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2-24 15:47
編者按:華爾街吹響「加倉中國」集結號!南向資金年內流入超2034億港元,港股牛市能走多遠?機構表示,短期市場或存震盪回調的壓力,中長期仍堅定看好中國資產重估行情演繹>>
華盛資訊2月24日訊,受益於DeepSeek崛起,自1月中下旬起,港股在科技股帶領下迅速走強。截至上周五收盤,恆生指數重回兩萬三,自1月13日低點以來,恆指已累計反彈逾23%;科指一路高歌至5800點上方,並一度突破2024年最高點,累計漲幅超37%。
值得關注的是,2月21日港股市場高開高走,最終恆生指數、恆生科技分別收漲3.99%、6.53%。數據顯示,恆生科技單日漲幅超6%的歷史上共有26次,其中20次為下跌市場中的反彈或行情底部啟動初期(2022年之后更加頻繁),6次出現在上行行情中的加速階段。廣發證券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加速階段6%+以上大漲之后,未來1-2周的下跌概率更高,而1個月維度的表現無明顯規律。
本輪港股上漲行情和去年5月、9月的2次有何不同?
中信建投指出,2024年5月的行情主要源自外資在亞太地區的再配置,在邏輯上屬於資金邏輯,一部分資本在24年4-5月重新迴流香港,這也是3月19日日本加息以來日經指漲幅領跌發達市場,而港股則領漲的最核心原因。這一輪的上漲與基本面關係不大,港股快速上漲后后續就轉為持續的下跌。
該行表示,2024年9月的行情主要源自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超預期,屬於宏觀政策邏輯。9月24日推出的一攬子政策,直接提振經濟和資本市場,政策強度遠超預期。隨后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政策再強化,再度點燃市場。
1月20日,DeepSeek-R1推理模型正式發佈。作為一個開源模型,DeepSeek的性能與OpenAI的o1相媲美,同時,其定價極具競爭力。憑藉高性能和低成本,加上春節期間信息傳播加速,DeepSeek持續引發市場關注。
本輪行情一方面體現了市場對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積極情緒,另一方面,全球市場對中國科技資產的價值重估,疊加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和外資的看好,進一步加速港股的上漲。
華爾街吹響「加倉中國」集結號!南向資金加速流入
今年以來,德銀、高盛、瑞銀、大摩等外資機構紛紛「唱多」中國。德意志銀行將DeepSeek稱為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其認為DeepSeek的崛起將推動中國的知識產權得到認可,且帶動的中國資產重估;高盛維持對A股和H股「超配」評級,預計到2025年底,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將上漲約20%;摩根士丹利在放棄看空立場后表示,儘管A股和港股自1月底以來已經出現顯著上漲,但外資尚未真正參與這輪反彈,仍有很大的配置空間。
WisdomTree Investments證券策略主管Jeff Weniger則指出,有些圈子認為中國可以在AI領域佔據領先地位。中國的「十巨頭」(Terrific 10)對「科技七姐妹」(Magnificent 7)形成競爭態勢,例如比亞迪和吉利挑戰特斯拉,阿里巴巴和京東挑戰亞馬遜。
他將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小米、比亞迪、京東、網易、百度、吉利、中芯國際列為這「十巨頭」,並直言「(美股)‘七姐妹’正在給中國‘十巨頭’讓位。
當然,華爾街這次「唱多」並非僅僅停留在口頭層面,真金白銀的增持和流入也印證了他們對中國市場的樂觀預期。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周二發佈的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1月外國投資者積極佈局中國資產,中國股票和債券吸納的外資淨流入總和超過了100億美元,這也是自去年8月以來,外資首度同時加碼中國股票和債券。
