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9 22:44
(來源:雷達Finance)
雷達財經出品 文|孟帥 編|深海
近期,被外界譽為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因獲中國首富鍾睒睒的點贊而備受矚目。
雷達財經瞭解到,此次出圈的強腦科技創立於2015年,是一家專注於腦機接口產品的前沿科技企業,擁有眾多哈佛、MIT等名校背景的科學家團隊。去年,強腦科技以85億元的估值登上胡潤《2024全球獨角獸榜》。
目前,強腦科技旗下的產品已覆蓋智能仿生、智能健康、智能教育等多個領域,並在市場上獲得好評。而在2023年的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上,強腦科技研發的智能仿生手,更是幫助中國游泳隊隊員徐佳玲完成了點燃了主火炬塔的精彩一幕。
追溯強腦科技的發展歷程,其創始人韓璧丞在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組建的中國團隊是這一創業夢開始的起點。在韓璧丞的卓越領導以及杭州當地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強腦科技已逐步成長為全球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領軍企業。
有趣的是,韓璧丞與首富們頗有交集。除了此番被中國首富鍾睒睒點贊外,韓璧丞帶領的強腦科技所處的賽道還站着一位重量級選手,即由世界首富馬斯克一手打造的Neuralink。
若論成立時間,強腦科技的誕生還比Neuralink早一年,如今二者是全球唯二融資超過3億美元的腦機接口企業。不過,與Neuralink的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有所不同,強腦科技則專注於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發。
儘管已是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的尖子生玩家,但韓璧丞也坦言,腦機接口在產業化進程面臨諸多挑戰。除了價格、良品率、穩定性等問題,最大的挑戰還是人才的培育與儲備。就在本月,強腦科技剛剛發佈了一則全球招募令,誠邀各領域的頂尖人才加盟。
獲中國首富鍾睒睒點贊,強腦科技再次出圈
近段時間以來,在風景秀麗的杭州,被外界譽為杭州「六小龍」的中國公司正頻頻向外界展示着這股來自東方的神祕力量。
繼遊戲科學掌門人馮驥憑藉《黑神話·悟空》震驚業界,梁文鋒靠着深度求索推出的DeepSeek正面搏擊OpenAI,王興興將宇樹科技一手打造的機器人送上春晚舞臺,以及黃曉煌帶着羣核科技率先向港交所發起衝擊之后,位列杭州「六小龍」之列的又一家企業也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引發圍觀。
近日,中國首富、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在朋友圈轉發點讚了《新聞聯播》中有關「杭州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活力奔湧」的片段,其中杭州腦機接口企業強腦科技出現在了這篇報道之中。
鍾睒睒的點贊迅速得到了強腦科技創始人韓璧丞的迴應,后者表達了誠摯的感謝,鍾睒睒則不吝讚美,大加讚賞回覆道,「你們做的很好」。
那麼,這家登上《新聞聯播》並贏得中國首富認可與讚譽的公司究竟是做什麼的?正如公司的名字一樣,強腦科技是一家致力於研發和生產腦機接口產品的前沿科技企業。
雷達財經瞭解到,這家創立於2015年的公司,不僅是首家入選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Harvard Innovation Lab)的中國團隊,同時還是全球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領軍企業。
據公司官網介紹,強腦科技擁有一支領先的科學家團隊,其中來自哈佛、MIT等全球頂級學府的優秀校友在覈心研發團隊中佔比超過七成。目前,公司在腦機接口領域專利申請550余項,專利授權360余項,其中核心發明專利授權近200項,在全球腦機接口企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強腦科技曾公開對外宣佈過公司的使命,即10年內讓100萬肢體殘疾人佩戴神經控制假肢恢復日常生活,讓1000萬自閉症、多動症、老年痴呆、失眠等飽受腦疾病困擾的人恢復,讓1億人能夠體驗到腦機接口的交互技術。
