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Model Q諜照首曝!起步價或在16萬,特斯拉銷量新擔當?

2025-02-18 15:21

誰能想到,特斯拉也要打低價牌了。

誰也沒想到,2025年開局不久,長安、比亞迪便火速開啟「智駕平權」大戰,智能駕駛的競爭格局從技術突破的「高冷」階段,直接往規模化普及狂飆。

作為投入智駕領域的元老級選手,特斯拉麪對這股智駕平權的新浪潮也終於有所動作。據博主Joe Tegtmeyer透露,在特斯拉得州超級工廠的航拍視頻中,拍攝到一輛偽裝測試車,很有可能就是特斯拉最便宜的車型Model Q(代號Project Redwood),這也是Model Q諜照的首次曝光。

圖源:X@Joe Tegtmeyer 圖源:X@Joe Tegtmeyer

根據曝光圖片來看,按照車身線條走向,Model Q給電車通的感覺是一款「縮小版Model Y」。

網傳特斯拉Model Q最快會在今年第一季度上市,作為特斯拉價格最親民的產品,特斯拉Model Q進入國內市場后是否還具備競爭力,帶動特斯拉銷量走向下一個高潮嗎?

16萬起的國產Model Q要來了?

2024年,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交付178.92萬輛汽車,旗下的Model 3和Model Y佔據總銷量的95.24%。兩款車型依然很暢銷,但要注意的是,相比2023年180.8萬輛,特斯拉去年的交付量下降了約2萬輛,這也是特斯拉從2015年開始首次出現年度交付量同比下滑的現象。

歸根到底,還是國內純電動車市太捲了。

特斯拉Model Y的市場地位依然穩固,但Model 3的純電動轎車市場銷冠席位已經被小米SU7搶佔,爲了抑制銷量下滑的趨勢,特斯拉勢必會加快入門級SUV——Model Q的推出速度。

在特斯拉投資者關係負責人Travis Axelrod的投資者會議上,官方表示Model Q補貼后價格將低於3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1.78萬元),起售價可能會在2.5萬美元左右(摺合人民幣約18.15萬元)。

此前獨立投資銀行Evercore分析師透露,Model Q屬於緊湊型SUV,將搭載52kWh或75kWh兩種不同容量的磷酸鐵鋰電池,並提供單電機和雙電機兩種驅動形式,整車的純電續航里程約為402km。

圖源:特斯拉汽車官網 圖源:特斯拉汽車官網

電車通目前暫未得知這一續航里程的測試工況是什麼,但要想在國內市場暢銷,純電續航里程達到500km以上才具備競爭力。不過想入手的消費者無需擔心,參考搭載52kWh左右電池組的國產純電動SUV,國產版Model Q的CLTC純電續航里程應該會超過500km。

分析師此前預測,爲了讓材料成本降至2萬美元,新車將不會配備玻璃天幕車頂,但從曝光圖片來看,這一預測並不準確,玻璃天幕車頂依然沒有缺席。

圖源:X@Joe Tegtmeyer 圖源:X@Joe Tegtmeyer

另外,特斯拉國產版車型在售價方面已經是全球最低水平,國產版Model 3的起售價會比美國市場便宜2.3萬元左右,算下來國產版Model Q的起售價很有可能會在16萬元-17萬元這一區間內。

較低的價格區間,使得特斯拉Model Q更容易征服歐洲、北美市場等海外市場,但這招放在中國市場似乎行不通,極氪X、第二代AION V、大眾ID.4等純電動緊湊型SUV都會是Model Q的競爭對手,而且在相近的價格下,國內消費者可選的好產品並不少,比如領克08 EM-P、比亞迪宋PLUS EV等等。

國內的車市競爭環境可沒有海外市場那麼好,Model Q要想複製Model Y的國內市場成績,至少需要克服兩個問題。

Model Q價格真香,但產品平庸

對於這款入門級SUV,馬斯克的觀點是降低成本來拉低產品售價,但不得不説,國內市場同價位的領克08 EM-P、深藍S07等產品中,在用料配置上都要比定位更高的Model Y出色。

爲了降低設計成本,Model Q的配置表現更有可能與Model Y一致,我們不難猜出Model Q的配置水平很難與主流國產新能源SUV競爭。

或許你會問,Model Y的配置水平也比其他競品差,為什麼Model Y就能暢銷而Model Q不行?

