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萬億消費之城,深圳「新變化」有「新密碼」│數讀深圳③

2025-02-23 09:40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李金萍 深圳報道

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計,上海、重慶、北京、廣州、深圳、成都、蘇州七座城市位居2024年中國城市消費前七強,也是萬億消費之城。

之於深圳,這座城市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37.7億元,同比增長1.1%,在一線城市中增速領先。

誰在撐起深圳消費市場平穩增長?隨着各城區經濟成績單公佈,給了我們一個顆粒度更細分的觀察視角。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發現,共有6個城區跑贏了深圳全市的平均增速,分別為光明區(9.8%)、大鵬新區(9.6%)、南山區(6.8%)、寶安區(5.1%)、深汕(4.3%)、龍華(3.5%)。

值得注意的是,「新興消費市場」表現搶眼。

具體來看,模式上,首發、首秀、首展、首店集聚,深圳「首發經濟」十分火熱,全年開出100多家首店的南山區藉此在消費市場越位突出;類別上,藉助「以舊換新」、「智能硬件」浪潮,寶安、龍華和深汕亦表現不俗。

六區消費破千億

深圳作為萬億消費之城,2024年,福田區、寶安區、龍崗區、南山區、羅湖區、龍華區這六座城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千億。

其中,南山區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87.15億元,超過龍崗區躍升至深圳第三大消費大區。

位次躍升的還有龍華區。2024年,龍華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405.86億元,躍居深圳消費第五大區。

這背后,或與重大商業項目有關。去年,龍華區新能源汽車類同比增長22.2%。開市客(Costco)開業首日會員開卡數超14萬人,居全球各門店第一,若按照限時優惠會員價199元來估算,這意味着開市客深圳首店開業首日,僅憑會員卡一項消費就已先賺2786萬元。

傳統的消費大區中,福田區、寶安區也憑藉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穩固了深圳的消費基本盤。

福田區目前雖暫未公佈最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但根據2025年福田區政府工作報告,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再次穩坐廣東省各區縣第一。

2024年,福田區實施兩輪「兩新」政策,拉動銷售額增長10倍,總量超過40億元。在家電產品換新、智能居家適老化消費方面,福田區排名深圳市第一。相關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福田CBD商圈日均去重客流超過200萬人次,客流密度位居深圳商圈之首。

寶安區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633.88億元,同比增長5.1%。

去年,寶安的多個消費IP成功出圈。全國首個熊出沒主題商場、萬豐海岸城、華潤雪花啤酒小鎮等特色商業新項目均吸引了不少「流量」。2025年,會展灣花園城、深圳大悦城、前海華發冰雪世界、寶安山姆會員店等項目也將陸續入市。

首店、新商業項目落地哪里

從商業體角度觀察,2024年最受商業項目喜愛的當屬寶安區。

2024年,深圳新商業加速入場,搶佔消費市場蛋糕,相關消息顯示,深圳有超過20個新商業項目入市,新增商業總體量超125萬平方米。據不完全統計,其中寶安區以新開4家商業項目的成績領跑全市。

全國首個熊出沒主題的寶安華強廣場、萬豐海岸城等大型商業項目備受矚目。以寶安華強廣場為例,該項目去年國慶假期連續7天客流量飄紅,日均客流量達12萬人次。節后迴歸常態,日均客流量也穩定在4萬人次左右。

首發經濟領域,南山則表現最為突出。

去年,深圳迎來首店開業的豐收之年,全年新開首店461家,平均每天就有一家首店開門迎客。

深圳新開首店不僅數量多,其首店能級也在不斷地拓寬,越來越多國際品牌選擇來深圳開店。截至2024年10月末,深圳2024年累計新開的國際品牌首店達到69家,中高檔及奢華品牌佔比達到80%,瑞典香氛品牌LYDEEN、美國輕奢運動品牌GALTSAND等海外知名品牌更是將中國首秀選擇深圳,這意味着深圳的商業環境吸引力正在不斷提高。

從區域來看,南山區大力全年共引進141家品牌首店,數量全市最多;福田區新引進首店數量突破100家;寶安區暫未公佈全年數據,但其2024年1~10月,全區共引進各類首店65家,佔深圳全市新引進總量的約20%。

六大消費城區依然是首店品牌的重點佈局區域,反映出消費大區對於消費業態能級提升有着更為迫切的需求。

除首店外,IP潮玩店、寵物美容、兒童樂園等聚焦垂直消費羣體的新興消費業態也在深圳加速佈局,積極搶佔消費市場份額。

2024年深圳涌現出一批「谷子經濟」新地標,如豐盛町。據不完全統計,豐盛町內共有14家谷子店,包括寶咪谷屋、龍門雜貨鋪等。每到周末,這些谷店人氣火爆,部分店鋪因店面空間有限,在客流高峰期還需顧客在店外排隊等候選購。

「體育+」「AI+」或成新密碼

2025年,哪些「流量」會進一步推動深圳各區消費發展?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發現,由體育賽事帶來的「體育+」將成為首要流量。

深圳作為平均年齡僅有32.5歲的城市,年輕人眾多,也愛運動,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深圳居民人均體育消費支出為3873.13元,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7.9%,處於全國領先位置。

2025年,深圳也迎來了多項重磅體育賽事,U20男足亞洲盃、乒乓球亞洲盃、女籃亞洲盃、第十五屆全運會等大型賽事將先后在深圳舉辦,有望為深圳消費市場帶來更多流量。

深圳也正在強化「體育+」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相關業態佈局。2024年7月28日,大運中心體育館重要商業配套項目大運天地開幕;深圳版冰雪世界項目華發雪世界也將於2025年第四季度開幕。

相關行政區也提出打造體育IP,比如在第十五屆全運會中,光明區作為分賽區,將承接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等5個體育場館建設,舉辦足球、馬術、自行車等3大體育賽事。

「以舊換新」也將繼續成為深圳2025年的重要動力。

2024年,深圳開展汽車、家電、3C數碼、智能家居、電動自行車等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拉動消費超420億元,惠及消費者超500萬人次。2024年深圳全市新能源車消費增長11%,家用電器類消費增長26.8%。

2月21日,深圳市商務局再次發佈2025年汽車置換更新和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指引,消費者在2025年置換汽車將享受補貼15000元,汽車報廢更新則將享受最高補貼20000元。

在2025深圳消費品以舊換新國家補貼政策發佈會上。深圳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享受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同時加快擴充補貼品類。

2025年,人工智能+消費或也值得格外關注。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AI+消費」也被予以更多期待,如人形機器人在養老等領域的應用。在2月10日召開的國常會中重點提出促進「人工智能+消費」,持續打造消費新產品新場景新熱點。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陳新年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人工智能+消費」將對服務消費和商品類消費起到提升擴展作用,一方面通過AI技術賦能消費場景,可以優化消費體驗。另一方面通過AI技術在餐飲、化粧品、金銀珠寶等產品消費應用,產生新的消費需求。

深圳已經開先行探索,早在2024年7月,就已經啟動「ROBOHUB蘿卜哈哈」項目場景運營,該項目以「人、貨、場」的商業模型,為居民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

同時,2月8日,深圳市在發佈的《2025年「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營造放心消費環境」若干措施》中,明確提出將出台AI機器人餐廳、無人售賣等新業態許可審查和合規指導制度,擴大優質消費品供給。

以上流量只是深圳2025年萬億消費市場可能迎來變化的冰山一角,萬億消費之城有哪些更多變化,值得期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