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9 16:46
財聯社2月19日訊(編輯胡家榮)今日港股三大指數延續震盪走勢,其中僅有科技指數收漲。截至收盤,恆生指數跌0.14%,報收22944.24點;科技指數漲0.59%,報收5672.24點;國企指數跌0.15%,報收8463.10點。
外資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儘管港股延續震盪,但是外資對港股的投資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短期的交易性機會轉向長期的戰略性佈局。
高盛、貝萊德、瑞銀等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紛紛表示,隨着中國政策紅利的釋放和技術突破的驅動,中國科技資產有望從「價值窪地」轉變為「創新高地」。
美國銀行也在最新發布的全球基金經理月度調查中指出,受Deep Seek崛起等利好因素的帶動,買入中國股票(尤其是科技股)的理由正在改善,或許足以吸引長期投資者回歸。該行認為,對中國股票的看法正在從「可交易」轉變為「可投資」,這將是心態和資金流向的重大轉變。
今日市場
從市場表現來看,機器人、半導體、汽車、鋁業等相關個股表現居前,而煤炭股相繼走弱。
機器人概念股受市場青睞
截至收盤,金力永磁(06680.HK)、華虹半導體(01347.HK)、優必選(09880.HK)分別上漲27.18%、22.95%、13.49%。
消息方面,國內外科技巨頭爭相佈局人形機器人賽道,疊加政策端持續加碼,產業鏈商業化落地預期加速升溫。
上海證券分析師指出,AI大模型突破將推動通用機器人成本下降,預計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美元,帶動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擴容3-5倍。
此外,隨着特斯拉Optimus、優必選Walker等機型迭代加速,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需求激增。金力永磁作為全球領先稀土永磁廠商,已進入ABB、西門子等國際機器人企業供應鏈體系,目前雖未貢獻顯著營收,但其在手訂單預示未來三年複合增長率有望超40%。
機器人概念也帶動了半導體股走強。截至收盤,晶門半導體(06908.HK)、上海復旦(01385.HK)、中芯國際(00981.HK)分別上漲15.52%、9.32%、8.37%。
汽車股受益於政策紅利與銷量回暖共振
截至收盤,小鵬汽車-W(09868.HK)、零跑汽車(09863.HK)、理想汽車-W(02015.HK)分別上漲4.02%、1.76%、1.65%。
消息方面,2025年1月中國汽車行業迎來平穩開局,乘用車產銷同比雙增成為核心亮點。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1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5.1萬輛和21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和0.8%。儘管春節前后為傳統銷售淡季,但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加碼擴圍,疊加車企促銷活動,推動車市呈現「淡季不淡」特徵。
對此中汽協副祕書長陳士華指出,政策紅利與春節消費需求共振,為行業穩增長注入強心劑。
俄鋁受利好刺激而大漲
截至收盤,俄鋁(00486.HK)、中國宏橋(01378.HK)、中國鋁業(02600.HK)分別上漲14.87%、4.26%、0.83%。
消息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周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交談,雙方同意就結束俄烏戰爭進行談判。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發帖稱,他計劃周三晚些時候就這次談話致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根據公開資料,俄鋁是俄羅斯最大的鋁冶煉供應商,據該企業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其最大的銷售方向就是亞洲地區,在2023年佔比高達38.4%。
煤炭股受供需失衡拖累業績
截至收盤,中國秦發(00866.HK)、中國神華(01088.HK)、易大宗(01733.HK)分別下跌7.21%、3.72%、2.80%。
消息方面,中國神華公佈,1月商品煤產量為2490萬噸,同比減少8.5%;煤炭銷售量為3020萬噸,同比減少21.6%。再者美銀的悲觀預期也加重了市場對短期煤價的擔憂。
個股異動
【易點雲漲超30% 預計2024財年經調整淨利潤約7500萬至8500萬元】
易點雲(02416.HK)漲30.77%,報收2.89港元。消息面上,該集團預計2024財年的經調整淨利潤將介於約7500萬至8500萬元,較去年同比增加約493.0%至558.7%。
【蒙牛乳業淨利潤大跌 股價卻逆勢漲超10%】
蒙牛乳業(02319.HK)漲10.36%,報收17.26港元。該公司預計去年純利介於5000萬至2.5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23年的48億元人民幣大幅下跌,主要因期內貝拉米錄得38億至40億元人民幣的商譽減值。
瑞銀表示,如剔除蒙牛乳業46億至49億元人民幣的一次性減值影響,去年經常性淨利潤將同比持平,且較該行及市場預期高出14%與12%,主要受毛利率擴張及節省成本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