這一問題的核心在於,25萬級純電動SUV的受眾羣體在購車需求上與15萬級受眾有明顯不同。

從國內市場銷量榜單來看,15萬級的暢銷新能源SUV都具備高配置、低補能成本的特點,比如説比亞迪宋PLUS DM-i、樂道L60、深藍S07等等,受眾羣體更希望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好的出行體驗,而25萬級受眾羣體其實更願意為品牌影響力買單。

另外,特斯拉的看家本領——完全自動駕駛技術FSD可能不會全系標配。

據Evercore分析師表示,FSD加入之后會讓整車的成本至少提高2000美元。按照Model Y智駕版的算法,用户想在Model Y體驗FSD,就需要加價6.4萬元,就連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也需要加價3.2萬元。

截圖:特斯拉汽車官網 截圖:特斯拉汽車官網

Model Q如果繼續採用Model Y同款的輔助系統,消費者所花費的價格完全可能會超出20萬元,甚至爲了拉低購車門檻,入門版Model Y還有可能不提供FSD的選裝。

從去年開始,小鵬、廣汽埃安、廣汽豐田、長安、比亞迪等車企已經嘗試將高階智駕的購車門檻下放到15萬級別甚至更低,如果從「智價比」的角度來看,消費者其實還不如選擇搭載高階智駕的競品,或者咬咬牙選擇空間更大的Model Y。

換而言之,Model Q的主要競爭力就只剩下品牌知名度了。

特斯拉要靠Model Q撐業績?

馬斯克對自動駕駛的態度,遠比汽車產品本身更激進。

在去年10月份舉辦的「WE,ROBOT」發佈會中,馬斯克發佈了完全無人化駕駛的特斯拉Cybercab和特斯拉Robovan;今年1月30日,馬斯克在2024年財報電話會議中宣佈,特斯拉將在今年6月份推出全自動駕駛版本,並計劃在2027年推廣至北美市場。

至於汽車產品本身,特斯拉車型的硬件更新速度無疑是業內倒數的水平,Model 3和Model Y誕生這麼多年都沒有大刀闊斧的迭代升級,升級點主要集中在車機系統、智駕系統等軟件層面。

圖源:特斯拉汽車官網 圖源:特斯拉汽車官網

就技術來説,特斯拉的智駕能力被認為是業內第一梯隊的水準,然而FSD還沒有得到進入國內市場的允許,而且馬斯克的所説的完全無人駕駛和Robotaxi商業模式還沒有落地的跡象。

最新智駕技術還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應用,再加上其他國產品牌的技術深入,Model 3和Model Y其實很難繼續利用品牌的知名度優勢,而特斯拉的2024年銷量下滑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所以,價格更親民的Model Q會成為特斯拉今年的銷量抓手。

36氪在2023年曾透露,特斯拉正在為Model Q構建一個高達400萬輛的年產能計劃,其中北美的超級工廠將承擔200萬輛,柏林和上海分別承擔100萬輛的產能。

當然,時間過去這麼久,其信息準確性沒有那麼高,但我們可以從銷量目標略知一二:特斯拉宣佈今年的銷量目標是增長20%~30%,相當於今年的銷量要比去年高出36萬輛-54萬輛,這應該就是官方對Model Q的銷量期望。

現階段,國產新老品牌在加速轉型,比亞迪、小鵬、問界等新能源品牌在持續發力,面對競爭更激烈的新能源市場,特斯拉此前還能通過降價來吸引用户,但對於配置和硬實力可能沒有那麼強的Model Q而言,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可能要超出想象。

(封面圖源:X@Joe Tegtmeyer)

來源:雷科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