日前有消息稱,遊戲驛站CEO、「迷因股之王」Ryan Cohen個人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增至10億美元,即約700萬股。美國對衝基金大佬、億萬富翁投資人大衞•泰珀旗下AppaloosaLP在美東時間2月10日向美國SEC提交了13-F文件。文件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該對衝基金全面增持了中概股和中國股票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除了華爾街外資機構,南向資金在本輪港股回升中也呈現持續加碼的態勢,參與度不斷提升。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額達2034.0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近日港股南向資金整體仍保持強勁的淨流入趨勢。其中,2月18日,南向資金單日淨流入額為224億港元,成為近四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購買日。
港股多重因素共振,能否支持長牛?機構如何把脈后市行情
短期內,國金證券判斷港股「躁動行情」將延續,以情緒擴張(有透支但並未極端)和增量流動性為主導。今年下半年,港股或邁入「牛市」,先決條件一是分子端對內地基本面修復更加敏感;二是分母端更加受益於外資重新迴流人民幣資產。可能觸發港股市場波動因素也有兩點,一是國內基本面退坡(PMI、M1等),二是海外分母端擾動重新升溫。
國泰君安研究部分析,短期來看,3月重要會議政策預期的支撐與海外關税政策預期的改善令港股市場上漲,DeepSeek在AI領域的突破成為本輪行情啟動的重要導火索。從中期來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與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繼續託底經濟基本面和防範化解風險,港股底部有支撐,產業主線或逐步明朗,並將逐漸逆轉悲觀謹慎的態度。海外方面,海外利率逐步下降仍然是確定的趨勢,壓制港股市場的力量將逐漸緩解。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表示,短期內,一方面,恆生科技指數漲至2022年1月21日以來高點,未來或面臨調整以及部分投資者獲利了結,從而帶動港股市場高位震盪。另一方面,近期港股業績陸續披露,業績超預期個股或迎來交易性行情,建議關注:一、科技板塊( $03033.HK、 $07226.HK )依然具備較高投資機會。政策支持和技術發展下,AI應用落地加快,科技股有望從估值抬升階段步入盈利兑現階段;
恆生科指成分股 |
PE(TTM) |
年內漲幅 |
阿里巴巴-W |
20.3 |
68.1% |
快手-W |
15.1 |
41.2% |
比亞迪電子 |
29.6 |
38.4% |
聯想集團 |
14.1 |
34.9% |
京東集團-SW |
13.3 |
18.8% |
理想汽車-W |
20.6 |
16.4% |
網易-S |
16 |
15.6% |
百度集團-SW |
9.8 |
8.2% |
美團-W |
27.9 |
7.4% |
美的集團 |
13.2 |
-4.2% |
數據篩選:恆生科指成分股;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止:2025.2.23 |
二、在國內擴內需、穩消費等政策刺激下,港股消費股業績有望大幅改善;
港股必須性消費行業 |
PE(TTM) |
年內漲幅 |
衞龍美味 |
16.2 |
10.6% |
萬洲國際 |
10.2 |
2.8% |
中國旺旺 |
12 |
1.8% |
中國飛鶴 |
12.6 |
-0.2% |
珍酒李渡 |
13.8 |
-1.5% |
海底撈 |
18.5 |
-2.0% |
華潤啤酒 |
13.9 |
-3.2% |
蒙牛乳業 |
14.1 |
-5.2% |
頤海國際 |
16.6 |
-6.4% |
青島啤酒股份 |
14.1 |
-12.3% |
數據篩選:PE<行業平均;市值≥10億港元;數據截止:2025.2.23 |
|
|
三、在海外不確定因素擾動下,港股高股息策略 $03110.HK 仍具備吸引力,尤其是積極進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標的。
華泰證券認為,短期維度,不排除港股部分前期漲幅較多的標的或存震盪回調的壓力。但中長期而言,仍舊堅定看好中國資產價值重估行情演繹。配置上,科技領漲、熱點有望擴散,此后仍舊可採用啞鈴型配置:1)配置在DeepSeek發佈催化下盈利預期有所上修的港股互聯網與科技硬件標的;2)配置受益於春節消費數據回暖、盈利預期有所上修的消費板塊,其中可重點觀察把握新消費標的(如盲盒、國產美粧等);3)盈利預期相對穩健的紅利標的,仍可作為底倉配置選擇。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