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羣核科技的「物理正確」究竟強在哪

2025-02-20 21:06

摸着石頭過河

作者:鄭敏芳

編輯:松壑

DeepSeek的異軍突起之際,「杭州AI六小龍」持續出圈。

如今,「杭州AI六小龍」中首個IPO項目已然問世——日前,Manycore Tech Inc.(下稱「羣核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

作為全球最大空間設計平臺,羣核科技主要為家裝等行業客户提供設計生成等服務,並通過酷家樂、Coohom等軟件向用户收取訂閲費。

羣核科技的業績已經初具規模,2023年收入達到6.64億元。

整體來看,羣核科技的重要護城河在於龐大且物理正確的數據集,這可以有力地支撐其所開發的平臺SpatialVerse,用於訓練具身智能等在虛擬環境中的認知能力,降低真實世界訓練成本。

但用於實時演算的遊戲開發引擎同樣可以達到物理正確效果,例如虛幻4引擎可以實現遊戲中擺錘之間力的相互作用等。

經過信風(ID:TradeWind01)多方調研,二者仍存在較大的差異。

例如虛幻4引擎更側重於視覺意義的擬真效果,遊戲場景下形成的數據落地到現實中存在不符合人類現實需求的情況。而擁有高質量數據積澱的SpatialVerse可以更好地支撐機器人等展開仿真環境訓練。

但不可忽略的因素是,隨着DeepSeek為代表強化學習方法論的滲透,未來的擬真訓練對於高質量數據的依賴度是否會降低,仍具有不確定性。

新興行業的發展充滿着未知與變數,羣核科技未來商業化前景,備受矚目。

01

已落地的商業

頭頂「杭州AI六小龍」光環,衝刺IPO羣核科技吸引着市場的目光。

其實早在2021年6月,羣核科技就曾赴美上市,但最終選擇終止。

「關於關鍵時間的市場狀況及投資者情緒,我們已終止擬議美國上市的申請。」羣核科技解釋稱。

乘着DeepSeek的東風,此番衝刺港股市場的羣核科技所面臨的市場環境似乎已有所好轉。

羣核科技的MANYCORE解決方案是以GPU集羣為基礎,以多模態AI模型、GPU渲染和參數化模型為技術引擎,為用户提供從設計、可視化、實施和協作的服務,主要應用於空間設計。

以GPU集羣為基礎,通過AI賦能空間設計在市場間仍較為少見,羣核科技此番IPO亦被視為未來「全球空間智能第一股」的存在。

具體來看,設計功能的數據庫涵蓋數億個3D模型和幾乎所有空間設計元素,例如家俱、電線、管道、照明、牆壁、天花板和裝飾配件等。

在該平臺,用户只需將CAD圖紙等放進平臺上即可開始設計,自動生成設計方案;

可視化則是向用户提供具有高度現實效果的即時渲染,使用户可以在修改設計時查看渲染效果;

實施則是指將設計方案轉化為全面、準確且可兼容的數據集,以備進行製造工作;

協作是將設計項目時支持在線共享編輯等。

2024年,羣核科技的平臺平均月活躍訪客數為0.86億名,平均月活躍用户數達到了0.03億名,每天處理數百萬次渲染及數十億次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調用。

目前羣核科技已經初步實現了商業化,主要通過向用户收取軟件訂閲費創收。

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分別創收4.9億元、5.63億元和4.64億元,佔比均在8成以上。

同期,平均每名企業客户的訂閲費為1.48萬元、1.37萬元和1.36萬元,同期淨收入留存率分別可達到112.3%、106%和104.2%。

02

發端於地產

在規模化的收入和較高的客户留存率同時,羣核科技已經表現出較高的毛利率。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分別達到72.7%、76.8%和80.4%。

當前高毛利率的背后,不可忽視的是羣核科技的主要業務場景大多聚焦於室內設計領域,這導致其主要客户源自房地產的上下游企業。

「我們的客户涵蓋整個設計及可視化價值鏈,主要包括設計師、室內設計及建築公司、家俱製造商和零售商、定製家俱生產商、房地產開發商及空間設計材料提供商。」羣核科技指出。

