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9 19:03
澎湃新聞記者宋一聰
2月18日晚,百度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2024年總營收達1331億元,歸屬百度核心的淨利潤達234億元,同比增長21%。據財報,2024年12月,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量達16.5億;四季度,智能雲營收同比增長26%,AI相關收入同比增長近3倍。
從智能雲業務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速來看,AI已經真正成爲了推動百度成長的核心動力,大力投入AI的百度,不斷走入收穫期。
智能雲業務增長成為亮點
「2024年是我們從以互聯網為中心轉向以人工智能為先的關鍵一年。隨着我們全棧AI技術得到廣泛的市場認可,智能雲的增長態勢愈發強勁。在移動生態中,我們一直堅定推動搜索的AI原生化重構,提升用户體驗。」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隨着我們的AI戰略不斷被驗證,我們相信AI相關投入將在2025年帶來更大的成果。」
在百度的這份年報中,與AI密切相關的智能雲業務的增長,毫無疑問是一大亮點。
值得關注的是,百度智能雲在2024年大模型中標項目中斬獲「三項第一」。從整體市場看,2024年全年,大模型中標項目共910個,是2023年的4.5倍;中標金額25.2億元,是2023年的4倍。從中標廠商看,百度智能雲在中標項目數、行業覆蓋數、央國企中標項目數這三個維度里均為第一。從行業分佈看,運營商、能源、教育、政務、金融為大模型中標項目數前五的行業。百度智能雲在能源、政務、金融這三個行業的中標項目數位於所有廠商第一。目前百度智能雲已經擁有中國最大的大模型產業落地規模,為超60%央企和大量的民營企業提供AI服務。
此外,根據IDC發佈的《中國人工智能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2023》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整體規模達126.1億元人民幣,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佔比達26.4%,連續5年蟬聯中國市場第一。據IDC發佈的《中國模型即服務(MaaS)及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追蹤,2024H1》報告顯示,2024上半年,百度智能雲在中國MaaS市場和中國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中,市場份額均為第一,分別為32.4%和17%。
AI調用量激增33倍,AI成為驅動百度雲業務的第一動力
探究百度智能雲業務增長背后的原因,AI自然是繞不過去的關鍵話題。
自從發佈「文心一言」和文心大模型以來,百度在AI大模型的研發、應用和推廣上一直不遺余力。2024年,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量持續高速增長,與2023年同期的5000萬次相比,一年增長33倍至16.5億。
2月13日,百度宣佈文心一言將於4月1日0時起全面免費,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户均可體驗文心繫列最新模型,以及超長文檔處理、專業檢索增強、高級AI繪畫、多語種對話等功能。同時,文心一言上線深度搜索功能,該功能具備更強大的思考規劃和工具調用能力,可為用户提供專家級內容回覆,並處理多場景任務,實現多模態輸入與輸出。
此外,百度宣佈將在未來幾個月中陸續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並於6月30日起正式開源。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迪拜AI峰會上表示,當前的創新速度比以往快得多,大模型的推理成本每年能降低90%以上,並表示將持續投入AI基礎設施,以打造下一代大模型。
隨着文心大模型的迭代升級,其訓練和推理成本正在迅速下降,而這也正是百度決定免費和開源的底層原因。
更高性價比,更低部署門檻,推動AI智能雲「破圈成長」
若再深入一步,問問行業應用客户為什麼選擇百度智能雲,那麼「更高性價比」和「更低部署門檻」可能是聽到最多的答案。
2024年末,DeepSeek的出現震動了全球AI行業,開源、低成本、低門檻的AI大模型迅速成為讓更多人真正使用AI的契機。DeepSeek的出現,讓AI不再是極客人羣和專業人羣的專屬,而是真正走向「田間地頭」,讓大量普通人開始瞭解並使用AI大模型,同時更標誌着大模型進入低價時代。
百度的千帆大模型在進行升級之后,不但可以調用包括文心繫列大模型在內的近百個國內外大模型,還支持調用語音、視覺等各種傳統的小模型。在擴大模型種類的同時,百度智能雲持續降低模型調用成本。
過去一年,文心旗艦大模型降價幅度超過90%、主力模型全面免費,最大限度降低企業創新試錯的成本。近期,DeepSeek的R1和V3模型也接入了千帆平臺,提供行業領先的超低推理價格,最低至DeepSeek官方定價的30%。在模型上線首日,就有超過1.5萬家客户通過千帆平臺進行模型調用。
此外,對於大多數希望在中國部署和進行AI業務的用户而言,算力硬件的瓶頸往往是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而百度智能雲如今已經在硬件層面成功突破限制,百度智能雲已經成功點亮崑崙芯三代萬卡集羣,這也是國內首個正式點亮的自研萬卡集羣,而下一步百度智能雲將點亮3萬卡集羣。崑崙芯作為百度自研的AI芯片,憑藉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在百舸4.0的能力加持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展現出了巨大的競爭力。國產崑崙芯萬卡集羣以及未來三萬卡集羣的建設,從硬件到軟件,技術挑戰是全方位的。而2024年9月升級的百度百舸AI異構計算平臺4.0,圍繞落地大模型全旅程的算力需求,在集羣創建、開發實驗、模型訓練、模型推理四大方面,能為企業提供「多、快、穩、省」的AI基礎設施,在萬卡集羣的建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結百度智能雲的高速增長的原因,根植於其全棧自研的AI四層技術架構(雲基礎設施、深度學習框架、大模型、應用),實現端到端優化與成本效率的極致平衡:在雲基礎設施層,國內首個自研崑崙芯萬卡集羣正式點亮,支持10萬卡級混合芯片訓練,訓練效率折損控制在5%以內,有效訓練時長佔比達99.5%;在框架層,飛槳深度學習平臺開發者數量突破1808萬,服務企業43萬家,穩居中國開發者首選框架;在模型層,文心大模型矩陣覆蓋從旗艦ERNIE 4.0 Turbo到輕量級ERNIE Speed Pro,支持多模態升級,2025年將發佈文心5.0;在應用層,百度搜索、文庫等產品全面AI重構,文庫AI用户突破4000萬,全球第二。
摩根士丹利預計,2025年百度雲增速將超2024年,AI收入佔比持續提升;瑞銀指出,企業GPU與LLM訓練需求將支撐百度雲長期增長。
結語:
近期熱映的《哪吒2魔童鬧海》中,有一句特別出圈的臺詞:「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回顧百度十余年在AI上的持續投入,這句臺詞正好也是一種寫照——在同行仍在尋找未來發展道路的時候,百度就以其一往無前,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如今,百度智能雲的持續增長與文心開源生態一起,將與模型形成相互促進的飛輪效應,強化文心大模型優勢。2024年,百度的「技術——商業」雙循環已經初見成效,百度智能雲以AI為支點,完成了從「雲服務商」到「AI基礎設施提供商」的躍遷。全棧技術優勢、成本控制能力與產業縱深佈局,使其在AI應用爆發前夜佔據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