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南財觀察丨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提「人工智能+千行百業」,佛山版DeepSeek走向更廣更深處

2025-02-22 16:37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高慧超 實習生張萬宇 侯若琳 佛山報道

在全國因Deepseek而沸騰時,在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走在前列的佛山,也快速開啟了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深度求索。

1月23日,金賦科技自主研發的「金賦大模型」完成了生成式大語言模型備案,實現了佛山大語言模型「0的突破」;2月中旬,佛山市人工智能應用賦能中心全面接入DeepSeek,將面向超20個細分行業,提供上百種模型產品及定製化解決方案;與此同時,美雲智數、蒙娜麗莎等佛山龍頭企業紛紛接入Deepseek,點燃「AI+業務」數智轉型新引擎。

人工智能應用也成爲了近期佛山市兩會熱議的焦點,最新發布的2025年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不僅8次提及人工智能,為歷年最多,更第一次提出實施「人工智能+千行百業」行動計劃,釋放出搶抓AI機遇的強烈信號。

佛山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均認為,佛山作為製造大市,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發力人工智能應用不僅具有天然優勢,更是產業升級的關鍵所在。但與此同時,佛山人工智能應用還存在應用程度不深、AI人才短缺、生態不夠完善等問題,制約着人工智能進一步賦能製造發展。未來還需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生態構建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人工智能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應用「三特色」

整體來看,佛山人工智能應用具有行業覆蓋面廣、民營企業引領、供需端協同並進的三大特點。

佛山製造業門類齊全,素有「三五成羣、十有八九」的説法,31個製造業大類幾乎應有盡有。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豐富、行業覆蓋面十分廣泛。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佛山家電、裝備製造、機器人、陶瓷、生物醫藥、鋁材、家俱、食品等產業均已開始探索AI應用。又尤以龍頭民營企業應用AI早、成績突出,佛山泛家居和裝備製造兩大萬億產業龍頭企業早已搶飲「頭啖湯」。

伊之密已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製造業的研發、生產、供應鏈與服務全鏈條中。」佛山市人大代表、伊之密黨委書記曾繼華介紹,基於AI算法優化產品設計,企業開發智能壓鑄工藝平臺,縮短30%研發周期,降低15%材料損耗;企業生產的注塑機,通過AI視覺檢測系統實現了99.5%的缺陷識別準確率。

美的集團已全面擁抱AIGC,在研、產、供、銷、服務各個領域全面推廣,不到1年時間,藉助AI的力量就在整個製造領域和辦公領域降本超過1億元;海天味業自主創新研發了「AI冷凍機組系統」、「AI豆臉技術」、「AI電子鼻」等應用,已實現全流程AI賦能,1月14日,企業高明工廠獲評「燈塔工廠」。

有意思的是,佛山企業既是AI應用的需求方,也是AI應用的供給方,不僅能推動本地企業智能升級,還能形成一套製造業AI升級「佛山方案」向全國輸出。

近兩年,美的集團已投入數億元開展AIGC技術研發。依託自身龐大的數據資產和知識庫,美的集團通過深度訓練與優化,成功研發出專為製造業設計的垂直領域小模型。相比通用大模型,它們能更精準、高效地為企業賦能。

美雲智數AIGC產品經理曹志錚介紹,目前,這些小模型已在美的集團多個業務場景中成功落地,包括AI視覺質檢和AI計劃排產等,為企業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這一探索還為製造企業的AI升級開闢了新路徑。如今,美的旗下美雲智數已開始向外界提供專業的製造AI應用解決方案,助力更多企業實現智能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軟件服務商外,佛山還「誕生」了一批AI應用硬件服務商。

「如今,工廠要求機器人要越來越智能,最好能‘開箱即用’,這就離不開AI的應用與賦能。」佛山市政協委員、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洪波説,以嘉騰機器人在智能倉儲領域的實踐為例,通過AI技術,移動機器人已能夠自主判別物品的位置和擺放狀態,並根據這些信息自動調整叉車的姿態,完成精準擺放。

據悉,近年來,佛山正大力培育智能機器人產業。2024年,全市智能機器人整機產值約65.22億元,同比增長33.6%,機器人及相關產業營收約600億元。

突破數據與人才瓶頸

雖然佛山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多個代表、委員均認為,其在深度應用上還存在較多不足。

佛山市人大代表、廣東用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汶傑坦言,佛山製造企業在人工智能應用上多停留在基礎層面,如質量檢測和簡單文書工作。在複雜工藝流程優化、精準排產、供應鏈預測等關鍵環節應用較少。

為何未能深度應用人工智能?企業數據治理不足、標準不統一是重要原因。

佛山市政協常委、廣東大明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曾源鍾錶示,佛山人工智能應用在數據共享和模型優化方面仍需加強。其中打破「數據孤島」是當務之急。

曾繼華也坦言,企業在AI探索中遇到生產設備異構化導致數據標準不統一問題。后面是通過自研YI-Factory平臺實現多協議兼容,打通90%以上設備數據鏈路,並結合成熟大模型和算力基礎設施降低成本才解決問題。

完善數據治理需要大量的探索與實踐。因此,曾源鍾建議佛山支持企業搭建大模型服務平臺,推動大模型技術的合規化、規模化應用;同時搭建「算力超市」,建立製造業模型中心,為企業提供豐富的模型和算法資源。

制約人工智能應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佛山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短缺。

「佛山本地院校AI相關專業設置滯后,人才培養難以滿足需求,同時受一線城市虹吸影響,外部AI人才流入難、留存率低。」葉汶傑説,建議佛山大力推進產教融合,完善AI教育體系。鼓勵高校與AI頭部企業合作,增設AI特色專業。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實驗室和實訓基地,開展訂單式培養。同時,開展「AI全員技能提升工程」,推動企業員工參加培訓。

陳洪波則表示,除了「本地築巢」外,佛山還可以「飛地引鳳」,只求人才為我所用。在北上廣深杭等AI產業發達的城市設立「佛山AI人才飛地」,吸引高端人才為佛山企業提供遠程研發和技術諮詢等服務。

佛山AI人才、技術應用的不足,本質上是人工智能創新生態不夠完善,而要推動AI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就不能「單點發力」,必須完善整個創新生態體系。

佛山市政協委員、廣東創亞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飛就建議,佛山打造AI自主創新實驗區,以解決高端創新生態不足和科技投資與產業協同不足的問題。可通過設立AI自主創新實驗室,構建「科技產業鏈+金融支持」模式,建立全球科技人才交流機制,吸引高端人才進駐。

秉承「越是開放共享越是豐富多元」的理念,高飛建議打造佛山AI開放式實驗區,通過建設AI共享實驗室實現資源共享,打造AI學習與創新中心,開展全民AI教育,設立平臺和基地培訓大量AI技能人才,孵化更多創新企業,推動中小企業升級,讓佛山成為全球AI普惠創新示範城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