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8 18:38
赴美上市中概股再添一家。
2025年2月17日,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司透露了一畝田集團(YIMUTIANINC.)赴境外發行上市的備案通知書。
根據備案通知書,一畝田計劃採用VIE架構,發行不超過196,169,769股普通股並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
如其名所示,成立於2011年的一畝田集團,是一家中國農業產業互聯網企業,且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及食品B2B流通數字服務平臺。公司以搭建農產品B2B數字化產銷服務平臺開始,逐步發展成為覆蓋種植、批發、流通等農業全產業鏈的綜合性數字集團企業。
前百度員工創業
華創領投、紅杉等多次助力看好
一畝田,孕育於中國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的時代浪潮中,併成功長成為農產品B2B領域的佼佼者。
據公開資料,一畝田集團境內運營實體為北京一畝田新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鄧錦宏原先曾就職於互聯網大廠百度,先后擔任產品經理和市場部戰略合作負責人。在百度工作期間,他積累了大量互聯網產品運營和市場合作的經驗。尤其是在接手鄉村信息化項目后,鄧錦宏開始深入瞭解中國農村的實際情況,農村的廣闊天地和發展潛力讓他萌生了在農村創業的想法。
兩年的農村奔波經歷后,2011年鄧錦宏開始了第三次創業,正式開創了一畝田。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聚焦於農產品的原貨市場,致力於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改變農產品流通效率低下、信息不對稱等現狀,譬如搭建農產品B2B撮合交易平臺。
在鄧錦宏的領導下,一畝田發展迅速。2012年,一畝田被納入國家發改委全國農產品價格數據庫,為農產品價格決策提供參考,這一舉措讓其在行業內初露鋒芒。
成立第三年,一畝田成為工信部物聯網發展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2014年一畝田手機版(APP)上線,開啟了農產品線上交易的新時代,讓農產品交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廣大農户和採購商搭建了便捷的溝通橋樑。
此后,一畝田不斷拓展業務版圖。2015年,一畝田啟動縣域產業帶計劃,與河南焦作市、黑龍江勃利縣等多地達成首批戰略合作,深入產地,整合資源,推動農產品產業化發展。並在同年上線了商機系統,吸引了21000家餐飲、深加工、貿易公司進駐,進一步豐富了平臺的交易場景,完善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對接。
截至當年6月底,一畝田的交易流水就已達到153億元,展現出其在農產品交易領域的強大影響力。
並由此,一畝田贏得了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認可。2016年11月,包括紅杉、真格基金、易貿控股、雲峰投資均參與了一畝田C輪融資。2019年1月2日,一畝田宣佈完成C輪系列數億元融資,由易果、華創領投,紅杉等老股東進行了跟投。
在這歷時兩年多的C輪融資過程中,一畝田通過持續的資金注入不斷優化自身業務以及技術升級。2018年,公司用户從年初的800萬增長到1300萬,成為中國服務B端商户羣體最多的公司之一。還推出了直播、短視頻等新玩法,增加用户的產品銷售渠道;開發天機農業大數據系統,組建地區採購商聯盟,深入開展產銷對接;以及開展品類精細運營、商家認證優化等,平臺的服務能力和用户體驗得到顯著提升。
五大業務板塊聯動
打造農產品交易「超級生態圈」
截至目前,一畝田旗下已經構築了一畝田APP數字平臺、豆牛智慧代賣、沃眾田數字規模化種植基地、沃來逍代辦幫銷、AI精準營銷五大業務板塊,並構建起了龐大而高效的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服務創新模式。
其中,一畝田APP數字平臺是其核心業務板塊,也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B2B流通數字服務平臺。
依託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等先進互聯網技術,對用户交易數據、偏好信息的深度分析,一畝田APP為農產品買賣雙方提供產銷精準匹配服務。同時,平臺提供線上電商交易、資金安全保障等綜合服務,讓交易雙方能夠在一個安全、便捷的環境中完成交易。據悉,平臺中每天多達30萬對的有效交易撮合。
目前,一畝田APP的採供B端用户超過5600萬,用户羣體涵蓋農產品批發商、加工企業、超市、餐飲連鎖企業、B2C賣家、出口貿易企業等多元化B端商家,形成了一個活躍的農產品交易生態系統。
