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蝶集團徐少春:AI會取代數據分析、代碼編寫類工作

2025-02-23 09:02

專題:第八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佈會

  第八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暨成果發佈會2月22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啟航2025:新藍圖 新動能 新作為」。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出席並演講。

  徐少春表示,DeepSeek的出現,打破了AI的霸權,中國迅速地進入了一個AI普及的時代。他指出,AI對每一個管理者都會產生影響。AI會取代標準化、重複性高、數據驅動的任務,比如機械化勞動、數據分析類工作、代碼編寫、駕駛類工作等等。但他同時認為,人類有真心,而AI沒有。人類有直覺與創造力、複雜決策與引導力、情感與信任、道德與倫理等等,這些都是真心的體現,而AI永遠不可能有。即便AI表現出類似這些特質,那也是數據計算出來的,是假的。

  他建議,擁抱AI,也要放下AI。既要儘可能地使用AI,但也要給自己安靜的時間,放下AI。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下午好!

  今天在座的都是領導者和管理者。那麼,AI來了,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怎麼把握它的變與不變呢?

  在農曆新年前,1月27日,在美國各大APP市場,DeepSeek成爲了排名第一的應用,當天晚上,英偉達等一些美國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受到了很大的波動,英偉達市值下降了18%,蒸發6000億美元。這些數據和事實表明,DeepSeek的發佈對全球科技市場和產業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25年2月13日,馬克·安德里森,硅谷知名風險投資家説,DeepSeek的發佈是中國經濟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金蝶這些年一直在做軟件,最近這幾年也有研究AI。但是受大模型的限制,AI應用的門檻和成本比較高,不敢輕易使用。DeepSeek的出現,打破了AI的霸權,中國迅速地進入了一個AI普及的時代。我在想,AI影響這麼大,對每一個管理者都會產生影響。今天我跟大家分享這個主題:AI時代的管理者的變與不變。

  變化一,管理者要從經驗驅動轉向AI智能驅動。AI不只是工具,而是新質生產力平臺,是管理決策的新引擎。過去是人治思維,未來將是AI+管理思維。過去是記錄系統,未來將是預測分析智能體。過去是主觀判斷,未來將是AI推理輔助決策。在我們每一個企業里,能夠用AI替代的或者能夠用AI輔助決策,要儘量地使用AI,這是第一個變化。

  變化二,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已經過時,管理者要從指揮者變成協調者,甚至願景的引導者。AI讓組織結構更加扁平,管理者要學會去中心化領導,進行願景領導。過去是金字塔式,未來要消除中間層。很多傳統企業過去是剛性組織,未來應該DAO式的敏捷組織。過去管理者是指揮者,未來是協調者、戰略家。

  變化三,管理者的核心任務不再是指揮員工,而是讓AI+人協作,最大化員工創造力。AI讓知識工作者更高效,管理者要重新定義人才管理。管理學一百年來的理論證明,過去依附於產線,現在和未來更多依附於自己。過去是依靠傳統的知識自己去搜索、去找,現在AI可以替代這部分工作;未來要創造新的技術。過去強調人才梯隊,未來強調人才密度。過去是單邊作戰,未來是智能體和人協同作戰。

  變化四,AI不僅是提升效率,而是要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管理者要學習如何利用AI去塑造新的競爭力。AI讓企業管理者需要具備AI原生商業模式的思維。過去是數字化轉型,未來是智能化轉型。過去是傳統經濟或者平臺經濟,未來是智能體經濟。比如在工廠里的物理機器人,在很多企業里的數字化平臺都會演變成一個智能體生產力平臺。過去是傳統模式,未來是AI訂閲模式,在我們軟件行業就是SaaS模式。

  變化五,AI帶來的不僅僅是效率提升,還有潛在風險。管理者要建立AI倫理和安全機制。我覺得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正在進行的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工作,可以引入AI倫理。

  當然,AI會帶動很多的變化。AI會取代標準化、重複性高、數據驅動的任務,比如機械化勞動、數據分析類工作、代碼編寫、駕駛類工作等等。但是因為AI的出現,管理者會釋放更多的時間去創造新的趨勢。我想還會有很多的變化,但是不變的是什麼?不變的是人類有真心,而AI沒有。人類有直覺與創造力、複雜決策與引導力、情感與信任、道德與倫理等等,這些都是真心的體現,而AI永遠不可能有。即便AI表現出類似這些特質,那也是數據計算出來的,是假的。比如説在關係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人類有直覺和領導力,而AI只是根據算法和數據進行計算與決策。又比如,當你問AI「你最近好嗎?」時,它不是真正處在你的處境,沒有你的經歷和心靈的感受,而是根據數據選出最可能讓你感到滿意、可以理解的一句話。當然,這些不變的東西就是我們的真心,就是能夠把我們內心的無盡寶藏發揮出來。

  在這里,我還有幾點建議給管理者:

  第一,擁抱AI,也要放下AI。既要儘可能地使用AI,但也要給自己安靜的時間,放下AI。

  第二,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時提到了「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們要立志成為一個善用AI、成就他人的人。勤學,不僅要學習AI知識、各種各樣的知識,更要勤奮學習聖賢之學,做一個高維的人。只有高維的人才能提出好問題。改過,有過就改,無過加勉。責善,責團隊之不善,責自己之不善。如此這樣,你的這顆真心就會更加純粹、更加堅定,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最后一點,管理者要有三力:心力、體力、腦力。AI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腦力,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提升體力。但是在AI時代,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心力,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

  最后,讓我們以真心為定海神針,以AI為萬變利器,共商共建共享一個美好的AI+管理新世界。我還有一句話想説,我探索中國企業管理模式超過17年。過去都是學西方的管理,AI時代來了,中國的管理者可以創新我們自己的中國管理模式。讓我們一起努力!謝謝各位!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閲,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