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破淨股的「春天」來了,國有四大行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多家長期破淨央國企正籌劃估值提升計劃(附名單)

2025-02-19 16:29

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中,破淨股也是監管層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國務院國資委要求央企「高度重視控股上市公司破淨問題,將解決長期破淨問題納入年度重點工作,指導長期破淨上市公司制定披露估值提升計劃並監督執行。」在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中要求,「長期破淨公司應當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計劃,並經董事會審議后披露。」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旨在引導上市公司正視破淨問題,採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投資價值。

破淨股的投資潛力正受到市場關注。2月18日,銀行股逆勢走強,國有四大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再創歷史新高,而目前這4家公司還處於破淨狀態。為便於投資者全面瞭解破淨股的投資機遇,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對長期破淨央國企(注:同花順數據顯示企業屬性為夬企國資控股的公司)進行了全面梳理,採訪機構人士進行專業解讀,以饗讀者。

所謂破淨,即是股票的市場價格低於每股淨資產。而長期破淨公司,按照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中的定義:是指股票連續12個月每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資產的上市公司。反映在財務指標上,長期破淨公司要求股票連續12個月的市淨率(PB)<1。

長期破淨,意味着公司資產情況被市場低估,它們或者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或者因市場情緒、行業周期長等因素無法達到市場預期而破淨,並不意味着缺乏價值。

以同花順iFinD統計的中證官方發佈的市淨率數據爲準,以2024年2月8日-2025年2月14日為統計節點進行模擬測算(2024年2月14日為春節假期,因此統計節點往前遞推至春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即同年2月8日),目前A股央國企上市公司共有484家,在上述時間範圍內,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梳理出符合長期破淨條件的公司約有43家,其中包括銀行股9家、建築裝飾股9家、鋼鐵股6家、房地產3家等。

上述43家長期破淨公司均是央企國資控股,萬億市值以上的公司共有5家,均為銀行股;千億市值級別的公司共有11家,整體經營相對穩健。同時,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通過電話採訪或翻閲投資者互動平臺梳理發現,包括中信銀行中國交建華僑城A中油工程招商港口等在內的十余家公司均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或將按照管理層相關工作要求制定估值提升計劃。而在分紅方面,有36家公司在2024年發佈有利潤分配方案(包括2023年度分紅、2024中期分紅等),其中有15家發佈了兩次方案,這里面也不乏高比例分紅,比如新鋼股份2023年度分紅比例佔該年度合併報表中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的94.80%;大秦鐵路2023年度分紅比例佔該年度合併報表中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的58.08%。對於投資者來説,深入瞭解這些公司的基本面,識別其真正的價值,或許能從中挖掘出更多更大的投資機會。

信達證券近日發佈研報指出,對於符合長期破淨條件的公司來説,可以關注以下幾方面機會:第一是從公司內在價值的角度,關注資產質量好、盈利能力強的公司,尤其是部分傳統行業如銀行、鋼鐵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和央國企。二是從估值提升計劃的角度,關注目標明確、執行力度強、計劃切實可行的公司。三是部分破淨股仍然具備較強的分紅能力,能夠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現金回報。

銀行業是破淨股中的「大户」,此次上榜的9家央企國資控股銀行,截至2025年2月14日,市淨率最高的是招商銀行,為0.92倍;最低的是光大銀行,為0.38倍;平均值0.58倍。

但銀行業同時也是高股息的代名詞,上述9家銀行截至2025年2月14日,近12個月的股息率平均值為6.84%,郵儲銀行最高,達到了7.77%。

分紅方面,2024年,除招商銀行外,其余8家銀行均進行了2023年度分紅和2024中期分紅,有6家銀行的分紅比例均在30%(含)以上;其中郵儲銀行、中信銀行還發布有股東回報規劃。而招商銀行在2024年進行了2023年度分紅,分紅比例為35.01%。另外,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和光大銀行等六大行,在2024年都有控股股東增持本行股份的相關公告發布。

