價為2.3港元/股,最新市值為341億港元。

緣何看上中國儒意

中國儒意的前身為中國恆大控股的恆騰網絡,2020年,恆騰網絡以72億港元的對價收購了虛擬影院娛樂有限公司(VCEL),並通過VCEL控制了儒意影業、北京景秀及北京曉明三家公司。儒意影業旗下的影視劇製作業務以及線上流媒體南瓜電影也被收入囊中。

中國儒意現任董事長柯利明2009年從其兄長柯久明手中接管儒意影業,先后參與拍攝了《琅琊榜》、《羋月傳》、《咱們相愛吧》等電視劇,以及《縫紉機樂隊》、《送你一朵小紅花》、《你好李煥英》等電影,大多數票房或收視率成績較好。

2021年恆大暴雷后,中國恆大先后三次向柯利明、騰訊等股東出售了所持有的恆騰網絡股份。在此背景下,柯利明成爲了公司第二大股東並開始擔任公司董事長,恆騰網絡也於次年更名為中國儒意。

讓中國儒意和柯利明備受矚目的,是來自於對萬達電影的交易。

2023年7月,中國儒意以22.62億元的對價接手了萬達投資49%股權。同年12月,儒意投資又受讓了萬達投資剩余51%的股權,轉讓價款共計21.55億元。交易完成后,中國儒意、儒意投資,合計持有萬達投資100%股權,進而持有萬達電影20.03%的股權。柯利明也代替王健林,正式成為萬達電影的實際控制人。

對柯利明而言,在拿下萬達電影的控制權后,其也可以藉助萬達電影旗下近900家院線資產,打通電影產業鏈上下游。

2025年春節檔電影,《哪吒2》的大火讓萬達電影受益。智研諮詢數據顯示,今年1月,萬達電影以10.1億元的票房在中國集團院線電影票房排行榜位列第一。同時,由儒意影業和萬達出品的《唐探1900》也斬獲了超33億元的票房,票房僅次於《哪吒2》。

除了影視方面,中國儒意遊戲業務也擴張迅速。1月13日,中國儒意公告稱,公司將向騰訊控股的附屬公司收購其持有的永航科技30%的股權,代價總計8.25億元,其中包括現金7.425億元,以及中國儒意以2.432港元/股的價格向騰訊配發及發行3666.67萬股股份。

永航科技的核心資產包括《QQ炫舞》《QQ炫舞2》及《QQ炫舞手遊》等遊戲,該IP已累計數億註冊用户,使得永航科技近三年都保持着10億元以上的營收。

2024年上半年,中國儒意的遊戲業務收入為8.70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7.29%。而去年同期來自於遊戲業務的收入為4343.8萬元,同比大增1903%。從數據來看,遊戲業務已經成為中國儒意的重要收入來源。

陽光保險陷「業績變臉」質疑

陽光人壽本次是通過參與中國儒意定增達到舉牌線,保險業協會數據顯示,陽光人壽上一次觸發舉牌還是2023年10月舉牌天圖投資H股。

陽光人壽成立於2007年,是陽光保險集團組建的第一家控股子公司,主要經營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人身險業務。

2024年上半年,陽光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17.6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保險服務收入為80.24億元,同比增加2.1%。從投資端來看,近三年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4.14%,表現穩健。受上述原因影響,陽光人壽淨利潤同比增加14%,至27.66億元。

事實上,陽光人壽近兩年的盈利能力並不理想,基數太低也是2024年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財報顯示,2022年和2023年,陽光人壽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6.82億元和30.64億元,同比分別下滑25.85%和16.28%。

壽險公司和財險公司的雙雙不景氣,也使得陽光保險集團備受「上市即變臉」的質疑。

陽光保險擁有財產保險、人壽保險、信用保證保險、資產管理、醫療健康、數智科技等多家子公司。2022年12月9日,陽光保險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陽光保險的股權較為分散,截至2024年6月末,第一大股東北京誠通金控持股6.09%,北京鋭藤宜鴻和江蘇天誠物業分別持股5.74%和5.22%,其他股東持股比例均在5%以下。

自港股上市后,陽光保險的淨利潤已經連續兩年縮水。2019年-2023年,陽光保險的淨利潤分別為50.86億元、56.19億元、58.83億元、48.81億元、37.38億元。2022年和2023年,公司的淨利潤分別下滑17.03%、16.82%。

陽光保險的股價也隨着業績連續下跌,陽光保險的發行價為5.83港元/股,上市首日即遭遇破發。截至2月24日,陽光保險股價為3港元/股,較發行價仍下跌48.5%,最新市值為345億港元。

(轉自:達摩財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