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8 17:32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數字普惠已成為推動社會公平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通過技術手段降低服務門檻、優化資源配置,數字普惠不僅縮小了城鄉、區域間的數字鴻溝,更讓中小微企業、偏遠地區羣體和弱勢人羣共享技術紅利。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指出,數字技術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工具,而中國互聯網企業正以實踐詮釋這一理念。
去年,上海市互聯網業聯合會在上海市委網信辦的指導下,發起了2024年度「上海互聯網業社會責任和社會公益優秀案例評選」活動。獲獎的優秀案例和入圍案例,廣泛涵蓋了創新發展、教育公益、鄉村振興、公共關懷、數字普惠、文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網絡安全等多個重要社會責任領域,充分展示了企業在保護勞動者權益、維護消費者權益、規範平臺管理、推動環境保護、促進社會發展等多個維度的探尋與積極行動。其中,拼多多與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作為數字普惠的典型代表,憑藉其在技術創新、服務模式優化及市場表現等方面的卓越表現,贏得了廣泛讚譽。
拼多多:數字技術重塑農業生態,普惠紅利惠及千萬農户
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將數字普惠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以技術驅動農業產業鏈升級。為扶持具有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商家和新質產業帶,拼多多通過減免交易手續費、降低保證金、補貼物流成本等舉措,不僅為商家減輕了資金壓力,提高了資金周轉率,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元化、高質量的商品選擇,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消費者,有助於縮小他們與城市消費水平的差距。
拼多多的數字普惠不僅停留在資金扶持,更以技術重塑農業供應鏈。拼多多進行平臺和商家的生態治理,打擊不法作弊商家,推動產業帶去蕪存菁,持續優化升級供應鏈,為新質商家營造更有效、更健康的生態環境。同時,拼多多加大對農業產業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改善農產品的倉儲和冷鏈物流等關鍵供應鏈環節,提升供應鏈效率,提高消費者的購物滿意度。
拼多多的普惠實踐帶來顯著社會效果。例如,亳州花草茶產業帶在平臺扶持下,產業規模超100億元,未來三年有望達到500億元。河南焦作農户馬為民藉助平臺資源,山藥產量增長40%,帶動周邊數百農户增收。此外,拼多多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與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聯合打造直播間,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優質農產品進行現場直播推介,助力農村電商水平高質量發展,印證了「助農即助企」的商業邏輯。
建設銀行: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業
與拼多多聚焦農業不同,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將數字普惠的焦點投向城市小微商户。通過「煙火貸」等創新產品,該行以數據為紐帶,破解個體工商户「融資難、融資貴」的長期痛點。
建行上海市分行與浦東新區數據局深度合作,引入「時空數據」評分系統。該系統整合商户經營數據、周邊人流量、客羣特徵等多元信息,通過機器學習構建動態風控模型,精準評估商户經營潛力。以浦東某面館老闆李師傅為例,其申請貸款時無需提供複雜財務報表,僅憑系統生成的「經營健康指數」,便獲得10萬元授信,解了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
傳統模式下,個體工商户的經營普遍存在「零、散、小」等特徵,商户的財務洽理規範性較為薄弱,銀行因信息不對稱對小微商户「惜貸」。而建行通過接入政府收單數據,真實還原商户經營全貌,提高了對商户經營情況的判斷效率和準確度,從而使得銀行「敢貸、願貸」,增強了對小商户的服務支持。自2024年9月「煙火貸」上線以來,浦東地區超100家商户獲得近6000萬元普惠貸款,有力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小微商户是城市「煙火氣」的根基,卻長期面臨金融支持缺位。建行的數字化實踐,不僅讓金融資源精準滴灌至「末梢」,提高了商户獲取貸款的便利性,更通過降低利率、簡化流程,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促進就業,在社會上產生廣泛的正面效應。
數字普惠的實踐表明,技術與責任結合能夠釋放巨大社會價值。拼多多與建行的案例,為行業提供了「商業向善」的範本。未來,隨着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普及,數字普惠將邁向更高階形態。期待更多企業能夠通過數字普惠,為縮小數字鴻溝、促進社會公平貢獻更多力量,共同構建更加完善、高效的數字普惠生態體系。
張海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