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21 17:5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轉自:抱朴財經
一個獨角獸企業比較多的城市,它的經濟比較活躍,投資人、企業家看好,而且廣州這些獨角獸企業大都是高科技企業,或者科技含量很高的企業。
作者:今綸
很多人對廣州的印象就是廣州是一座美食之城,這當然也沒錯,但是,這只是廣州的諸多標籤之一。
很多人不知道,廣州也是一座實力強勁的科技大城,而且在國際上的排名還相當靠前。
2025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透露:
2024年廣州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首次超千億元,科研城市排名躍升全球第八位;
獨角獸企業增至24家、數量居全球城市第九。
一個全球「第八」加上一個全球「第九」已經足以證明廣州作為科技大城的咖位,但廣州的科技含量遠不止於此。
01
廣州對科研支持力度處於第一檔
「科研城市排名躍升全球第八位」的含金量如何?這可是權威機構出的排名。
2023年底,全球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在線發佈《自然》增刊《2023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其中全球領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最新名單顯示,廣州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躍升至全球第8位。
根據自然指數所追蹤的82種自然科學期刊上的科研產出情況,中國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數中的表現持續上升。
廣州近年來從2018年的第15位,至2022年首度躋身全球前10強,2023年再進2位,已趕超東京都市圈和巴黎都市圈,不過,大名鼎鼎的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灣區在廣州前面。
應該説這個含金量是夠高的。
「2024年廣州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首次超千億元」也是一個標誌性突破,截至目前,去年只有北上廣深的研發投入是超過千億元的,杭州尚未公佈數據。
因此,廣州對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處於中國第一檔,這是毫無疑問的。
正是因為廣州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表現,助力了廣州繼續提升在全球的綜合排名:
2024年底,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的「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在其官方網站發佈了2024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廣州位居第22位,排名大幅提升,穩居世界一線城市,也是廣州在該榜單上的最高排名。最新排名中,中國一線城市有香港、北京、上海、廣州、臺北、深圳六個。
GaWC對城市進行排名的考量因素包括:
是否具有國際性併爲人熟知;是否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且具影響力;是否擁有相當大的人口;是否擁有重要的國際機場;是否擁有國際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公司總部和股票交易所,並對世界經濟起關鍵作用;是否擁有蜚聲國際的文化機構,如博物館和大學;是否擁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等。
廣州的綜合實力,包括科技實力在繼續前進,因此在全球的排名也在繼續前進。
02
廣州獨角獸企業數量全球第九
廣州在2024年的重要新聞之一是「獨角獸企業增至24家、數量居全球城市第九」,這意味着什麼?
什麼是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增加意味着什麼?
獨角獸企業是投資行業尤其是風險投資業的術語,通常指那些創辦時間相對較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新創業公司,少部分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不僅是優質和市場潛力無限的績優股,而且商業模式很難被複制 ,廣泛分佈於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醫藥健康、新消費、軟件和信息服務等多個領域 ,最初是美國牛仔風投的創始人兼風險投資家李艾琳在2013年提出的。
也就是説,一個獨角獸企業比較多的城市,它的經濟比較活躍,投資人、企業家看好,而且這些企業大都是高科技企業,或者科技含量很高的企業。
簡而言之,獨角獸企業的數量是一個結果,是城市營商環境、研發投入、高校資源、資金募集、人才匯聚等諸多因素匯聚的結果,只要諸多要素優秀,結果肯定是比較好的。
廣州這個「全球第九」的來源是哪里?
