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21 07:3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僑銀股份就迎來了兩位行業大佬。
2023年10月10日,碧桂園服務發佈公告稱,總裁兼執行董事李長江已呈辭,以投身到家庭、子女教育和其他個人事務中,相關職務將由副總經理兼首席戰略官徐彬淮接任。
而在近期,市場上流傳着一則消息:李長江已入職僑銀集團,擔任高級副總裁併兼任物業公司董事長、總裁。
雖然僑銀集團與李長江都沒有官宣相關的任職公告,但截止目前雙方也沒有否認這一消息。
若這一消息屬實,將會是李長江離開碧桂園服務一年多后重出江湖。
01
辭舊
由於在物管行業具有豐富經驗,以及創新變革思想對行業產生不少影響,李長江曾被稱為「物業教父」。
從履歷來看,李長江在物管行業擁有超過25年經驗,自1997年開始步入該領域,先后在廣州海珠光大花園物業、深圳城建物業、深圳金地物業、雅居樂物業和碧桂園服務任職。
在碧桂園服務履職的12年,絕對是李長江職業生涯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長江與碧桂園服務結緣於2011年9月,經過集團董事局主席、副主席、董事、總裁、副總裁等高層前后八輪面試,歷時三個月才正式進入碧桂園體系。
也是在這一年,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提出「物業管理是我們的明天」。
經過層層嚴選殺出重圍的李長江日后也證明了自己。
在他剛入職時,碧桂園服務管理項目數量不到100個,營業收入也僅有4億多。
而在他離職的2023年,碧桂園服務已有超過8000個項目,管理合同管理面積約16.33億平方米,收費管理面積約9.57億平方米;營業收入也達到426.12億元,12年間翻了百倍。
此外,在李長江任職期間,碧桂園服務成功闖入資本市場,在港交所實現上市。
直到2023年10月,李長江選擇離開,對碧桂園服務造成了不小影響。離職公告發布當天公司股價下跌超4%。若非李長江的退出早有預兆,該跌幅數值或許會更大。
2023年8月29日,碧桂園服務發佈了中期業績並召開發佈會,然而作為總裁的李長江並未出席,也是他首次缺席。更早之前的7月份,李長江合計減持碧桂園服務322.79萬股股份,套現2824.7萬元。
缺席業績會加大額減持股份,讓市場早已有了心理準備。由於當時李長江已經58歲,因此有不少人認為他將提前退休。
碧桂園服務與僑銀股份,一個曾經是「物管一哥」,另一個是「環衞第一股」、「城服第一股」,兩者性質似乎有點不太一樣,但李長江從前者跳到后者也算得上是「專業對口」。
2018年,碧桂園服務剛上市這一年,還沒有多少物企重點佈局城市服務賽道,但李長江就盯上了這個巨大的藍海市場,並提出「城市服務是物業行業的第二戰場」,將業務從社區延伸至市政環衞、產業園區等公共領域。
2021年,碧桂園服務約49億元收購環衞企業滿國康潔和福建東飛環境,令公司環衞運營能力得到快速增強。截至2023年,碧桂園城市服務城市服務業務收入達到了49億元,佔總收入比例約11.5%。
當初離開碧桂園服務時,李長江曾向觀點新媒體表示:「一切都是剛剛好,正如我所願。」
02
「X」因素
在請李長江「出山」前,僑銀股份還曾挖角合生活。
去年11月7日,僑銀股份公告宣佈,郭倍華不再擔任公司總裁職位,並由夏冠明接任。
在加入僑銀股份之前,夏冠明在合生活擔任總裁,「拿手好戲」是科技賦能,也符合僑銀股份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管理方案、加速數智化進程的需求。
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僑銀股份就迎來了兩位行業大佬。
近年來,環衞行業也面臨這諸多挑戰,一方面,物管企業為尋找新的增長點,紛紛佈局城市服務業務,與環衞企業們形成了競爭,並擠壓了盈利空間;另一方面,當前經濟形勢也對環衞行業造成衝擊,比如項目縮減、回款周期拉長以及成本上升等。
從僑銀股份業績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錄得營業收入29.38億元,同比下降1.22%;歸母淨利潤2.42億元,同比下降10.01%。
此外,由於部分項目賬齡延長,該公司的應收賬款規模同比上升40.57%至25.45億元,達到營收規模約86.6%。
有分析指出,僑銀集團邀請李長江加盟可能是爲了推動公司物業管理板塊的發展。
自從提出要向「城市大管家」模式轉型之后,僑銀股份在物業管理服務方面花了點心思,比如在2023年9月成立了江蘇僑銀城市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同年11月與越秀服務達成合作,涉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垃圾處理、垃圾分類服務以及公建、園區、住宅小區等系列項目物業服務。
不過僑銀股份的物管業務進展並不是很迅速,截至2024年6月底,99.35%收入仍來自於環衞業務板塊,其他業務佔比僅有0.65%。
今年1月份的2024年終總結會上,僑銀股份新任總裁夏冠明在介紹公司2025年的核心重點工作時提出,要全力調整經營結構,實現創新業務的突破性發展,其中包括物業管理、城市經營、再生資源等板塊的落地生根等。
從經驗來看,李長江是完成這項工作的不二人選,他既是「物業教父」,也在城市服務領域上有所成就,能夠在保證僑銀股份環衞服務基本盤的同時,向物業管理領域加速前進。
另外在2025年的工作展望上,夏冠明為僑銀股份梳理出了「二縱三橫」的多元化經營發展結構。其中,二縱指的是做深主營業務和科技屬性兩條線深度,兩條線都屬於李長江與夏冠明的「舒適區」
三橫指的是做廣三個延展面,完成三個佈局,奠定一個基礎。具體是指橫向切入市場拓展的外部空白區域,完成全國插旗海外佈局的市場化地域結構;橫向孵化新業務板塊,完成集團多元化業務佈局的戰略轉型;橫向更新業務結構的資本化能力。
橫向結構發展同樣需要李長江與夏冠明的聯手,孵化新業務與資本化能力兩者兼而有之。夏冠明作為具有國際和本土管理背景的資深職業經理人,在海外佈局方面同樣能夠發揮他的經驗。
就在今年1月7日,僑銀股份與新加坡THi集團成功簽約,雙方將共同在哈伊馬角酋長國進行產業園開發,僑銀股份預計未來三年在阿聯酋境內將拿下不低於2億美元的訂單。
夏冠明則指出:「阿聯酋是中東地區最重要的門户,也是僑銀出海戰略的首要目的地」。
從種種跡象來看,僑銀股份正在「求變」以擺脫行業困境,而李長江與夏冠明就是公司找來驗證答案正確與否的重要人物。
(轉自: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