目前,強腦科技已涉足智能仿生、智能健康、智能教育等多個領域,旗下產品涵蓋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智能仿生靈巧手、深海豚腦機智能安睡儀、仰憩助眠舒壓系統、正念舒壓系統、專注欣腦機接口注意力訓練系統等,部分產品還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反饋。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上,左上臂缺失的中國游泳隊隊員徐佳玲,僅憑「意念」控制智能手臂便嫻熟連貫地抓握起火炬並點燃聖火,而幫助其完成這一操作的正是韓璧丞團隊研發的智能仿生手。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胡潤研究院於去年4月發佈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中,由韓璧丞率隊的強腦科技以85億元的估值強勢登榜,成為當年杭州「六小龍」中唯二登上該榜單的企業,另外一家則是黃曉煌、陳航、朱皓三人聯合創辦的酷家樂(即羣核科技)。
始於一隻猴子腦機實驗的創業夢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強腦科技這個致力於探索腦機科學奧祕的企業,正悄然引領着一場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而這一切的起點,正是源自其背后創始人韓璧丞對腦機科學的濃厚興趣與對人類福祉的深切關懷。
回溯過往,早在高中時期,韓璧丞就曾在全國生物技術競賽中斬獲一等獎。藉此脫穎而出的韓璧丞,因而獲得了前往韓國科學技術院深造的機會。2007年到2011年期間,韓璧丞在韓國科學技術院讀本科。
一次偶然的機會,韓璧丞目睹了一隻猴子通過腦機接口控制機械臂獲取食物的神奇場景。這一畫面讓他久久難以忘懷,他意識到腦機接口技術不僅具有推動科研進步的巨大潛力,更有望為身體障礙患者帶來前所未有的生活改變。
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投身於腦機接口的研究之中,決心將這一技術轉化為造福人類的產品,「我覺得腦機接口是一個真實、剛需的技術,這項技術可以深切地和真實地解決很多現實世界的問題,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這些頂級的實驗室和醫院里的無數臨牀已經被印證了。」
本科畢業后,韓璧丞遠赴大洋彼岸,加入了美國西雅圖Fred Hutchinson研究中心,參與醫療器械的開發項目,並從事腦科學相關研究,主要方向包括探究神經可塑性,為藥物檢驗設計微流體系統等,藉此積累了豐富的科研經驗。
2014年,他又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進入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攻讀博士項目,專攻醫療器械開發、腦科學相關研究、神經可塑性研究、用於藥物篩選的微流體系統設計以及關於人腦多重感覺整合的研究。
回憶起那段時間,韓璧丞透露,自己干得最多的事情竟是「洗頭」,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能夠更加精確地接受並研究人體微弱的腦電信號。然而,韓璧丞並不滿足於僅僅在實驗室里做研究,他渴望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能夠真正造福人類的產品。
2015年,韓璧丞在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的地下室里,帶領着一支由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孵化的中國團隊,正式創辦了強腦科技。
不過,創業並非容易之事。儘管困難重重,但韓璧丞始終保持着堅定的信念,帶領團隊一步步攻克難關。他深知,這是一項具有開創性的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與耐心。正是這份對科技的熱愛與執着,支撐着他不斷前行。
2018年,杭州一個考察團在美國波士頓的一間地下室里找到了韓璧丞的團隊。考察團沒有嫌棄實驗室的粗糙,反而被這個團隊的熱情與執着所打動,並毫不猶豫地將強腦科技引入杭州,提供了總部落户所需的研發和產業化空間。
為加快腦機接口產業化,杭州又將其作為重點未來產業佈局,並在研發、場景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鏈條給予扶持。在韓璧丞的帶領和當地政府的有力扶持下,強腦科技逐漸成長為一家在腦機接口領域具有深遠影響力的企業。
目前,強腦科技已成功攻克多項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核心技術難題,自主研發的「固態凝膠電極」和「智能假肢算法機理」等核心技術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2022年,強腦科技更是實現了全球首個高精度腦機接口產品單品的10萬台量產,產業化進程在全球遙遙領先。
公司產品在市場上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強腦科技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讚譽。而身為強腦科技靈魂人物的韓璧丞,也因此獲得了諸多榮譽,包括入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獲評《財富》「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等。
