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20 16:55
牧業公司在2024年度過艱難一年,即便是頭部玩家也不例外。
現代牧業(01117.HK)2月18日晚間發佈盈利預警,預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將錄得淨虧損13.5億元至15.5億元,而2023年度其錄得淨利潤1.85億元。
在一眾牧場企業紛紛宣告虧損的2023年,現代牧業的業績表現較為堅挺,當年銷售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34.58億元、1.85億元。
2024年,原奶行業依然處於下行周期,眾多牧場企業都在通過淘汰老齡和低效奶牛、降本增效等各項措施,希望盡最大可能減少損失。進入2025年,原奶價格依舊低位運行。農業農村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第2周,內蒙古、河北等10個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3.1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4.1%,而2024年初,國內奶價在3.66元/公斤左右。
市場人士看好原奶行業前景。多家券商分析師預計,今年下半年原奶周期有望出現反轉,行業將實現供需平衡。2月19日,現代牧業股價收漲4.9%;2月20日股價盤中一度下跌1.87%,截至當日收盤,現代牧業股價為1.06港元/股,跌0.93%。
近6年首次虧損
現代牧業2024年虧損或與原奶行業供需失衡有關。
根據公告,現代牧業去年淨虧損一方面源於加大淘汰低產低效牛隻數量以調整牛羣結構。同時受淘汰牛及原奶價格下降影響,其乳牛公平值重估出現較大損失。二者造成奶牛公平值變動減去奶牛銷售成本(即生物公平值調整)產生的虧損比2023年增加15億元-17億元。
另一方面,現代牧業在去年受原奶價格回落、原奶階段性供過於求等影響,造成商譽減值損失約4億元-6億元。
現代牧業公告表示,2024年淨虧損均為非現金項目,不會對其現金流、營運資金及持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2024年現代牧業公斤奶的銷售成本下降幅度大於奶價下降幅度,帶動毛利率上升,也提高了現金EBITDA(息税前盈利)水平。根據公告,2024年現代牧業EBITDA約為29億-31億元,同比增長16%-24%。
這是現代牧業自2018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根據財報,2019年,現代牧業扭虧為盈,實現近3.50億元的年內溢利;此后其年內溢利增長至2021年的10.33億元,但當年三季度開始國內原奶價格不斷下滑,行業進入漫長下行周期。
2022年-2023年,其年內溢利分別為5.80億元、1.85億元,分別同比下降43.85%、68.10%。進入2024年,現代牧業上半年就已虧損。根據財報,2024年上半年,期內溢利為-2.07億元。
現代牧業的虧損困境並非行業孤例,不少上市牧業公司在2023年就已經出現大額虧損,營收規模最大的優然牧業在2023年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超過10億元。
2024年,已經發布盈利預警的中國聖牧(01432.HK)、西部牧業(300106.SZ)、莊園牧場(002910.SZ)、澳亞集團(02425.HK)、天潤乳業(600419.SH)、麥趣爾(002719.SZ)均預告2024年出現淨虧損。
其中,澳亞集團預計綜合虧損淨額在11.7億元到13.9億元之間,較上年的虧損淨額4.89億元大幅增長;營收規模較小的麥趣爾淨利潤為虧損1.5億元-2.2億元,虧損金額同樣進一步擴大;中國聖牧預計2024年母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在0.6億元到0.8億元之間,而上年同期為盈利0.86億元。
何時迎來拐點?
現代牧業業務覆蓋乳業上下游產業鏈,包括上游的種業、草業、飼料、奶牛養殖和產業鏈互聯網交易平臺。其中,原料奶生產是其業務核心,近年營收佔比均約為八成。
現代牧業的原料奶大多直接供應給第一大股東蒙牛。據財報,2024年上半年,現代牧業原料奶收入為51.12億元,而銷售給蒙牛集團的原料奶收入為47.01億元,佔據其原料奶收入的91.96%。
即便背靠蒙牛,現代牧業也難以避開原奶下行周期,原因或在於原奶供過於求、下游需求疲弱導致原奶需求量下降及奶價下跌。
即便2024年相對上一年豆粕和玉米等飼料成本已連續15個月下降,牧場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但行業供需失衡的嚴峻現實依然存在:下游乳品消費市場疲軟和上游原料奶供應過剩是牧場企業難以依靠自身突破的難題。
實際上,原奶價格自2021年三季度開始就不斷下滑,持續至今仍未緩解。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1年8月,我國原料奶均價曾達到4.38元/公斤的歷史高位;2024年12月全國主產省生鮮乳平均收購價為3.11元/公斤,這一價格距離2021年高點已經跌去近三成。
具體到牧場企業,澳亞集團發佈的公告顯示,2024年其原料奶平均售價比2023年下降了17%。
不過,一個積極信號是,2024年原奶行業處於去產能階段,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年牛奶總產量為4079萬噸,同比減少2.8%。
「原奶產量的下降意味着供給側在迅速調整,並且供求關係調整的速度在加快。」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2025年雖然下游乳製品消費形式依然嚴峻,但上游供求關係有所緩解。
對於本輪周期何時迎來拐點,華泰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儘管要實現完全的原奶周期供需平衡仍然需要一定的奶牛淘汰量,但原奶供給端去化的趨勢已十分明朗。隨着產能去化的持續推進,預計2025年下半年原奶周期將實現供需平衡。
宋亮也預判今年下半年全國範圍內原奶供求關係將有所調整,原奶價格基本探底並逐步回升。但他認為,這並不意味着奶價會大幅上漲,「奶價不會再繼續下跌,可能呈現震盪小幅上行的趨勢。」
宋亮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於乳製品企業而言,今年控貨控價、控貨穩價是重中之重,企業需要圍繞利潤重新佈局業務結構和指標,牧場企業則依然要儘可能降本增效。
2月19日,時代周報記者就公司對2025年原奶行業發展等問題以郵件方式聯繫現代牧業,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目前處於業績發佈前的靜默期,暫不便接受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