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爆發!阿里雲點燃!最全雲計算概念股分類匯總!(名單)

2025-02-21 17:48

目瞪口呆!阿里巴巴發佈的最新財報,直接點燃了A股、港股科技股,A股創業板指漲2.51%,科創50漲5.97%,恆生科技指數漲6.53%,半導體、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相關板塊集體打爆發。

其實從阿里巴巴整個業績看,營收同比增長 8%,淨利潤激增 333%包含了出售高鑫等資產,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增長 6%),這一成績算還行,但並不算驚艷,更重要的是,其中阿里雲與 AI 業務的強勁復甦以及鉅額資本開支計劃,更是釋放出諸多關鍵信號。

從阿里雲與 AI 業務來看,阿里雲 2024 年第四季度收入突破 300 億大關,同比增速 13%,歷經兩年半后增速重返雙位數,彰顯出阿里雲在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上的成功。AI 相關產品收入連續 6 季度三位數增長,這不僅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市場需求爆發的證明。阿里即將發佈基於 Qwen2.5-Max 的深度推理模型,1 月底發佈的千問旗艦版 Qwen2.5-Max 在多項權威基準評測中處於業界領先水平,全球衍生模型已突破 9 萬個,這表明阿里在 AI 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也預示着雲業務未來增長潛力巨大,有望成為阿里新的業績增長引擎。

阿里季度資本開支318 億,環比大增 80%,且未來三年集團在雲和 AI 的基礎設施投入預計將超越過去十年總和,這釋放出強烈的信號。一方面,阿里在雲和 AI 等前沿領域積極投入,展現出重新發力、追求創新發展的決心;另一方面,增強了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這對雲計算行業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從技術層面看,大模型對雲廠商的技術架構、服務模式、收費模式和應用生態帶來重塑,DeepSeek 加速了這一進程,促使雲廠商調整算力服務重心,擴展下游市場需求,加大 AIDC 基礎設施投入。對公有云基礎設施產業鏈來説,推理算力需求有望加速增長,帶動國內 AIDC 的加速建設,加速昇騰卡為代表的國產卡的國產替代進程,利好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供應商,如硬件設備製造商、芯片供應商等,他們將迎來更多訂單和業務增長機會。

在企業私有化部署需求方面,DeepSeek-R1 滿血版的私有化部署成本相比傳統大模型硬件投入大幅壓縮,可用英偉達顯卡、國產芯片、國產一體機等多種方案部署,滿足企業用戶數據安全和成本控制的需求,利好 DeepSeek 政企端私有化部署的產品和服務提供商,推動雲計算服務在企業端的更廣泛應用。

展望未來,隨着數字化轉型加速,各行業對雲計算的依賴程度將不斷加深。無論是傳統制造業、金融業,還是新興的物聯網、人工智能行業,都需要雲計算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和數據存儲處理能力。包括阿里雲在內,整個雲計算行業市場前景巨大,值得后市重點關注。

以下為各公司在雲計算領域的核心業務亮點梳理,按雲服務商生態分類,以清晰呈現競爭格局:

一、電信運營商雲

  1. 中國電信(天翼雲)

  • 政務雲龍頭

    :覆蓋全國「2+4+31+X」資源池,深度參與數字政府建設。

  • 安全可信

    :通過國家等保四級認證,服務超20個省級政務雲平臺。

  • 算力網絡

    :依託運營商網絡優勢,提供「雲網融合」一體化服務。

  • 中國聯通(聯通雲)

    • 行業定製化

      :推出政務、醫療、教育等垂直行業雲解決方案。

    • 雙引擎架構

      :兼顧虛擬化與原生雲技術,支持傳統業務平滑遷移。

    • 綠色低碳

      :數據中心100%使用可再生能源試點項目。

  • 中國移動(移動雲)