與世界首富馬斯克同場競技,人才儲備成最大挑戰
回顧歷史長河,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其實已歷經約一個世紀之久。而在這一領域,強腦科技並非孤軍奮戰,比如,由全球首富、特斯拉及SpaceX創始人馬斯克所領導的Neuralink無疑是該行業的另一位巨頭,是全球公認的行業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強腦科技與Neuralink在全球腦機接口公司中,是僅有的兩家融資超過3億美元的企業,甚至強腦科技誕生的時間還要比馬斯克創辦的Neuralink早一年。
「整個行業其實要感激馬斯克,因為他讓整個世界瞭解到腦機接口技術的巨大影響力」,儘管同爲一個行業的競爭對手,但韓璧丞在公開場合毫不吝嗇地表達過對馬斯克的感謝,「他之前無數的成功讓人們相信他所選擇的賽道會有結果,從而幫助了很多企業拿到資金去發展。」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強腦科技已完成3輪融資,吸引了包括光大控股、德迅投資、中國電子、鼎暉投資、中電華大科技等在內的眾多投資機構的青睞。
然而,與Neuralink主打的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不同,強腦科技則專注於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發,旨在為身體障礙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腦科學解決方案。
之所以將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確定為強腦科技的技術研發路線,是因為在韓璧丞看來,相較於侵入式腦機接口,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市場可能要大無數倍。
據韓璧丞介紹,侵入式與非侵入式構成了腦機接口領域的兩大關鍵技術路徑。在腦機接口的研究實驗室中,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研究佔比高達70%以上,而侵入式腦機接口則佔據剩余的30%。
儘管兩者的目標一致,即提取大腦信號以進行干預、改善,並利用這些信號實現對外界的控制,但它們在具體實施上存在着顯著的差異。
韓璧丞進一步解釋稱,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需要通過開顱手術將電極植入大腦,患者需要付出的代價更大。相比之下,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則無需破壞人體組織,僅需在頭皮表面採集大腦發出的極其微弱的信號。
不過,這兩種技術各有難度,侵入式腦機接口需要減少手術過程的創傷性,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則需要對抗大量的噪音。
在實際應用層面,兩種技術方向也各有側重。其中,侵入式腦機接口解決的問題是重度的腦疾病,比如帕金森、癲癇、漸凍症(ALS)等重度的神經類退行性疾病。而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則更多地應用於自閉症、多動症、殘疾人康復、老年痴呆的干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睡眠焦慮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馬斯克的Neuralink在侵入式腦機接口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其腦機植入設備的單台手術成本高達5000美元。相比之下,強腦科技的BrainLink Pro頭戴式設備則採用了非侵入式高密度電極陣列技術,售價僅為299美元,卻能實現每秒500兆的神經信號解析能力。
不過,韓璧丞曾在2013年向媒體坦言,腦機接口在產業化進程中遭遇了多方面的挑戰,包括價格、良品率、穩定性等問題,但最為棘手的是人才的培育與儲備。
相較於美國,中國在腦機接口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因此,這一行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國家的重視,也離不開高校的支持,需要系統性地加強腦機接口專業人才的培養。在韓璧丞看來,從研究技術到真正做產品,至少需要十年時間。
雷達財經注意到,就在2月12日,強腦科技通過其官方公眾號發佈了一則全球招募令,誠邀神經傳感器、機器人、控制、神經科學、算法、機械、電子、液壓和流體等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和專家工程師加盟。
強腦科技強調,他們希望找到真正的極客,對於學歷、年齡和經驗並不設限,只要技術出衆且對腦機接口事業充滿熱情,強腦科技都歡迎,「每一個進入終面的人,CEO都會1對1面試」。
作為杭州「六小龍」的強腦科技,未來又將給業內外帶來怎樣的驚喜?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