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股市的AI股票倉位有多擁擠?

2025-02-24 18:02

(來源:瑞銀全球研究)

王宗豪

James Wang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

年初至今,中國AI股票的擁擠度評分僅微升0.02,表明更多資金可能會入場。由於之前機構投資者倉位較低,海外上市的中國AI股票此輪漲幅領先,而A股科技公司的機構持倉下降意味着今后有更大增持空間。

我們與瑞銀量化團隊合作,實時跟蹤AI相關股票的擁擠度。我們發現雖然中國AI相關股票的擁擠度上升,但仍低於2023年6月的短期高點。

此外,過去兩年中,美國AI相關公司的擁擠度評分上升0.2(該評分越高,表明交易越擁擠),而年初至今,中國AI股票的擁擠度評分僅上升0.02。

我們對中國AI相關股票的跟蹤顯示,年初至今其整體漲幅達24%,跑贏MSCI中國指數9%。

具體來看,跑贏的股票主要是港股和中概股中的互聯網和科技公司(年初至今上漲31%),而A股科技公司上漲9%。這可能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在此輪上漲前已超配A股科技公司,不過他們之后進行了減倉。港股和中概股則普遍被低配,即使在近期上漲之后,機構投資者的港股和中概股倉位也未達到異常水平。就A股相關公司而言,機構持倉的下降意味着今后有更大增持空間。

另外,其他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向數據表明年初至今,長線投資者(特別是新興市場基金)今年有增持中國股票。  

隨着更多公司在其經營活動中採用AI、探討AI相關機遇,此輪上漲範圍可能擴大到更多股票。然而,從歷史數據來看,中國科技主線行情不一定會帶動股市普漲。

MSCI中國指數目前估值為11.3倍動態市盈率,接近歷史均值11.7倍。考慮到投資者在等待業績發佈、今年兩會可能推出的政策措施(3月5日召開)以及美國對其貿易和經濟政策的評估結果(預計於4月1日前提交),我們認為市場短期可能有所盤整。

相對於港股,我們認為A股可能處於更有利的位置,因為A股年初至今的表現落后於港股,且A股對地緣政治影響的抗性較強。

考慮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企業盈利能力改善以及房價跌幅放緩,我們維持對全年股市的正面看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