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創歷史天量!港股阿里巴巴大漲近15%,成交額超440億港元,知名機構紛紛上調其目標價

2025-02-21 20:57

2月21日, $阿里巴巴-W (09988.HK)$ 港股上漲近15%,成交額超444億港元,創了歷史天量。隔夜$阿里巴巴 (BABA.US)$美股收盤價也大漲了超8%,報135.97美元/股。由於阿里巴巴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業績大超預期,季度資本開支達318億元,環比大增80%。高盛、花旗銀行等多家機構紛紛上調該公司股價。

未來三年將加大投入三大AI領域

2月20日晚間,阿里巴巴發佈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2801.5億元,同比增長8%;淨利潤464.34億元,同比增長333%;季度資本開支達318億元,環比大增80%。報告期內,電商業務增長加快,阿里雲商業化收入重回雙位數增長,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六季度保持同比三位數增長。

在隨后的2025財年三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表示,未來三年在雲和AI的基礎設施投入預計將超越過去十年的總和。

吳泳銘表示,未來三年,阿里將加大投入三大AI領域:

第一,投入AI和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建設。AI時代對於基礎設施有明確而巨大的需求,將積極投資於AI基礎設施建設,未來三年在雲和AI的基礎設施投入預計將超越過去十年的總和。

第二,投入AI基礎模型平臺以及AI原生應用。AI基礎大模型對於行業生產力變革具有重大意義,將大幅提升AI基礎模型的研發投入,確保技術先進性和行業領先地位,並推動AI原生應用的發展。

第三,投入現有業務的AI轉型升級。對於電商和其他互聯網平臺業務,AI技術升級將帶來用户價值的巨大提升機會,因此將持續提升AI應用的研發投入以及算力投入,運用AI技術深度改造升級各業務,把握AI時代的新發展機遇。

此外,吳泳銘還表示,阿里集團在AI戰略里面的首要目標是AGI( 通用人工智能)的實現,可能遠遠超過現在可見的任何一個應用場景。從實現AGI的商業價值來看,AGI的標準定義是能夠完成80%以上的人類的能力,那麼全球GDP的50%支出其實是就業者的勞動工資支出,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因此阿里巴巴預判如果實現AGI,人工智能相關產業大概率將會是全球最大的產業,有可能影響或者替代現在50%左右的GDP構成。

成交額超400億創歷史天量

2月21日,截至港股收盤,阿里巴巴港股上漲近15%,成交額超410億港元,創下了歷史天量。收盤價報138.5港元/股,公司最新市值達2.63萬億港元。

阿里巴巴港股作為$恆生科技指數 (800700.HK)$的第二大權重成分股,當天恆生科技指數也大漲了6.53%,創下了近三年的新高,2025年年初至今累計上漲幅度超過30%。

由於阿里巴巴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業績大超預期,季度資本開支增加等原因,高盛、花旗銀行等多家機構紛紛上調該公司股價。

當天,高盛發表報告稱,阿里巴巴截至去年12月底止第三財季業績大超預期,且管理層在業績電話會議上所提出人工智能相關的資本支出指引高於預期,上調該股美股和港股目標價,由117美元和114港元分別升至160美元和156港元。維持「買入」評級。該行指出,上調目標價原因是內地核心電子商務業務利潤穩定,以及2026和2027財年阿里雲收入增長加快至各23%和25%,原預測增長各13%和14%。

此外,當天,花旗銀行將阿里巴巴目標價從138美元上調至170美元;大和證券也將阿里巴巴目標價從140港元上調至165港元。

花旗Alicia Yap等多位分析師在報告中認為,阿里巴巴的季度業績整體好於預期,尤其是淘天集團,向商家收取的服務費(CMR)增長等料將支持股價積極反應。淘天集團CMR由上季度的同比增長2%提速至增長9%,受網站商品交易總額(GMV)增長及佣金率改善推動。后續關注年初至今的消費趨勢、以舊換新政策效果、雲收入增長前景、淘天集團和雲業務的息税前利潤和攤銷前利潤(EBITA)趨勢,對資本支出的任何評論以及管理層對人工智能轉型的看法,維持買進評級。

匯豐環球研究分析師表示,由於人工智能需求強勁增長,預計阿里巴巴的雲業務收入將加速增長。他們指出,得益於好於預期的客户管理、佣金增長和雲業務擴張,截至2024年12月的財季阿里巴巴該核心業務收入令人驚喜。有鑑於此,該券商將2026財年阿里巴巴雲收入增長預期從之前預測的12%上調至17%。

匯豐環球研究分析師還強調,從今年1月至2月的需求激增情況來看,阿里巴巴的AI雲收入有可能面臨正面刺激因素。他們補充道,大約60%至70%的新客户需求與AI推理有關。匯豐維持阿里巴巴ADR買進評級不變,並將該股目標價從128美元上調至160美元。

編輯/rice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