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申萬宏源策略】電子通信行業預喜率高且業績超預期個股集中,計算機、醫藥和地產鏈有待困境反轉——2024年年報業績預告點評

2025-02-20 13:2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本期投資提示

事件:截至2025年2月16日,A股(含北交所,不含2025年上市新股)上市公司中共有2789家披露2024年業績預告,披露率達52%,此外若加上113家披露2024年業績快報或正式財報公司,綜合披露比例達到54%。

已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口徑看,A股2024年業績預喜率約為三分之一,較2023年下降9個百分點,而預告虧損(首虧+續虧)比例接近一半(48%),即四分之一左右的上市公司在2024年預虧。回顧歷史發現,業績預喜率與實際基本面表現有較強的正相關,如A股(非金融和三桶油)扣非淨利潤增速的階段性高點分別於2007、2010、2013、2017和2021年取得,其對應的業績預喜率分別為80%、81%、64%、73%和60%,除2021年外其余年份業績預喜率均處於歷史較高水平。2023年疫情后加快恢復,預喜率較2022年提升1個百分點至42%。2024年經濟基本面處於弱復甦進程中,A股業績預喜率為33%,較2023年下降9個百分點。結構上,「扭虧」公司佔比較2023年下降2個百分點,而首虧和續虧公司佔比分別提升4個和6個百分點。

A股公司基本面2024年繼續磨底,困境反轉的預期時間點推至2025年。以目前已披露業績預告、快報和最終年報的公司為可比口徑統計(預告數據採取上下限中值計算,下同),2024年A股歸母淨利潤增速為-8.5%,雖然降幅較前三季度擴大7.6個百分點,但較2023年的-15.5%收窄8.2個百分點。另外,A股(非金融和三桶油)整體扣非淨利潤增速在2023Q1見底(為-11.8%)后回升4個季度至2024Q1的-3.5%,此后再度回落2個季度至2024Q3的-7.8%。結合歷史財務數據與最新業績預告信息,A股基本面在2023-2025年形成雙底格局后有望企穩回升。

上市板和主要寬基指數:預喜率上,主板(35%)>創業板(31%)>科創板(29%),大盤指數好於中小盤,上證50(69%)>滬深300(48%)>中證1000(38%)>科創50(36%)、中證500(36%)>國證2000(35%)。披露樣本公司整體歸母淨利潤增速上,上證50和滬深300整體實現正增長,主板(非金融石油石化)和創業板(剔除温氏)均錄得40%以上的同比下滑,中證500和中證1000分別下滑35%和58%,科創50和國證2000指數增速均在-100%左右。中小盤和科創板公司或因年報一次性減值計提,導致業績同比大幅下滑或虧損,觸發強制披露規則(本次預虧比例大幅提升可以印證)進入預告樣本,最終全樣本公司結果有望上修。

大類風格和一級行業:預喜率上,周期(36%)、消費(36%)>先進製造(33%)>科技(TMT)(32%)>醫藥醫療(29%)>金融地產(21%)。分行業來看,大部分一級行業業績快報和預告綜合披露率超過40%,預喜率在一半及以上的有非銀金融、有色金屬、綜合和石油石化,預喜率不足20%的有銀行、房地產、鋼鐵、煤炭、傳媒、建築裝飾、建築材料。披露樣本公司整體歸母淨利潤增速上,科技(TMT)低基數和硬件端高景氣支撐下實現高增,電子和通信分別同比增長204%和778%,而軟件端的計算機和傳媒分別下滑887%和443%。消費板塊整體增長57%,內部同樣出現分化,農林牧漁、商貿零售和食品飲料分別增長380%、303%和13%,但紡織服飾、輕工製造、美容護理等仍深度負增長。金融地產小幅增長5%主要靠非銀(+100%)和銀行(+5%)拉動,房地產(-699%)壓力較大。先進製造、醫藥醫療和周期板塊整體利潤分別下滑85%、56%和12%,對應到一級行業中,鋼鐵、環保、石油石化、建築材料、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等降幅較大,交通運輸、基礎化工、汽車、有色金屬樣本公司整體實現正增。

篩選景氣度提升的二級行業,業績披露率>50%&預喜率>60%&整體法利潤增速為正的有:農業(養殖、飼料、農業綜合)、保險、航海裝備、貴金屬等。篩選潛在困境反轉預期的底部行業,業績披露率>50%&預喜率<20%&整體法利潤增速為負的有:泛科技軟件端(遊戲、電視廣播、軟件開發、IT服務),地產鏈(裝修建材、裝修裝飾、水泥、房地產開發、工程諮詢服務),產能去化中的製造業(光伏設備、風電設備、軍工電子),部分大眾消費品(酒店餐飲、服裝家紡、影視院線、體育、醫療美容)等。

個股層面,我們構建了「盈利預測高增組合」(申萬行業分析師預測2024年歸母淨利潤增速大於100%)和「盈利超預期組合」(2024年歸母淨利潤業績快報或預告上限增速高於行業分析師預測),詳見附表。

業績預告交易在1月完全展開,之后受到2月日曆效應影響呈現普漲特徵,2025年由於年報披露節奏較快(特別是預虧公司披露提前),后期基本面利空壓制性因素或有減弱。2017年以來多數年份萬得預增指數在1-2月有絕對收益,相對應地預虧指數1月多數年份難有絕對和超額收益。由於2025年業績預告披露節奏更快,且1月中旬預告虧損公司密集發佈,較近四年同期有所提前,基本面悲觀預期或已反映充分。2月春季躁動日曆效應下,臨近3月「兩會」政策預期有望發酵,困境反轉行業機會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1)目前52%的公司披露業績預告,樣本量有限且大金融利潤佔比高,當前結果可能會與最終整體實際結果存在差異;2)本文計算採取個股預告中位數進行整體法計算,公司最終實際業績情況可能有上下偏差甚至對業績預告進行修正;3)2025年AI技術發展和海外政策均存在不確定性,A股業績外部干擾因素較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