通俗理解,設計師等可以通過羣核科技所提供的MANYCORE解決方案更高效、逼真地渲染生成設計方案。

高毛利現象,在類似的3D設計企業中也並不鮮見。

作為同樣面向企業提供三維設計軟件服務的企業Autodesk,2022財年到2024財年Autodesk毛利率均在90%以上。

但Autodesk與羣核科技在業務形態上也存在區別。

Autodesk主要以傳統的CAD等軟件為核心,結合AI提升效率;但羣核科技則藉助高性能GPU集羣的快速渲染生成圖像,2024年已經可以在1.2秒內處理一張2K圖像。

從賬期來看,羣核科技已在地產行業形成一定的話語權。

儘管是一項ToB端的生意,且房地產行業往往存在拖欠、拉長供應商款項的情形,但羣核科技憑藉軟件訂閲服務卻實現了對資金的預收,並計入「遞延收入」,隨着服務的完成再進行確認。

截至2024年9月末,羣核科技的遞延收入達到5.72億元。

不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導致羣核科技仍處於虧損狀態。

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的研發開支分別為4.38億元、3.91億元和2.63億元,佔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58.89%和47.56%。

2022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累計淨虧損額為17.72億元。

03

稀缺的數據

讓羣核科技IPO備受市場關注的,並不是當下貢獻主要收入的地產相關業務,而是其所坐擁的智能空間數據集的資源稟賦,以及AI浪潮下所帶來的想象空間。

羣核科技針對下一代室內環境AI開發的SpatialVerse擁有龐大且物理正確的數據集庫,使開發者能夠在虛擬環境中訓練AIGC模型,增強智能機器人、AR/VR系統及具身人工智能的認知能力。

「所謂物理正確,就是符合物理世界的真實規律,包括對光的模擬、材料的性質(比如金屬的光澤、布料的柔軟度等)、物體之間的物理交互(碰撞、摩擦力等)、幾何與空間的關係。」北京一位大廠AI工程師向信風(ID:TradeWind01)解釋稱。

發展理解物理世界的AI,已然成為行業共識。

去年10月,黃仁勛就曾經指出:「我們未來要做的,是物理AI,教會AI物理法則,理解物理定律。」

今年1月,英偉達推出的首個Nvidia Cosmos平臺,核心是世界基礎模型(World Foundation Models, WFM),旨在通過生成逼真的物理感知視頻等,加速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等物理 AI 系統的開發。

Cosmos的理想狀態之一就是AI可以理解現實世界的環境情況。例如未來Cosmos通過攝像頭看到「桌子旁有一羣人在看書」后,就可以輸出對畫面的語言描述。

這離不開大量數據的積累。

以Cosmos為例,其正是基於2000萬小時的真實世界數據進行訓練,涵蓋了自動駕駛、機器人開發、合成環境等多個領域的數據。

羣核科技的SpatialVerse積累了海量的三維數據。

創始人黃曉煌接受採訪時曾指出其有3.2億個3D模型、不計其數的物理正確的三維場景、月活接近8000萬,服務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

「這種物理正確數據集庫應該是通過渲染引擎仿真出來的,雖然數據不來自線下真實世界採集,但建立在無數個物理正確的場景下,符合物理規律,這也是重要的優勢。」上海一位AI領域投資人向信風(ID:TradeWind01)解釋稱。

算力、算法和數據是AI的三駕馬車。前兩者相關公司較為豐富,但目前市場鮮有以數據為核心賣點的熱門公司。

上海一位科技行業投資人士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目前羣核科技的數據仍主要集中在室內場景中。

基於高質量數據集,羣核科技的AI平臺可以高效地讀取CAD等各種格式的圖紙,並將其轉換為3D設計方案,內置參數模型還能即時生成工程圖和材料清單。

04

「真實」的價值

SpatialVerse對光、材料性質、物體交互等現實環境細節的仿真,仍然可能有不少挑戰者出現。

例如常見用於實時演算的遊戲開發引擎,同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模型數據的物理正確。