板塊基本面穩健,分紅和股息相對可預期,再加上該行業股價在2024年一路高歌猛進,全年漲幅居前,都讓市場和投資者對銀行股2025年的表現有更高期待。東莞證券研報認為,中長期看,低利率環境中,銀行高股息、穩定分紅仍是確定性佈局方向,險資增配高股息板塊趨勢或持續增強。

而對於監管層提出的估值提升計劃,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電話採訪了上述部分銀行,有兩家銀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會有這方面的規劃,其中中信銀行稱,估值提升計劃目前公司內部正在研究制定,預計會跟隨2024年度報告一起披露。工商銀行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覆稱,我行將認真落實《指引》相關工作要求,制定估值提升計劃,以提高公司質量為基礎,結合實際情況依法合規運用相關方式,推動我行投資價值合理反映公司質量。

除銀行股外,建築裝飾行業在本文梳理的43家長期破淨公司中也佔據了9家,它們分別是:中國能建中國核建中國化學中國電建中國建築、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中冶中國鐵建。截至2025年2月14日,中國能建市淨率最高,為0.83倍;中國鐵建最低,為0.36倍;平均值0.56倍。

和恆諮詢創始人、資本市場市值管理專家徐朝華以建築類央國企上市公司為例,向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表示,長期破淨原因可以從外部與內部兩個方面來分析:外部層面包括經濟周期波動、流動性導致的宏觀經濟壓力,以及行業周期低估、疊加政策調控與技術變革衝擊帶來的產業發展環境波動較大。內部層面包括諸如連續虧損或利潤增速放緩,淨資產收益率(ROE)低於資金成本等表現導致投資者對上市公司資產創造價值的能力失去信心;以及高負債、現金流緊張、商譽減值等問題導致淨資產「虛高」,實際資產價值低於賬面價值,公司財務質量不高導致的投資者悲觀預期。

國信證券日前也發佈研報稱,從市淨率角度出發,建築企業長期破淨的原因在於長期資產佔比提升、資產質量下降,隨着一系列化債政策落地實施,建築企業相關應收款將有望得到清償,對應資產質量回升、PB估值修復。

上述9家建築類央國企上市公司也在通過各種措施來穩定股價、維護公司和股東利益。比如2024年9家公司都進行了2023年度分紅,中國交建和中國能建還增加了2024年中期分紅。另外,有5家公司發佈了股東回報規劃。增持股份方面,中國化學、中國建築、中國能建和中國鐵建在2024年均發佈過股東增持相關公告。

對於估值提升計劃,中國鐵建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交易所要求在不晚於年報披露日披露,公司也會制定相應的市值管理制度。中國交建工作人員也表示,估值提升計劃公司已經在準備,會按照證監會和交易所的要求去做。中國中鐵和中國建築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覆稱,將按照證監會市值管理指引要求,推進制定估值提升計劃。

和恆諮詢創始人、資本市場市值管理專家徐朝華也對估值提升計劃的制定給出了方案設計:他指出,估值提升計劃的核心內容可以遵循「做價值、賣預期」兩個具有遞進關係的工作維度予以展開。「做價值」包括價值創造、價值塑造、價值經營三個層面;「賣預期」包括贏來耐心資本、贏得投資信任、甚至最終可以贏到投資信仰的預期傳播、預期穩定、預期釋放三個層面,予以明確目標、策略與計劃、事項。

數據顯示,在歷史上,股市低迷時破淨股比例逐漸提升。當牛市來臨時,很多破淨股也率先被消滅。

1月22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強調優化投資生態,引導上市公司加大回購力度、落實分紅政策,並支持戰略投資者參與定增。多家券商認為,中長期資金入市,低估值、高股息建築央國企有望受益。比如中信建投指出,中長期資金入市有望促進建築央國企估值修復加快,提升股東長期投資者比例,且考覈機制的長期化使得部分高股息建築央企投資性價比上升,結合央企市值管理持續推進,未來數年建築央國企估值中樞將持續抬升。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