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海爾系」資本版圖再擴張,巨頭多元化步伐再加快

2025-02-19 09:10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開春以來,一眾企業都加快了發展的步伐,希望把握這一關鍵時段,搶佔發展先機。

日前,市場傳來重磅消息,工業機器人龍頭新時達披露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與海爾集團旗下青島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有限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表決權委託協議》《一致行動協議》,通過協議轉讓、表決權委託及一致行動安排,公司控股股東將由紀德法變更為青島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有限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紀德法、劉麗萍、紀翌變更為海爾集團公司。

目前,海爾集團已擁有5家A股上市公司,1家港股上市公司,分別為海爾智家、盈康生命、海爾生物、雷神科技、上海萊士以及眾淼控股,隨着新時達加入,「海爾系」的版圖將進一步擴容。

「海爾系」版圖再擴張

資料顯示,新時達創建於1995年,於2010年上市。公司以算法和軟件業務為核心,基於對控制技術的理解和掌握,形成了控制與驅動產品及系統業務、機器人產品及系統業務、電梯控制產品及系統業務等三大業務板塊。目前,新時達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3C電子、電梯、半導體等行業,服務1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時達2024年半年報顯示,其電梯控制器業務出貨量居全球第二,SCARA機器人出貨量處於國產第二、全球第四,是國產頭部機器人廠商中最早擁有全自主可控控制技術的企業。在業績方面,新時達方面披露稱,2024年,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1.85億—3.67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淨利潤預計虧損2.32億—4.14億元。

據瞭解,在股份轉讓及表決權委託、一致行動安排完成后,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擁有表決權的股份數量合計爲1.94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9.24%,成為公司控股股東,海爾集團將成為公司實控人。同時,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還計劃包攬新時達定增項目以鞏固控制權,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擬以7.99元/股的價格認購新時達向特定對象發行的1.53億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為12.1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淨額擬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在一系列「組合拳」后,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最終斥資約25.19億元,直接獲得新時達約2.19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6.83%。疊加紀德法等委託的表決權,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最終控制新時達的股權比例將超過40%。

對於此次佈局,海爾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工業自動化是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之一。本次交易完成后,海爾將與新時達共享全球供應鏈、數字化營銷、精益管理、品牌資源等能力,加速新時達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實現行業引領。同時,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具備的大數據、大連接、大模型的能力將與新時達在工業自動化領域豐富的產品和技術形成深度融合,雙方協同發力,為千行百業提供更加完整的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成為工業4.0的引領者。

搶灘工業機器人賽道

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日前發佈《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報告(2024年)》顯示,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態勢整體向好,2024年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了1.53萬億元,滲透產業增加值達3.48萬億元,產業增加值總規模達到5.01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了3.81%,工業互聯網進入高質量發展、規模化推廣應用的新階段。分析認為,海爾入主新時達,將提升卡奧斯在工業互聯網生態領域的領先優勢。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入駐,海爾集團更加看重的還在新時達的機器人業務。據瞭解,2013年,新時達入局工業機器人賽道,新時達此前在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的機器人本體依託於十多年的控制技術不斷拓展,目前主要包括多關節型機器人、眾為興SCARA機器人、半導體機器人等多個品類。產品廣泛應用於3C、半導體、汽車零部件等行業。行業諮詢機構MIR睿工業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新時達工業機器人產品銷量居國產第四,全球第十。

事實上,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已經有不少巨頭佈局。資料顯示,美的集團在2015年涉足機器人領域,2017年,美的集團通過收購庫卡進入了機器人與自動化市場。在日前舉行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會上發言時表示,美的機器人與自動化板塊業務零售營收已突破300億元,擁有庫卡、瑞仕格、高創、極亞精機等品牌,實現了從核心部件到整體方案、從硬件設備到智能系統的全覆蓋,成為全球前四的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

同時參會的還有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董明珠表示:格力做機器人已有很多年,通過團隊十余年自主研發,格力已攻克工業機器人驅動器、減速機等核心部件技術。目前同很多世界500強企業建立了深層次合作,根據其需求為其定製服務和產品。在董明珠看來,相比於專門的機器人公司,像格力這樣的跨界公司更能洞察行業需求,並借自身平臺進行驗證,由此不斷迭代出精準可靠的機器人產品。

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全球製造業正在向自動化轉型,而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在這一進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2025年將會是工業機器人迎來技術融合、市場空間拓展和競爭格局多元化的關鍵時期,通過引入機器人技術,可以提升自身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另一方面,工業機器人產業也是可觀的增長點。

多元化「各出奇招」

值得關注的是,近段時間以來,包括海爾、美的等巨頭在多元化的步伐正不斷加快。

去年6月,上海萊士發佈公告稱,海爾集團通過海盈康(青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總價125億元收購上海萊士股東基立福所持有的上海萊士20%股份,併合計獲得26.58%的表決權,完成交割,成為新實際控制人。12月,海爾生物發佈公告,擬吸收合併上海萊士。不過,在今年1月6日,海爾生物發佈公告,終止籌劃吸收合併上海萊士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原因為「交易結構較為複雜,尚未能形成相關各方認可的具體方案」。在上海萊士股東大會上,上海萊士副董事長徐俊表示,兩家公司在採漿、生產、銷售等領域具備協同空間,未來仍會持續開展合作,這一點並沒有變化。

近年來,海爾由傳統家電品牌向生態品牌加速轉型,海爾集團持續將目光投向實業,佈局智慧住居生態、大健康產業生態和數字經濟產業生態三大賽道。資料顯示,2024年,海爾集團全球收入4016億元,同比增長8%;全球利潤總額302億元,同比增長13%,創歷史最好業績。

美的集團方面,方洪波表示,2024年美的集團實現了營收的歷史性飛躍,首次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大關。從美的集團2024年半年報來看,經過多年來的多元化佈局和業務延伸,目前美的集團已建立起To C與To B並重發展的業務矩陣,To B業務上,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築科技的收入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格力電器方面也是先后涉足手機、智能裝備以及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格力電器2024年半年報顯示,格力電器生活電器、工業製品、智能裝備均實現同比增長。值得關注的是,媒體報道,日前,多地格力專賣店升級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據四川格力電器官方公佈信息表示,「董明珠健康家」將通過場景化體驗數據可視化、智能交互服務,重構零售價值鏈,打造「從產品到服務、從空間到體驗」的品牌革命。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將是格力電器多元化的又一次嘗試。

家電網主編李韜認為,隨着家電市場由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多元化發展成爲了一眾企業的長期話題,多元化道路走好了,也能反過來賦能家電業務。也有行業人士認為,多元化同樣對企業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更好地管理和經營變長的「戰線」,這將更加考驗企業的軟硬實力以及定力。

(家電網® HEA.C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