當下最典型的,莫過於由Epic Games開發,並集成了PhysX物理引擎的虛幻4引擎(Unreal Engine 4),其形成的3D數據,在特定參數條件下同樣可以模擬現實世界的物理規則,包括物體的真實物理碰撞、布料等柔軟物體的擺動等效果。

但信風(ID:TradeWind01)多方調研發現,致力於物理真實的空間模擬與側重於遊戲開發的物理引擎在AI訓練領域存在顯著差異。

一般來説,虛幻4引擎主要為遊戲場景服務,所考慮的視覺效果與現實世界存在較大的差異。

「虛幻4(Unreal Engine 4)的物理引擎是為遊戲等娛樂領域的渲染引擎服務,可以做到視覺逼真,但不一定能達到物理正確。SpatialVerse不是渲染引擎,是基於羣核科技本身渲染引擎和過程中沉澱的數據,來為具身智能等提供數據訓練服務,核心是正確的模擬物理世界。」上海一家中小互聯網公司的AI工程師向信風(ID:TradeWind01)解釋稱。

該人士進一步舉例,遊戲地圖和現實生活環境存在較大的差異。

例如衣櫃把手放置位置、物體的紋理、開關與地面的距離、家俱的力學支撐基礎等各種三維空間數據的差異,都有可能成為機器人的訓練關鍵。

虛幻4引擎的遊戲應用場景所產生的數據更多服務於視覺意義上的擬真,但應用於現實世界會存在大小、質量等不符合生活、工業等場景的具體參數限制。

圖源:信風結合AI工具製作 圖源:信風結合AI工具製作

05

「Sim2Real」的星辰大海

近年來,大模型的涌現式發展,正在提高AI在各領域的滲透效率,而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的發展,正在迎來歷史性的發展「奇點」。

在AI訓練領域,打造具身智能最主要訓練方向正是Sim2Real(Simulation-to-Real)。

即通過與現實環境相似的仿真虛擬環境訓練,將具身智能在虛擬環境中學到的技術遷移至現實環境,是被業內視為是最有可能且更高高效、低成本實現具身智能的路徑。

例如英偉達所開發的Isaac Sim,正是實現Sim2Real技術的重要工具和平臺。

通過Isaac Sim平臺,開發者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大規模的機器人訓練和算法驗證,從而減少在現實世界中進行昂貴且耗時的實驗。

算法、平臺等要素基本一應俱全,但通過Sim2Real的技術能否發展具身智能的一大關鍵,還在於需要擬真與現實世界近乎一致的訓練數據。

正是這個痛點,讓羣核科技與SpatialVerse站在了具身智能的風口之上。

招股書顯示,SpatialVerse通過與Isaac Sim的OpenUSD框架連接,可實現高保真的渲染效果。

「還是有很多暢想的空間。例如當前家電行業正在朝着智能化方向發展,自動掃地機器人等等都是需要類似SpatialVerse的產品來進行虛擬環境訓練,可以對於障礙物有更好的識別等;還有工業場景下,訓練生產線上的自動機器人等。」深圳一位科技行業投資人士指出。

目前羣核科技已經與智元機器人展開合作,后者正在採用SpatialVerse作為機器人訓練數據的平臺。

不過隨着具身智能算法維度對進一步進化,是否有可能彌補、減少對於高質量數據的依賴,未來可能也會成為羣核科技為代表的高質量數據企業所需直面的風險。

在大模型領域,算法優化來減少高質量數據依賴已經成為可能。

去年以來,火爆全球的DeepSeek,正是通過強化學習的方法論,降低了高質量標註的成本。

再如2024年11月,來自英偉達、卡內基梅隆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全華人團隊所推出的HOVER(Humanoid Versatile Controller),是一款僅需1.5M參數的小型模型,其模擬人類的「潛意識」,可以在面對不同的運動任務時,有效協調身體各部分的運動。

該模型的核心是,全身運動模仿可以作為所有這些任務的常見抽象,併爲學習多種全身控制模式提供通用運動技能,而無需對每個控制模式進行再培訓,進而降低對數據的要求。

但無論如何,「Sim2Real」的星辰大海,確實正迎來更多中國選手。

(轉自:信風TradeWind)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