    • 邊緣計算

      :結合5G基站部署邊緣節點,覆蓋超500個城市。

    • 國資雲合作

      :與地方政府共建區域性國資雲平臺。

    • AI算力池

      :提供千卡級GPU算力集羣,專注大模型訓練場景。

    二、華為雲生態

    1. 拓維信息

    • 昇騰生態合作

      :聯合華為打造AI算力底座,聚焦智能製造與智慧城市。

    • 國產化適配

      :主導多個行業信創項目,覆蓋金融、能源領域。

  • 常山北明

    • 政務雲服務

      :基於華為雲構建城市級數據中臺,落地智慧政務案例超50個。

    • 數字孿生

      :開發城市級三維可視化平臺,支持交通、應急管理場景。

  • 南凌科技

  • 雲網協同

    :提供SD-WAN+雲專線服務,優化企業多雲互聯成本。

    • 混合雲管理

      :支持跨公有云、私有云的統一資源調度。

    三、阿里雲生態

    1. 杭鋼股份

    • IDC資源整合

      :依託鋼鐵集團土地資源,轉型建設綠色數據中心集羣。

    • 政企合作

      :參與浙江省「政務一朵雲」建設。

  • 浙大網新

    • 智慧城市雲

      :基於阿里雲IoT平臺開發城市大腦,覆蓋交通、環保領域。

    • 金融雲服務

      :為中小銀行提供分佈式核心系統雲化方案。

  • 潤建股份

    • 運維智能化

      :AI運維平臺「五象雲」支持超10萬台服務器自動化管理。

    • 能源雲

      :佈局光伏電站智能運維,結合雲計算優化發電效率。

    四、騰訊雲生態

    1. 東華軟件

    • 醫療雲標杆

      :開發基於騰訊雲的互聯網醫院平臺,連接超3000家醫療機構。

    • 金融雲合作

      :為中小銀行提供分佈式核心系統雲化方案。

  • 世紀恆通

    • 車聯網雲

      :聯合騰訊雲構建車機端雲一體化平臺,服務車企數據合規存儲。

    • 邊緣計算

      :部署車載邊緣節點,支持實時路況分析與OTA升級。

    五、百度雲生態

    1. 奧飛數據

    • AI算力託管

      :為百度智能雲提供高密度GPU服務器託管服務。

    • 液冷技術

      :數據中心PUE降至1.1以下,支持綠色算力需求。

  • 拓爾思

    • NLP雲服務

      :基於百度文心大模型開發政務輿情分析平臺。

    • 數據資產化

      :提供企業級知識圖譜構建與治理工具。

    六、京東雲生態

    1. 挖金客

    • 電商雲服務

      :為京東生態商家提供SaaS化營銷工具與數據洞察。

    • 跨境雲

      :佈局東南亞市場,支持多語言、多幣種交易系統。

  • 易華錄

    • 數據湖+雲

      :結合藍光存儲與京東雲構建低成本數據歸檔解決方案。

    • 城市大腦

      :參與多地智慧城市數據中臺建設。

    七、中立雲與技術創新企業

    1. 優刻得(UCloud)

    • 中立定位

      :無自營業務,專注提供企業級公有云資源。

    • 全球化佈局

      :覆蓋東南亞、歐洲等新興市場,支持出海企業。

  • 青雲科技

    • 全棧雲能力

      :覆蓋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及容器平臺。

    • 信創雲

      :全系產品適配國產芯片及操作系統。

  • 首都在線

    • GPU渲染雲

      :影視/遊戲行業實時渲染算力彈性調度。

    • 全球加速網絡

      :80+節點覆蓋歐美、亞太地區。

    八、安全與基礎設施

    1. 奇安信

    • 雲原生安全

      :提供容器安全、微服務隔離等零信任方案。

    • 威脅情報

      :基於AI的雲平臺攻擊行為實時監測。

  • 綠盟科技

    • 多雲安全

      :支持阿里雲、騰訊雲等主流平臺的統一安全策略管理。

    • SASE服務

      :集成SD-WAN與安全功能,優化企業分支安全架構。

    九、垂直行業雲服務

    1. 寶信軟件

    • 鋼鐵行業雲

      :開發MES系統雲化方案,支持鞍鋼、寶鋼等龍頭企業。

    • 工業互聯網

      :構建鋼鐵產能協同平臺,優化供應鏈效率。

  • 漢得信息

    • ERP上雲

      :SAP/Oracle等企業級系統遷移與雲化改造經驗豐富。

    • 工業雲平臺

      :聚焦製造、零售行業,提供低代碼開發中台。

    十、邊緣計算與CDN

    1. 網宿科技

    • CDN+邊緣雲

      :全球2800+節點,支持視頻直播、實時交互低時延場景。

    • 安全加速一體化

      :融合DDoS防護與內容分發能力。

  • 深桑達A(中國電子雲)

    • 自主可控

      :基於「PKS」體系(飛騰CPU+麒麟OS+安全芯片)。

    • 國資雲底座

      :承擔央企數據安全與災備平臺建設。

    • 分類邏輯

      :按雲服務商生態(如華為雲、阿里雲)與業務特性(如安全、垂直行業)分組,突出協同關係。

    • 亮點提煉

    • 時效性

      :結合2025年行業趨勢(如AI算力、綠色低碳、信創深化)更新企業動態。

    (轉自:金融小博士)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