平臺全年可售賣農產品品類超過1.5萬,豐富的品類滿足了不同用户的多樣化需求,無論是大規模採購還是個性化定製,都能在一畝田得到滿足。
除了強大的線上平臺,一畝田還建立了完善的線下服務網絡。豆牛作為一畝田平臺下的農產品代銷平臺,覆蓋全國65個城市的近110個一二級市場,為貨源豐富的貨主迅速打開全國市場。豆牛提供售前行情調查服務,讓貨主瞭解市場動態;售賣過程全程監督服務,確保交易公平公正;售完24小時之內回款服務,解決貨主的資金周轉問題。
通過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一畝田形成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式的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有效解決了農產品「賣貨難」的問題,推動了農產品流通效率的大幅提升。
資料顯示,依託全國一二級批發市場渠道,一畝田目前建立了產地直通批發市場的智慧化代賣服務網絡,已經覆蓋全國65個城市的近110個一二級市場,可銷售200多種農產品,是土豆、柑橘、辣椒、油菜、西紅柿等多個品類全國最大的批發銷售服務商。
近兩年開始,平臺進一步開始優化其供應鏈。
2023年,一畝田先后啟動了「沃眾田」項目和「沃來逍」農產品經紀人培育項目。前者主要是建設數字規模化種植基地,推動農業供給側的轉型發展,並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的品質和供應穩定性。
后者主要是計劃全面投身產地,以全渠道賣貨「天地網絡」賦能經紀人,為每個主產區培育數字化、市場化、Al化的賣貨隊伍。
截至目前,「沃眾田」項目持續擴大,廣東馬鈴薯基地規模擴大到3000畝,並建成廣西貴港540畝辣椒設施農業示範基地;並通過新農人培訓、產業融合、產業峰會、產銷對接、區域品牌建設等舉措,全力服務區域產業轉型發展,已服務包括徐聞菠蘿、廉江紅橙、茂名荔枝、清遠麻竹筍、南寧火龍果、恆山黃芪、富錦大米、撫遠冷水魚、烏什核桃等全國近百個農業主產區。
一畝田赴美上市
中概股熱潮添「農」墨重彩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國最大的農產品及食品B2B流通數字服務平臺,一畝田此次首發上市選擇赴美。
踏入2025年,中資企業在美股市場再傳捷報,獸用疫苗供應商正業生物於1月7日登陸美股市場,上市首日漲21.50%;機械臂生產商因立夫也於1月2日在美國成功上市,兩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逾43%。這無疑為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持續熱度添了一把火。
回顧2024年,赴美上市的中資企業數量和融資額雙雙實現突破性增長。Wind統計顯示,2024年有61家中資企業融資30.20億美元,相較於2023年,上市數量增長接近翻倍,融資額更是激增2.24倍。
這一增長主要由幾家明星企業引領,如吉利旗下中國電動汽車公司極氪、安踏旗下的亞瑪芬體育,以及自動駕駛領域的佼佼者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這表明中概股在赴美上市時,頭部企業的示範效應明顯,帶動了整體的熱度提升。
從上市板塊來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一共有25家中概股上市,其中2家登陸紐交所,23家登陸納斯達克。納斯達克憑藉其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偏好,吸引了大量中概股。以一畝田為例,其計劃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看中的正是納斯達克在科技與創新領域的影響力和資源集聚效應,期望藉助該平臺獲得更廣泛的國際資本支持,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和資源。
從行業分佈角度,2024年赴美上市的中企數量中,TMT行業和消費服務行業新股在總數中占主導地位,其中TMT行業數量更為領先,在融資額方面同樣領先。雖然一畝田不屬於典型的TMT行業,但作為農產品B2B領域的數字化服務平臺,其發展與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緊密相連,也受益於當下科技賦能傳統產業的大趨勢。
在赴美上市的浪潮中,像一畝田這樣利用數字化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企業,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
當然,中概股赴美上市也並非一帆風順。雖然當前國內企業對赴美上市熱情高漲,但梳理數據發現,赴美上市的企業大部分融資額較少,並且破發比率高達84%。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一畝田若成功上市,如何在資本市場中保持良好表現,提升股價穩定性,是其面臨的挑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