2024年4月,胡潤研究院發佈《2024年全球獨角獸榜》, 廣州市有24家企業上榜,位居全球城市第9、全國城市第4,總量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十大獨角獸廣州佔2席,分別為希音(第3)、廣汽埃安(並列第10)。廣州2024年有立景創新、庫洛科技、中科宇航、中芯種業、黑格智能、雲舟生物共6家新上榜企業,佔廣州2024年榜單數量的四分之一。
廣州獨角獸企業增量居全國第2(僅次於合肥增量3家)。
合肥近年來風頭很勁,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廣州去年的獨角獸企業增量僅次於合肥。
事實背后的數據是:2023年,廣州全市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43%,創近十年最大增幅,去年破千億,廣州在研發上投入力度越來越大。
無論是科研城市排名,還是綜合排名,以及獨角獸企業數量都在佐證廣州是一座科技大城,但這只是廣州科技實力的一部分數據而已。
03
廣州「雙萬億」科技含量更高
就產業比例來説,廣州的新興產業其實一直在擴大比例。
2024年,廣州「3+5」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超萬億元,佔全市GDP比重提升到32.3%。
(三大新興支柱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五大新興優勢產業涵蓋智能裝備與機器人、軌道交通、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與精細化工、數字創意)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個「32.3%」是佔整個大盤子的32.3%,不是佔工業這個盤子的32.3%,所以説,比例已經相當高,但是未來會繼續提升。
僅從這個比例來説,廣州當然是科技大城。
其中,集成電路、超高清視頻及新型顯示產業去年全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5.8%、7.5%,服務機器人、模擬芯片、集成電路圓片、液晶顯示屏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2.0%、23.7%、68.9%、2.3倍。
關鍵是現金流也還可以,從外貿數據來看:
重點出口商品中,汽車(含底盤)出口形勢較好,增長41.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值增長11.7%,其中光電、生物、材料、航天航空等領域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值分別增長27.3%、30.6%、63.1%和73.8%。
也就是説,廣州的科技產品不但造出來了,而且賣出去了,更重要的是這個變現的速度是雙位數增長的。
2024年,廣州的消費和出口繼續破「雙萬億」,保持「雙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萬億元、進出口總值1.12萬億元。
但實際上,廣州2024年的「雙萬億」已經不是此前的「雙萬億」,結構已經變了,科技含量更高,更多的高科技廣貨正在通過各種渠道跨江過海,滿足了消費者需求,也為廣州企業賺回了鈔票。
在此要特別説一句,在2024年的複雜情況下,廣州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繼續保持增長的,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各行各業以及科技行業都做出了貢獻。
04
廣州低空經濟企業數量全國第二
衆所周知,全球首家「三證」齊全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企業、全球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全球自動駕駛出租車第一股均出自廣州。
關於廣州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實力,前兩天,我們已經講了,今天説説廣州的低空經濟的實力。
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3.5萬億元。廣東省提出到2026年整體規模超過3000億元;廣州計劃到2027年整體規模達到1500億元左右。
廣州為什麼有這個底氣?
兩大原因,即數量優勢和頭部企業優勢:
數量方面,廣州擁有從事低空經濟的企業4200多家,全國排名第二,在集成測試、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材料、衞星導航通信、工業級應用等領域具有先發優勢。
頭部企業方面有小鵬匯天、億航智能、廣汽集團。
去年,全球首個用流水線生產飛行器的量產工廠——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地在廣州開發區動工,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飛行汽車工廠,規劃年產能1萬台。
剛剛過去的央視春晚,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兩次精彩亮相。從武漢分會場氣勢磅礴的「七機聯飛」,到零點倒計時前廣州塔旁的「雙機共舞」,這個全球首款獲得「適航三證」的無人駕駛載人eVTOL,再次向世界彰顯着廣州低空經濟的實力。
去年12月18日,廣汽集團正式發佈全新飛行汽車品牌「高域/GOVY」及第二款飛行汽車產品GOVY AirJet,未來航程有望達400公里。
三大廣州企業都有自己的「絕活」,這在全國並不多見,屬於絕對的一流。
所以説,廣州是科技大城,是有實實在在的產品以及巨量的經濟規模在支持的,而且增速相當不錯。
但這還不是廣州科技實力的全部,前述報告明確提出,廣州要推進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推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數智化、綠色化「兩化轉型」,加快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
這個「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就明確重點發展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羣:
包括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超高清視頻與新型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綠色石化與新材料、軟件與互聯網、智能裝備與機器人、人工智能、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與新型儲能、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生物製造、時尚消費品、軌道交通、船舶與海洋工程、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建築。
按廣州目前的科技實力、科研城市排名、綜合實力、研發投入、頭部企業實力而言,廣州在科技方向上繼續實現突破,並且形成更大的產業規模是大概率事件,我們可以期待一個「含科量」更高的廣州。
(轉自:抱朴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