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1全球觀察丨韓國興起「購金熱」:金條斷貨轉投白銀,韓金高於國際金價,還能走多遠?

2025-02-19 16:56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廣州報道

春節后國內黃金銷售火熱一片,不少黃金店鋪前都出現了民眾排隊買金的一幕。伴隨着國際金價如「坐火箭」般飆升,購金熱也在韓國上演。

2月16日,根據韓國金融業發佈的數據,KB國民銀行、新韓銀行、韓亞銀行、友利銀行、NH農協銀行這五大商業銀行在本月1日至13日期間的金條銷售額達406.034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億元),同比增長20倍,創下歷史新高。強需求之下,韓國的黃金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從本月12日開始,韓國各大銀行停售金條。對此,韓國造幣公社解釋稱,停售金條主要是因為採購黃金和管理黃金需求都面臨困難。

韓國金條斷貨后,部分投資者隨即轉向購買白銀。據報道,2月12日,韓國國民銀行一天內就銷售了162公斤銀條,是月均水平的約20倍。市場分析認為,目前韓國出現的白銀投資熱是黃金投資受阻后出現的替代需求。

爆買后金條斷售,黃金賬户投資也創歷史新高……韓國這股「淘金熱」將持續多久?引發關注的還有,韓國國內黃金價格甚至高於國際金價,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麼?

韓國金條供不應求

韓國金店來往人流熱絡,不斷有詢問黃金行情的顧客進進出出。他們都想在金價進一步上漲之前能買到更多心儀的黃金產品。

市場上,韓國投資者尤為青睞購入金條。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韓國五大商業銀行的金條銷售額達406.034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億元),同比增長20倍,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以韓國新韓銀行為例,因金條銷售火熱,今年截至2月12日,其銷售額已達到去年總銷售額的40%。

從銷售情況來看,韓國商業銀行金條售出的速度不斷加快。韓國金融業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3日,韓國五大商業銀行的日均金條銷售額為20億韓元左右,但到本月5日已接近40億韓元,7日更是突破50億韓元,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同期,美國總統特朗普正揮舞着關税的「大棒」,宣佈對加拿大、墨西哥的產品加徵關税。

光大期貨研究所有色金屬總監展大鵬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投資金條主要是避險需求,韓元相對美元以貶值為主,特別是去年韓元兑美元貶值約14%,因此韓國投資者購買金條主要在於對衝韓元貶值的風險。」

隨着購買黃金的人越來越多,韓國金條甚至「缺貨」。因為製作金條的韓國造幣公社無法滿足狂熱的需求,近日造幣公社在網站上發佈公告暫停銷售金條,並表示最快會在今年4月恢復供應。

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2024年韓國黃金消費需求較2023年增長13%至約31.0噸;其中,2024年韓國金幣和金條的實物投資需求達到19.4噸,同比大幅增長26%。對此,廣州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湯樹彬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受對衝宏觀風險、抗通脹和價值儲備等需求支持,韓國民眾逐步加大了購買黃金等實物資產的力度。

其實不只是金條,韓國這股「淘金熱」的熱度一直蔓延至黃金投資類產品。

近期,韓國商業銀行的黃金賬户余額大幅增加,而黃金賬户指的是一種通過銀行賬户買賣黃金的投資產品。截至2月14日,KB國民銀行、新韓銀行、友利銀行三家銀行的黃金賬户余額達901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5.3億元),創歷史新高。數據顯示,三家銀行的黃金賬户余額較去年年底增長15.3%,較上月底增長8%,反映出投資者對黃金類產品的強烈需求。

白銀成投資替代

黃金熱潮下,白銀也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近日韓國投資者搶入白銀市場,以至於該國白銀投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度。

數據顯示,2月1日至13日,KB國民銀行、新韓銀行、友利銀行和NH農協銀行在此期間的銀條銷售額達5.2889億韓元,環比增長了15倍。市面上的白銀投資瘋狂到怎樣的程度?以韓國國民銀行為例,僅在12日一天內就銷售了162公斤銀條,是月均水平的約20倍。另外,本月韓國黃金交易所的銀條銷量也達到了月平均銀條銷售量的約1.5倍。

強需求帶動下,白銀價格水漲船高。2月14日,韓國黃金交易所數據顯示,韓國每克銀的價格為1792韓元(約合人民幣9元),較今年年初上漲約一成。

展大鵬向記者分析稱,從歷史走勢來看,銀價與金價呈現強相關性。這一輪上漲金銀雖然同漲,但白銀漲幅弱於黃金,金銀比徘徊在歷史偏高位,當黃金價格走高至投資者較難承受的程度,韓國投資者仍看好黃金后市的情況下,投資白銀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事實上,除了投資,白銀主要應用於太陽能、汽車、醫療等多個產業。突如其來的需求暴漲,導致市面上也出現了白銀供應緊張的情況。2月14日,韓國黃金交易所中斷銀條的供應。 新韓銀行、友利銀行從本月14日開始停止銷售銀條,另外KB國民銀行也從17日起停止銷售銀條。市場有分析認為,目前韓國出現的白銀投資熱是黃金投資受阻后出現的替代需求,提醒投資者不要在過熱的氛圍下跟風投資。

韓國金價何去何從?

值得一提的是,火熱的韓國黃金市場還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韓國國內黃金價格已經高於國際金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2月19日收盤,在KRX黃金市場,1克黃金以15.25萬韓元的價格售出,比國際市場黃金價格13.597萬韓元高出12.2%。這足以體現韓國這一輪「淘金熱」的熱度。

展大鵬分析稱,韓國金價表現突出,甚至高於國際金價,首先全球避險需求激增,國際金價表現強勁;其次,是韓國政壇不穩,民眾對韓國經濟漸失信心,加之韓元疲軟推高以本幣計價的黃金價格,疊加國內通脹持續,黃金作為保值資產吸引力增強;再者,韓國黃金嚴重依賴進口,國際供應波動傳導至國內,需求遠超供應,導致韓國本土黃金溢價,而韓國及國際投資者跨市場價差吸引套利操作,也加劇了價格波動。

當前,現貨黃金和COMEX黃金價格仍在繼續走高。2月18日紐約尾盤,現貨黃金上漲1.29%,報2934.04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上漲1.77%,報2952.10美元/盎司,全天處於上漲狀態。

「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強於預期,再加上特朗普政府關税政策反覆、對宏觀情緒持續帶來擾動,潛在的地緣和經濟不確定性,利好黃金等貴金屬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表現。」湯樹彬向記者表示。

展大鵬認為,本輪國際金價走升的核心驅動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美聯儲政策。美國儘管存在通脹回升預期,但經濟和金融市場壓力下,市場預期美聯儲走向寬松的趨勢不變。二是美政府關税政策。特朗普關税政策將導致全球經濟走向的不確定性,無論是美元高位回落還是美股的高位波動,凸顯了市場的不安以及避險心理。三是特朗普政府主導下的全球地緣走向。

他表示,短期內市場對黃金投資追漲需保持謹慎,一是地緣環境有望趨緩,二是隨着投機多頭擁擠度提升,獲利了結的回調風險也在相應累積。但中長期來看,包括美聯儲貨幣政策和美政府加徵關税的動作等驅動金價向上的因素並未改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